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提出要“加快足球事業發展”,“振興足球要從娃娃抓起”,這對教育和體育部門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為了貫徹落實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在大連召開的全國校園足球工作會議精神,結合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的精神,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戰略意義
開展校園足球的戰略意義在哪里?我認為:足球既是生產關系,也是生產力;既是經濟基礎,也是上層建筑;既是一個國家與民族的硬實力,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軟實力,更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巧實力。我常想,英超聯賽為何有那么大的魅力?一次,我專門去參觀英超聯賽的體育場,它是開放的,給我的印象一是“大”,可容納八九萬人,這足以看出英國足球的普及程度。二是“齊”,設施的人性化、便利化。三是“趣”,做足球文化、揚足球精神、謀足球發展、興足球事業。去年,我在英國曼徹斯特又專門參觀了曼聯足球俱樂部,觀看了曼聯足球的主賽場、曼聯足球文化的展覽館、曼聯足球文化產品的開發等,例如草皮栽培與保養的成套技術形成的完整產業鏈。剛才,我所說的足球既是生產關系又是生產力,生產力就體現在這里。所以,我們一定要從戰略的高度來認識足球事業,這也是開展校園足球的戰略意義所在。
二、全面把握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戰略機遇
我們經常講要抓住機遇,主要是指有利的外部條件是機遇,主動應對挑戰是機遇,自身的奮發有為更是機遇。我們經常說“識時務者為俊杰”,“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歌德曾經說過,抓住機遇是“一種極難得的智慧”。一個哲學家,他用了“極難得的智慧”來形容機遇的重要,發人深省。現在,推進校園足球事業發展面臨著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
首先,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為校園足球的開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小平同志很早就說“足球要從娃娃抓起”。現在,國家專門成立了振興足球領導小組,命名了一批“足球城市”和“足球學校”,以點帶面推進校園足球的開展。我們現正在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教育中長期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到2020年,我省要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建成學習型社會和人力資源強省。這個人力資源的強省就是要不斷培養和造就數以萬計的拔尖創新人才、數以百萬計的專門人才和數以千萬計的高素質勞動者。但對每一個具體的人來講,不僅要有良好的文化知識素質,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還要有健全的身心素質,這是人力資源強省的重要表征和要求。因此,我們要堅持教育優先,以人為本,改革創新,推進公平,提高質量。我們要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體美俱進,全面發展。我們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就是要瞄準“三升一降”目標不動搖,即學校體育工作整體水平明顯提升,學生耐力、力量、柔韌性等體能素質明顯提升,體育后備人才數量和質量明顯提升,肥胖和近視發生率等明顯下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校園足球工作,提出了明確具體的目標任務。我們要善于認識機遇、抓住機遇、用好機遇。
其次,經濟社會發展為校園足球開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2010年我國的經濟總量超過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就我們江蘇來講,去年江蘇GDP超過了4萬億,位居全國第二。按照江蘇“十二五”規劃綱要的要求,江蘇經濟年增長幅度不低于10%,到2015年的時候,江蘇人均GDP要達到11900美元,這一是意味著江蘇進入了高收入地區的行列,二是意味著江蘇進入了創新驅動地區的行列,三是意味著江蘇是個收入效應明顯的地區。這個收入效應從經濟學角度來考察,首先是對海外投資會大幅增長,第二是出國旅游人數大幅增長,第三是出國留學人數大幅增長。還有個大幅增長,就是在家庭消費支出結構當中,對教育文化體育消費的支出比例大幅增長。如果我們真正做到保持這樣一個增長的速度,家庭對體育、教育、文化消費的支出將會占到家庭消費支出的25%到30%。我們江蘇現在總體上實現了小康,正在向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蘇南地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邁進,努力實現“發展更科學、社會更和諧、文化更繁榮、生態更文明、人民更幸福”。什么叫人民更幸福?我到江陰去,聽江陰的老百姓說,“個個都有好工作,家家都有好收入,處處都有好環境,天天都有好心情,人人都有好身體”,這就是幸福。我們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就要建設更高質量的教育,建設更高水平的體育。
