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璟,徐州師范學校第一附屬小學校長、黨支部書記。先后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優秀班主任”、“徐州市名教師”、“徐州市先進教育工作者”、“徐州市拔尖人才”。首創“校園心理咨詢室”,主持省“十五”重點課題《“try一下”教育模式的構建》研究,已結題,并成功推廣形成校園特色。
執著追求,真情若水,做愛心澆灌者。1987年參加工作以來,我虛心向老同志學習,長期堅持擔任班主任、年級組長,模范履行教師職責。我的育人理念是“愛心若水,潤物無聲”,2000年作為徐州市第一批心理健康兼職輔導教師,我率先在徐州市開設第一節心理健康輔導課,獨樹一幟地提出了“try一下”教育理論,鼓勵學生“人人都能try,時時都能try”,以積極的心態,勇于嘗試,樂于創新,贏得了學生的信賴和家長的好評。我多次開設心理公開課,多次獲獎。
修煉師能,總結教法,做教海探航者。我是在省、市“青藍工程”中成長起來的優秀骨干教師,我對教育有著特殊的情感,對人生目標有著執著的追求。我躬耕于課堂,潛心于科研。當一名學者型校長,是我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標。工作24年來,我孜孜不倦地鉆研小學語文教學,即使成為校長,我也從沒有離開過語文課堂。現在我還是每周執教五節語文課,因為我有難以割舍的“語文情結”,語文課堂是我魂牽夢繞的“圣潔殿堂”。
我悉心把每堂課處理得別具一格,情文并茂,虛實相融。從1998年起開始研究揣摩語文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最終在“try一下”理念的指導下,形成了“嘗試——合作——創新”語文教學模式,確立了“先學后教,以教導學,以學促教”的教學方法。課堂上,學生自主探究、質疑發問、嘗試解疑、碰撞交流,成了真正的主人,而教師則成為“平等中的首席”。這使我的語文教學初步形成了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雛形,此模式很快在徐州市推廣,在語文教學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1998年2月,在徐州市優質課評選中,我運用此教學方法上了《煮書》一課,受到廣泛的好評。自1998年起,我先后被評為“徐州市青年教學能手”、“徐州市青年學科帶頭人”、“徐州市青年名教師”、“徐州市名教師”。2010年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
我是科研型教師,我善于動腦,善于總結。在十五期間,我主持研究的四項教科研課題,都已順利結題。其中省“十五”重點課題《“try一下”教育模式的構建研究》在徐州市小學教育界只有我一人中標。該課題已于2006年順利結題。“十一五”期間,我又主持了徐州市重點課題《在學校管理中提高執行力的研究》。我筆耕不輟,從教以來,我先后在市級上公開課及開設講座三十余次,先后發表了近30篇論文。這些論文或總結教學經驗,或研究教材教法,或進行學法指導,或指導教學改革,都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分享智慧,托舉新秀,做科研引路者。作為校長,事務繁雜,但我依然多次承擔了市級、區級教師培訓的任務,多次上示范課,做專題講座,介紹經驗,收徒弟帶徒弟。在我的精心培養下,學校一位教師榮獲省技能大賽一等獎,九位教師榮獲徐州市語文優質課評比一等獎。2009年我被評為“徐州市名校長”,并且是組織部培養的“徐州市拔尖人才”。
拓寬思路,規范治校,做管理探索者。我在擔任學校黨支部書記兼校長職務以來,堅持“try一下”特色發展。為教師終身發展服務,我提出教師“五人”發展目標,積極開展“校本四研究”,改革集體備課制度,實行案頭備課、便簽備課,使教學更具實效性;為學生個性發展創造平臺,我提出“四項申請制”,讓孩子張揚個性,主動發展。學校先后承辦了“徐州市首次課改工作現場會”、“徐州市校本教研制度建設推進現場會”、“全國蘇教版小語教材培訓現場會”,特別是對《江蘇教育》持之以恒的批注式閱讀,受到《江蘇教育》雜志的肯定,并在封二做了專門報道。《徐州教育科研》專版刊登我校教師的教學反思。我校的課改經驗被推廣到全國各地,使附小真正成為素質教育的領跑者。目前,學校有國家級骨干教師、省優秀教育工作者、市名師、拔尖人才等專業稱號的教師共2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