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已有的制度走下墻面,成為教工們的自覺行動時,學校就有了秩序。
當計劃方案躍出紙面,走進教工們的心里,內化為各自的工作目標時,大家就有了動力和壓力,學校就有了活力和魅力。美好的愿景,就能化作可觸可感的校園現實場景。
新學期悄然來臨,又到了領導組內訂計劃、全體教工學計劃的時刻。我想,如果按照一般的流程:正副校長在假期精心準備一番,然后在期初校務會議上將計劃宣讀一遍。臺上的領導讀得吐沫橫飛,激情四溢;臺下的老師茫然坐聽,昏昏欲睡。結果是“會散了,紙扔了;出門了,遺忘了。”——沒有“心”的參與,再完美的勾畫都是海市蜃樓,最多也只能到得爛尾樓的境地。
流火八月,我數次召開領導組會議,充分發揮學校中層的力量,實行自下而上制定計劃的策略,讓分管同志根據崗位工作特點和要求,先期制定學期工作構想,我將之匯總、篩選、整合,制定出一份具有理念前瞻、內容具體、可以操作的學校工作總思路和管理舉措。在會議前一天,由辦公室印發至每一個教工手上,要求認真學習并作思考。
靜校鈴聲響過,新學期第一次校務會議便拉開了帷幕。我首先采用了“論文答辯”的方式,請各分管領導闡述本部門的學期工作要點。因為他們早已對部門工作進行了回顧和梳理,征詢了教師們的意見與建議,對我予以調整的內容也作了較為深入的思考。所以,他們胸有成竹,對答如流。所謀劃的學期工作不僅貼近學校實際,而且符合“民心”,富有創意,因而教師們聽得格外認真,不時頷首。
接下來是案例解析。我現場出題,請分管領導即興解答。我請德育處劉亞松主任回答:當遇到一位責任心不強,但自尊心又很強的班主任時,你如何與他(她)進行談話?劉主任很機智,沒有正面回答,而是采取了即興表演的方式。他自編、自導、自演,用幽默的話語道出了嚴肅問題的多維答案,給人啟迪。我請教導處許洪波主任作三分鐘的動員,激起青年教師苦練基本功的熱情。許主任略作思考后侃侃而談,臺下的教師鴉雀無聲……
為了鼓勵教工積極參與學校管理,我請教師現場自由出題,然后由各分管校長、主任進行解答。張紅軍老師率先提問,他將目光投向了總務處盛主任:“請問盛主任,這學期在食堂改革中,你認為最突出的舉措是什么?”盛主任有些緊張,顯然這個問題他思考過,但還不夠深入,所以說得還不夠流利,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接著又有教師提出:“請問大隊輔導員朱劍老師,本學期少先隊活動的總主題是什么?有哪些特色項目?”……教師們的提問一針見血又合理中肯,每一個問題都能引起被提問者的深入思考,也引得臺下或竊竊私語,或低聲討論。顯然,教師自主提問,激發起大家共同參與學校管理的熱情。
最后一個環節讓全體教工著實緊張了一番。我根據學校工作計劃,事先擬定了一部分問答題,現場隨機抽取教師回答。音樂老師吳云華抽到的題目是:學校工作計劃要求有愛好特長的教師都要負責一個學生社團的輔導,你準備好了嗎?吳云華老師結合自己專業特長和指導音樂社團活動的經驗,闡釋了“合唱隊從低年級抓起”的思想,提出“合唱隊講究梯隊建設”的工作思路,介紹了“課堂練功,活動推動”的工作策略。他的精彩發言,博得大家的陣陣掌聲……
這次期初校務會議簡單、有趣、鮮活、深刻。一學期的工作重點、亮點,在個人閱讀中、思考中、答辯交流中,銘刻在心。因為會議中多了一些寬廣的胸懷、犀利的目光、智慧的話語以及碰撞的火花,工作計劃便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擁有了可貴的公信力和鼓舞人心的力量,讓每個成員都熟知并銘記住了共同的美好愿景。
如今,再回首,期初校務會上的美麗構想都已成為精彩的校園故事和剪影。理解認同是心智投入的基礎,主動參與是工作創新的前奏。對此,我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