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情緒暴力,概指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將自己的消極抑郁、倦怠焦慮以及暴力對立情緒,有意無意傳遞給學生,并由此給學生造成某種困擾和壓力。
一、情緒暴力來自何處?
1.溝通障礙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常常因社會經驗不足,溝通技巧不夠,而與他人發生沖突。特別是在家?;又?,由于彼此缺乏理解與溝通,常出現責任相互推諉的現象。班主任將學生的學習態度、生活習慣、個性品質等問題,歸責于家庭教育;而家長則把孩子的作業馬虎、成績下滑、離校出走等現象,歸咎于班級管理。正是因為這種相互誤解,彼此錯位,使得孩子的成長出現了真空或者誤導,從而走向歧途。而班主任也正因此,將個人的對立情緒與態度傳遞給孩子,冷眼相待甚至惡語相加,導致學生生活在心理陰影與同學的歧視疏遠中。
2.管理束縛
一位老師不無埋怨地嘆息道:“頂頭上司讓我的人生路上沒有了陽光。她對工作認真到近乎苛刻,但是總把簡單的事情弄得很復雜,讓班主任整天為一些雞毛蒜皮、不著邊際的事情忙得團團轉。而且她對下屬不太尊重,常常把老師叫去辦公室訓斥一通。因為班主任比起科任老師來承擔的責任更多,因而招致的責難也更多,這也常常讓我的工作熱情降到了冰點?!卑嘀魅蚊刻烀媾R繁瑣復雜的考核指標,面臨“長人者,好煩其令”的狀態,身上承受的壓力與束縛可想而知。在這緊綁的管理機制和評價機制中,班主任少有個性創造的空間,也少有心平氣和促膝談心的心情。而這種灰色的心情,凝重的面容,沙啞的嗓音,亦步亦趨的管理,循規蹈矩的教育,傳遞給學生的必將是消極慵懶的生命狀態、得過且過的學習態度、死搬硬套的行事方式。這種隱形的情緒暴力,容易為我們所忽視,而它的殺傷力和損害面卻是最大的。
3.簡單粗暴
班級管理是心靈與心靈、靈魂與靈魂對話的過程,因此需要我們班主任耐心寬容地對待學生的習慣錯誤、細心處理學生的成長困惑、熱心引導學生的人格塑造。然而,有些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常常以“強權就是真理”的強勢壓力,以“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漠,游離于學生的心靈之外。一旦交流受挫,或是學生態度對立,便簡單粗暴地動之以武,曉之以罵,使得師生之間的情感日趨遙遠,隔膜越發深厚,矛盾逐漸尖銳。更為可怕的是,凌威于學生之上的班主任,竟不肯讓學生有任何申訴的機會、任何緩沖的余地。生活于如此陰影之中的學生,自然郁悶至極,甚而至于心靈扭曲。
4.以分取人
在班級管理中,歧視“差生”、“問題生”、“貧困生”的現象屢見不鮮。本來自卑自棄的學生,生活在這片貧瘠的土壤里,既不能沐浴陽光,也無法享受甘露,只能寂寞孤獨地守在自閉的空間里,憂愁而慘淡地生活著。這種以分取人的情緒暴力雖然顯得“溫柔”,但其影響卻是伴隨終生的。
5.保守自卑
作為班主任,既需要具有班級管理的諸多實踐能力和教育智慧,更需有虛懷若谷、寬容博愛之心。現在學生的知識視野、思維能力、業余愛好、言行習慣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個性張揚、敢作敢為、不盲從、不偽善……無疑,這些變化極大地增加了班級管理的難度,導致部分班主任嬌寵唯唯諾諾的孩子,歧視打擊個性叛逆的孩子,極力將孩子的發展“圈養”到自己的世界中。其實,這些孩子在狂放不羈的外表下,都有一顆自我封閉的心靈,很難被觸動。而一旦走進他們的心靈,他們就會完全敞開自己的心扉,迅速提升自我的人格。可是,很多班主任的情緒暴力,嚴重制約了他們的心靈舒展,限制了他們的個性發展。
二、情緒暴力如何規避?
1.關注自我心靈的健康成長
外在的輿論、精神、物質、生存等諸多壓力與內在的夢想追求的落差,引起了班主任對自身價值的懷疑,造成了人生坐標的位移,心理健康的惡化。因此,我們首先要保持樂觀向上、平和積極的心理狀態;其次要寬容學生的錯誤,包容學生的個性,及時控制和調節內心消極、焦躁的情緒;再次是修身養性,在班級中創造快樂、播種快樂;最后要加強閱讀,提升教育實踐智慧和管理技能,努力使教育過程“心理無痕”。
2.增強自我在學生心目中的親和力
班主任的魅力來自親和力。首先,親其師,方能信其道。蹲下自己的身子,平視孩子的言行;祛除虛偽的高尚,聆聽孩子的心聲;躬身自省,走進孩子的心靈。給自己的教育話語,撒把幽默的鹽;給自己的教育姿勢,添點關愛的鈣;給自己的教育心情,補點古典的鋅。其二,其身正,不令而行。班級管理的成敗,關鍵在細節。情緒暴力已經蔓延到管理的每個環節,班主任務必嚴格要求自我言行一致、有理有節。有力控制并調節自我的情緒,既是心靈成熟的標志,更是獲得教育影響力的重要基礎,是拓展學生教育幸福的重要途徑。
3.培養公正為事的意識
作為班主任,內無陽秋,外有臧否,既要使學生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又要使學生認識到自身成長存在的問題。公正為事,能使我們冷靜地、客觀地認識到班級管理中的疏漏和目標,也能清醒地、全面地意識到自身性格的特征與軟肋。更為重要的是,能使自己在動態中學會平衡,在錯亂中提升協調能力,懂得“趁熱打鐵”與“冷處理”的火候,掌握“化繁為簡”“化煩為靜”“化亂為和”的智慧。
4.促進評價標準的多元化
面臨一個個充盈生命活力和青春個性的孩子,班主任務必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建立多元、動態的評價標準,運用家校的合力,全面了解學生、發展學生、評價學生。萬不可以單一的、勢利的、陳舊的、凝固的標準打碎孩子的靈魂。班主任是學生心靈的守望者,詩意地行走在學生的心間,解放自己,從教育技術主義中掙脫出來;解放學生,讓他們在教師的視野之外自覺成長。如此,才能避免情緒暴力的產生,營造寬松自由的成長空間。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師范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