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忙碌而繁雜。為了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率,減輕班主任的工作負擔,學校針對班主任工作展開了一場沙龍活動,主題便是“著重細節管理——創造最好未來”。我正是帶著這樣的疑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這次班主任沙龍活動。為我們做講座的侯靜老師提出要重視班級的細節管理。具體說來包括以下方面:
1.班級制度規范化。制定好班規,在穿著打扮、衛生值日、課間休息、課堂表現等各方面都制定具體的要求。在班規的指引下,老師每天一大早進教室就先把一天要注意的事項寫在黑板上,時刻提醒學生。在執行某項特別任務時,老師要將要求在活動前特別提出。要讓孩子習慣聽取老師的特別要求。當然,要求要簡單明了,不宜太復雜。否則孩子記不住,也做不好。比如,在訓練學生出操時,對于“快、靜、齊”的要求就需要循序漸進地強化。在孩子出操前,老師所提的要求就是一個“快”,只要孩子做到這一點就可以,對達到要求的孩子及時表揚。當所有的孩子出操都能非常迅速后,再逐步訓練孩子“靜”、“齊”。
2.習慣培養長期化。一個好習慣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它需要經過長期、反復的堅持。時間太短,不能根植到學生的大腦里,形成長久的習慣。所以對孩子每一種習慣的培養都必須進行持續訓練。比如:訓練孩子的書寫,對寫得好的孩子在他的本子上畫星,同時要定期匯總、總結孩子的書寫情況,時刻留意孩子的書寫變化,讓孩子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注,從而幫助孩子養成認真書寫的好習慣。這既是一種督促的力量,也是一種愛心的力量。
3.班級管理自主化。人本主義心理學重視人性和人的內在價值,強調人的發展潛能和自我實現。每個孩子都具有極大的潛能,它等待著老師的發掘。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去發揮他們自己的想象,彰顯孩子自己的個性,既有助于孩子個性的培養,也有助于班級的良性管理。因此,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輪流做值日班長,發現班級中存在的問題,嘗試讓孩子去解決。對孩子提出的建議要積極地聽取。班級的板報主題、板報內容,都可以放手讓孩子去發揮、創造。
侯老師的這些建議,對我有很大的啟發。想想自己剛做班主任時,特別喜歡將犯錯誤的孩子放學留下,并以“做了一件錯事,就該做一件好事來彌補”的教育思想,讓孩子打掃衛生,為班級服務。原本我還得意自己能將曾經讀到過的課本知識切實運用到工作中,可沒過幾天,我就發現,效果并不明顯。好在有學校其他老師的及時提醒:方法是好的,好的方法還要配以有效的實施策略。第一,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進行及時的總結、反饋;第二,對于孩子的進步,要給予極大的贊揚、獎勵,要積極地去引導孩子逐步改正缺點。
在聽取了老師們意見的基礎上,我開始每天抽空總結班級情況,表揚做得好的孩子,對孩子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也提出更具體的要求,真的感覺到孩子們在打掃衛生、課堂表現等方面的明顯進步。我還答應孩子們,一個月中表現最突出的小組,會被評選為“×月明星組”。我們還會將明星組成員聚集起來拍照,發到學校網站上。9月份我們評出了第一個明星組——“九月明星組”。小明星們在拍照時擺出了各種有趣造型,別提多可愛了!一天中午,我帶領全班同學一起瀏覽班級網頁,讓所有孩子一睹“明星風采”。“小明星們”得意洋洋,其他孩子也都激情澎湃,要爭當“十月明星”。另外,“明星家長”也告訴我,孩子回家后就興奮著要上網,叫全家人看他在網上的照片,說這是全組小朋友團結努力、戰勝其他組才有機會拍的照片。看著孩子得意、開心的模樣,家長也為孩子高興和自豪。其他家長在網上看到明星組照片后,也都鼓勵自己的孩子要繼續努力。看到家長們也如此配合,真的很開心。
通過那次沙龍,我也深深體會到,對孩子確立的鼓勵機制一定要切實地長期貫徹。現在孩子對于評選每月明星組興致很濃,一定要給孩子信心與鼓勵,長期地開展下去。另外,每周也要做及時的總結,評選“團結星”,激勵孩子爭創“明星組”。還有一點就是要注重班干部的培養。孩子們現在才讀二年級,我并沒有正式評選班委。開學初,曹校長曾建議我選出臨時班委。可我覺得,孩子畢竟還小,而我也沒有對臨時小班委進行指導與訓練。所以,我的小班委并沒有發揮特別大的作用。其實,孩子的能量真的很大,你給他多大的空間,他就能撐起多大的舞臺!
(作者單位:南京市拉薩路小學分校銀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