第三,人民群眾對足球的殷切期待為校園足球開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人民群眾期待我們的足球事業有個健康、更好的發展,社會各界對足球支持的熱情日益高漲,振興足球的愿望日益強烈,足球后備人才培養力度日益增大。我們要千方百計爭取社會對校園足球的支持,想方設法營造有利于校園足球開展的良好氛圍。
最后,我們教育工作者、體育工作者對足球,特別是校園足球在提高國民素養、提高國家足球普及和競技水平過程中作用的理解、把握和自覺行動的程度為校園足球的開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振興校園足球事業關鍵在人,在隊伍。我們有了一支愛校園足球、懂校園足球、愿意獻身校園足球的師資和教練隊伍,再加上良好的體制和機制以及必要的物質條件保障,我相信只要鍥而不舍地堅持數年,我省的校園足球一定會“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三、認真落實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戰略舉措
第一,既要從娃娃抓起,更要從領導抓起。老百姓常說“千難萬難,領導重視就不難”。校園足球也是這樣,需要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各市縣要建立精干高效的校園足球組織領導機構,選派有責任心、喜愛足球運動、關心足球事業的同志參與本地區的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的工作。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對體育教師優先進行足球專項業務培訓,對培訓合格的教師頒發培訓證書,并計入教師繼續教育學時,對開展校園足球的學校和從事校園足球的體育老師要納入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要積極發揮高等院校特別是體育院校、體育專業教師的資源優勢,聘請他們到學校指導校園足球的教學與訓練。在中小學校舍改造中,將足球場地的建設和改造列入計劃,不斷改善設施條件,按照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要求,配齊配足運動器材。
第二,既要追求卓越,更要注重普及。校園足球上不去,原因很復雜,既有歷史、文化的原因,也有體制、機制的原因,還有教育內部、外部的原因。我常想,為什么中國的乒乓球50年長盛不衰?中國人愛打乒乓球,毛主席書房、周總理辦公室的旁邊都有乒乓球室,胡錦濤總書記訪問日本期間還專門安排和中日運動員打乒乓球。在中國幾乎找不到沒有乒乓球臺的學校。中國乒乓球50年長盛不衰,我認為以下幾條最為關鍵:一是不斷地進行技術創新。二是訓練科學。三是龐大的乒乓球人口在支撐著頂尖國手。因此,我們既要追求卓越,更要注重普及,推進青少年足球進校園就是普及工程的第一步。
第三,既要強力推動,更要培養興趣。校園足球的開展需要政府推動,學校主動,社會參與。做好校園足球的普及推廣工作,我們既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還要遵循足球運動自身的規律。我們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名師出高徒、興趣出高分、鼓勵出高興”。做好校園足球的普及和提高工作,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在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培養青少年對足球的興趣。如果沒有興趣,也就沒有校園足球的普及和提高。
第四,既要抓住重點,更要以點帶面。我們普及校園足球工作,要由上而下推動,由點到面普及。開展校園足球的重點在于普及,普及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對足球的興趣,培養學生對足球的興趣的重點在于打造快樂足球、知識足球、陽光足球。開展校園足球,由于主觀和客觀條件的限制,一下子全面開花尚有困難,但要選擇一批具有足球運動基礎、場地設施具備、師資力量較好的學校作為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布點學校,先行一步,取得經驗,輻射帶動更多學校,從而使校園足球真正呈現“百花盛開春滿園”的喜人景象。對有足球特長的學生要重點培養,為他們制定科學的學習、訓練計劃,使他們在思想道德品質、文化知識、運動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第五,既要快樂足球,更要注重育人。校園足球應該給學生帶來的是快樂和健康、興趣和愛好。通過校園足球運動的開展,強壯學生體魄、開闊知識視野、提升人生境界。因此,我們要大力提倡“陽光體育、快樂足球”。我們在推進校園足球的過程中,一定不要忘記教育人、培養人的崇高使命,時刻牢記培養全面的人,既有理性又有德性;培養有用的人,既有知識又有能力;培養自由的人,德育為先,能力為重,體美俱進,全面發展。建立并不斷完善大中小學相互銜接配套的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競賽體系。整合優化目前各種類型的學校足球比賽項目,落實配套的活動經費。足球運動具有身體接觸多、對抗性強的特點,在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中,要高度重視安全問題和意外傷害處理。同時要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和良好的社會氛圍,為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創造有利的社會環境。
(作者系江蘇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副廳長。本文系作者2011年5月25日在全省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發表時略作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