最近幾年,教師職業倦怠的狀況備受社會各界關注。越來越多的老師出現了工作壓力大、工作熱情低、易疲勞煩躁、情緒化嚴重等現象,即教師職業倦怠。筆者通過對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分析,提出一些調整策略,以期為教師消除倦怠,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參考。
一形成教師倦怠心理因素淺析
1.工作時間長。大家知道,教師是一個工作任務非常繁重的職業。從早上上班開始,無論是課前的備課、每節課45分鐘站在講臺上的授課、還是課后作業的批改,都是很辛苦的。更何況還要及時觀察學生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思想監督和教育,這就使得教師每天都處于高壓之下缺少喘息的機會,從而容易產生倦怠。
2.工資水平低。雖說近年來教師工資有所上漲,但是相比其他國家來說,我國教師的工資水平尚不夠高。我國的教師,尤其是農村地區的教師,工作環境較差,有的甚至一人同時擔任好幾門功課的教學任務。每天被圈在學校,拿著剛剛足夠溫飽的工資,與其他職業相比沒有娛樂活動。受社會拜金浪潮影響,工作熱情逐漸降低。
3.工作壓力大。當今時代是看重知識的時代,望子成龍的觀念深刻影響著每一個家長,家長們越來越看重孩子的成績,希望自己的孩子由受教育能有好的前途。而這份希望同時也轉化為壓力轉嫁到了教師的身上。面對自己孩子的成績下降等問題,責任過多的被推卸到了教師的頭上,他們的工作得不到理解和支持,使他們不能竭盡全力來進行自己的工作。
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設備的出現,與時俱進成為對教師的又一大要求,也使得教師有了更多的學習任務。對于年紀較大的教師來說,是一項很大的考驗。長期努力卻收效甚微,挫傷了很多老教師的士氣。
隨著教師隊伍日趨激烈的競爭。職稱的評定、先進優秀的評選還有各種培訓和考試,都給教師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同時,同事之間爭強好勝,導致工作環境不協調。長此以往,必然降低工作效率。
4.社會地位不高。尊師重教是自古以來被我們所傳頌的優良傳統。然而在當今社會,由于社會觀念和人們價值觀等的轉變,教師地位不但沒有提高,反而有了下降趨勢。師生關系已經成為讓很多教師頭疼的事情。給老師起綽號、背后辱罵教師、當面頂撞甚至雇兇毆打等行為屢見不鮮。家長過多地將學校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問題片面地歸咎于老師,對老師橫加指責。面對來自方方面面的誤解,教師漸漸失去工作的激情。同樣地努力工作,甚至是比其他人更努力地工作卻得不到應有的肯定,反而受到質疑和譴責,無疑極大地澆熄教師的工作熱情。
二應對策略
教師職業倦怠現象的存在,必然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學生無法得到良好的教育,師生關系惡化、感情淡薄,教師身心健康受到嚴重損害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必須尋求策略解決這一問題,筆者根據上文總結的倦怠原因,總結了幾點應對策略。
1.政府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教師的地位。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在保證其基本生活花費的基礎上逐步提高,讓教師的工作付出和薪資匯報逐漸相適應;二是社會各界要加強尊師重教的宣傳,只有在理解和支持的大環境下,才能保護好教師的工作熱情,只有得到大家的理解與支持,才能使每個教師以最大的熱情、最飽滿的激情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為國家和社會培育更加優秀的人才。
2.教師方面:學會自我調節。面對來自學生家長和社會的不理解,教師應主動與學生家長建立良好的關系,隨時交流教學生活中發現的問題,與家長共同解決。得到家長的認可,就會激發起教師的熱情。
3.學校方面:積極引導。一方面,學校要努力幫助教師培養工作熱情,使他們正確認識自身價值,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教師面對不合理的指責的時候不一味地跟風指責,而是安撫教師情緒,積極解決事件。另一方面, 定期對教師進行心理狀況的檢查,在教師出現職業倦怠現象之后,及時發現,與教師積極談心,解開其心中的煩悶,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熱情的工作態度。
另外,對于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學校要積極地了解,并且努力幫助他們解決,使他們無后顧之憂地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
4.良好的社會氛圍。教師作為一個普通而神圣的職業,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無數的人才,他們對國家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理應得到社會的尊重與崇敬,理應得到公正客觀的評價。對于教師的個別過失,首先要斷定是否屬實,只有確定之后才能采取相應的措施。培養人才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情,家長和社會的支持和理解是不可或缺的,應該以寬容理解的心情對待教師這一群體。
教師的職業素質和教學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只有消除倦怠情緒,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才能得到學生和社會的尊重,才能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因此,消除教師職業倦怠迫在眉睫。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縣教師進修學校)
責任編輯: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