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新學期伊始,在我的倡議下,全校師生開展了“編新《三字經》,做自主學生”的主題活動。活動分三個階段:2月25日至3月5日,各年級、各班級組織學習《百家湖中學學生學習常規》,學生全員參與、自主編寫《學習常規三字經》;3月6日至3月20日,各班級以主題班會形式,組織開展《學習常規三字經》誦讀比賽;3月21日至3月31日,學校舉行《學習常規三字經》誦讀比賽和表彰大會。
在活動籌劃階段,部分行政人員還是有擔心的,畢竟初中基本還沒有進行過新《三字經》的編寫活動。雖然有很多小學也進行了編寫活動,但是,其內容基本是教師代筆。我們的學生寫作水平是否能自主撰寫?初中學生學習任務重,時間緊,活動是否能取得預期效果呢?
但隨著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大家逐漸消除了先前的疑慮。當審閱七年級二百多份學生的習作時,我被深深地感動了,剛跨入初中大門的孩子,竟然也能洋洋灑灑地寫出五百多字,其內容之精要,語言之凝練,讓人不敢相信是出自初一新生之手,甚至產生自嘆弗如的感慨了。
“進教室,快靜齊。速準備,精神好,坐端正,三個一……” “討論時,要充分。展示時,定自信。發言時,聲響亮……”“展示時,要大方。字清晰,聲響亮。勇質疑,勤探究……”欣賞著這些從稚嫩心田里蹦出的文字,我愛不釋手,情不自禁地給四十份學生的習作評出九十分的高分?!秾W習常規三字經》(討論稿)的絕大部分內容出自于這些學生習作,我和領導小組僅作很少的修正。
《學習常規三字經》(討論稿)基本定稿后,我們立即油印分發給全校教師提出修改意見,除行政和班主任外,有四十多位教師在一天之內上交了八十多條建議,參與率達80%。教師的思考富有理性,建議中肯深刻。物理教師提出應將“切電源,斷水路”改為“斷電源,關水路”;語文教師建議將“做完后,要檢查”改為“題答完,細審查”,將“展示時,定自信”改為“展示時,顯自信”;體育教師認為將“培特長,養智力”改為“煉特長,培個性”;數學教師建議將“析重點,講難點”改為“講重點,析難點” ……廣大教師從各自學科特點提出的真知灼見,被我們立即采納,討論稿近60%內容進行了修改。《百家湖中學學生學習常規三字經》(試行稿)通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終于成形。
第六周,全校以年級組為單位舉行了誦讀比賽和表彰大會。臺上,表演的同學們充滿激情地誦讀著自己的作品;臺下,評委老師的臉上也洋溢著自豪的笑容。因為,這是他們共同的作品,是他們心血的結晶,是自主教育的成果??粗@一切,我深深地感受到:自主生長,持續發展,是一個多么美好的理念,師生的自主創造的潛力是無窮的。一篇《學常經》共同譜寫了師生自主教育的美麗樂章。
我校2007年7月成為南京市小班教育實驗基地,經過四年的探索和實踐,小班教育實驗已初見成效,學校德育工作已成為省市德育工作的一張名片,先后接待了192所海內外教育單位來校參觀研討。在實驗過程中,我校逐漸將辦學理念確定為“自主生長、持續發展”,即師生通過認識自我、規劃自我、發展自我、超越自我四個環節,緊緊圍繞“把班級還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校園還給學生,把校本課程還給學生”,實現學生、教師、學校和家長共同發展。
“自主生長”的核心理念是學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環境文化和活動文化的靈魂。“自主生長,持續發展”是一種思想,是一種理念,需要通過靈活生動的教育形式來顯現。作為管理者,要把辦學理念落實到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每一個細節,轉化為師生共同的價值追求和文化觀念,滲透到每一位師生的血液中。我們應以關注師生的基本需要為起點,尊重和欣賞師生,抓住每一個教育細節中滲透著文化價值的閃光觸發點,凝聚升華,讓師生在自主教育中感受成長,獲得成功的體驗,最終達到“學生成長、教師成功、學校發展”的目的,努力為師生營造一個健康、和諧、幸福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