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愛讀書的人,在我看來,惟有讀書才能讓我們每一個教師擁有更寬廣而敏銳的心靈,擁有促使教育生命不斷綻開花蕾的“源頭活水”。三年前我剛調入百家湖中學擔任校長時,和老師們交談,希望大家通過讀書喚醒教育的激情,煥發教育的活力,激發教育的潛力,成為專家型教師。可是,不少教師不愿意讀書、不想讀書、不屑讀書,并為此找到很多的借口和托詞:“沒時間”、“沒心情”、“沒作用”、“沒關系”……特別是一些很有潛能的年輕教師,也疏于讀書,令人扼腕嘆息。很長一段時間,我為此輾轉反側,苦思冥想,迫切希望找到一個突破口。
那時,陳小鋒老師是一名僅僅只有一年農村支教經歷和兩年班主任工作經驗的青年教師,面對學校小班班集體建設的任務,自己感到能力不足、經驗缺乏而茫然失措。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喚醒的契機:在我校剛剛起步的小班教育實驗過程中,像陳老師這樣年輕而在工作中產生困惑的情形很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要改變這種狀況,讀書是最有效的方式。
陳小鋒老師說,“閱讀的欲火一旦點燃便難止難休。書籍在思想上給我帶來的沖擊,如同笛卡爾畫出的知識圓圈”。當他讀到《2008年最偉大的勵志書》第14篇《郵差弗雷德——從平凡邁向杰出》,感悟深刻,并引導學生把班名確定為“弗雷德”班(“Fred”,從平凡邁向杰出 Turn the ordinary into extraordinary!),把班花定為象征著團結和勝利的風信子,班歌選擇了張杰的《年輕的戰場》:今天我,站在年輕的戰場,向著勝利的遠方……和班級追求成功和蛻變的精神巧妙呼應和吻合,班徽精心設計出由Fred的四個字母組成卡通人臉且刻意編織成“細”與象征全體同學的由橄欖枝葉組成的“心”字。陳老師說:“書籍給予我無限的力量,是閱讀成就了弗雷德班,也成就了我。”
今年暑假在南京曉莊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承辦的省級農村初中校長提高培訓班上,陳小鋒老師作了《閱讀和我的弗雷德班》的報告,與會校長對陳老師讀書中產生的對小班教育的理解、思考以及做法、成果大為贊嘆。現在,我校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了各種特色小班:“陽光班”、“追夢班”、“敏行班”、“常新班”……一個小班就是一種文化,一個小班就是一種精神!教師們從校內講到了區里、市內、省外……僅今年十個月,我校應邀外出講座的教師有四十多人次。
我在全校實施了讀書“五步走”戰略。第一步,送書。每學期通過開學送本書、先進獎本書、培訓買本書和自愿買本書等途徑,喚醒教師讀書的愿望,與書本為友,凈化靈魂,升華人格,為缺失的校園閱讀吹起一縷春風。第二步,讀書。倡導教師同讀一本書,開展讀書競賽,比一比誰先讀完,給予適當的物質和精神獎勵。第三步,寫書。讀一本書同寫感悟,讀一本書同有反思。我積極參加,主動示范。在第一時間將自己的讀書感悟發在博客上,與廣大教師共享。第四步,演講。我有感悟我上臺,我有心得我登場。教研組講,年級組講,全校講。臺上,娓娓道來,聲情并茂;臺下全神貫注,掌聲一片;上下共鳴,共同成長。第五步,“沙龍”。班主任沙龍、骨干教師沙龍、青年教師成長沙龍和教科研沙龍,等等。“水本無華,相蕩而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靈光”。一人一個思想,相互碰撞,五彩繽紛。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名師指路”,我經常這樣告訴我的教師。在象牙塔里,在書籍的芳馨里,在平和寧靜中,學校的一切變得美麗而有生氣。在一本本教育教學專著的引領下,教師心中那團神圣之火被重新點燃。讀書是喚醒教師職業激情的最有效的方式,讓我們的教師更有做人的智慧、教育的智慧和教學的智慧。讀書,讓我們的教師在喧囂的世俗中靜下心來,構建幸福的詩意人生,帶領孩子們在精神的天空中自由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