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部分中國學生一上臺就結結巴巴、滿臉通紅不一樣的是,很多美國大學生可以上臺滔滔不絕地說上幾個小時。無他,鍛煉多了習以為常。
——旅美華人山石說:美國大學生要比中國大學生忙很多,很多課程設計是幾個人一個小組,要求小組成員通力合作,因此非常鍛煉學生的合作精神、領導能力;做完設計通常要在全班甚至全校公開展出,也就鍛煉了學生的膽量、表達演講能力
“君子固窮”的陳舊理念可以拋棄,更多的中國作家應該努力創作,拿出過硬的作品打動讀者。因為,讀者不會虧待他們喜歡的作家。
——2010年的《中國作家富豪榜》發布(楊紅櫻、郭敬明、鄭淵潔位居前三)后震動全國,海內外380多家媒體紛紛跟蹤報道,《人民日報》刊發的評論員文章如是說
“2010年度教育關鍵詞”的網友票選,共有“根叔”“被落榜”“入園難”等32個年度教育熱詞進入候選。一個月的時間內,該投票吸引了45萬余人次的參與,表現了網友對教育的極大關注和參與熱情。最終,“根叔”一路領先成為票王,“被落榜”“入園難”“擇校亂收費”“教改綱要”“魯迅文章大撤退”“我爸是李剛”“雷人校規”“逃離北上廣”“校園血案”等教育熱詞緊隨其后,分列得票數的第2-10名。
——年前,在北京舉辦的2010騰訊網“回響中國”教育年度盛典揭曉了答案
2010年,英雄也要問出處,一個人,不論多么輝煌過,一不小心就有被集體的口水迅速淹沒的那天。
——唐駿發現
在否定句式中經常誤用的詞語是:無時無刻。譬如“無時無刻都在散發著迷人的魅力。”“無時無刻”是無一時無一刻的意思,其含義與“每時每刻”不同。“每時每刻”常與“都”搭配,而“無時無刻”則須與“不”搭配才能表達肯定的意思。
——《咬文嚼字》公布的2010年十大語文差錯之一
提倡修身律己、尊老愛幼、勤勉做事、平實做人,推動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
——“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有這樣一句話。又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似相識卻新鮮,似簡單也深刻
今后十年,我國中職教育師資將有47萬人的缺口。據介紹,這一缺口是按目前我國高級中等教育的師生比1:16測算得出,如果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中職教育在校生2020年達到2350萬人來算,這個缺口更大,將達50多萬。
——去年末,全國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工作會議上,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葛道凱表示
2003年、2005年和2008年的數據顯示,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保持在每月1500元左右,但農民工的月工資近年來由700元左右躍升至約1200元。盡管2009年大學生起薪與農民工差距拉大,但從2003年以來的數據看,這之間的薪酬差距呈現縮小的趨勢。
——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舉行的“中國青年論壇”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科院人口和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給出了幾組數據。他說,中國首次面臨這種狀況,還說不好這種狀況會維持多長時間。但大學畢業生工作幾年后的薪水變動率遠高于農民工
報告指出,56.7%的被訪女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感到“女生機會更少”。91.9%的被訪女大學生感受到用人單位的性別偏見。被訪女大學生中21.1%的人“經常”感覺到性別偏見,25.3%的人“時常”感覺到,45.4%的人“偶爾”感覺到。理學類專業的被訪女大學生“經常”感覺到用人單位性別偏見的比例最高(38.6%),工學類其次(26.9%),再次是文學類(22.7%)。
——“女性生活藍皮書”《2009-2010年:中國女性生活狀況報告(No.4)》新近出版,書中收錄了全國婦聯發展部的《女大學生就業創業狀況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