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高中,這里指的是不在縣城及其以上的高中,它主要集中在集鎮上,所招收的學生,絕大部分來自于農村。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高中教育已經從原來的淘汰式教育變成普及式教育了,但是在高中普及式的教育中存在著家長的觀念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可以去上職業學校的學生中,不小的一部分學生并沒有去上職業學校的現象。
依據高中教育發展的需要,一方面是大力發展優質普高,另一方面是大力發展職中,而一些農村高中,雖然國家已經投入了大量的教育經費,建起了現代化的教學大樓,添置了新式的教學設備,但由于管理以及生源等多方面的原因,農村高中多成了薄弱高中。這些農村高中,只有極少數的地方,經過大力改造,走上了良性循環的軌道。這些優化了的農村高中,為提高地方教育水平、促進學生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而大部分地方對于農村高中,采取了撤并的方式,這樣一些農村普通高中就不復存在了,如此撤并農村高中,帶來了一些不利的影響。
在現實世界里,人們的觀念還需要進一步調整,但這肯定需要一個過程。許多人可能這樣認為,小孩子如果上不了普通高中,就去上職校,不也是能找到一條可走的路嗎?就是能考上普通高中,如果對職校感興趣,也可以去上職校啊!這個道理很多人懂,但對于有些學生家長來說,執行起來就很難了。而現在把一些農村高中撤并了,就使得原本就緊張的普通高中教育資源顯得更緊張。一部分只能考上這一類農村高中的學生,又不知道要流落到何處了。有的家長一心指望自己的孩子能上普通高中,現在沒有普通高中上了,又堅決不去上職校,這些孩子可能就會不再上學了。在社會日益發展的情況下,僅有初中水平是遠遠滿足不了個人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不僅如此,由于一些農村高中的撤并,也使得一部分學生必然要到其他地方的普高去上學,必然會稀釋另外一些普高教育資源,導致另外一些普高生源增多,甚至造成一些巨型學校,增加了這些普高學校的負擔。我們可以想象,一個學校有四十個班級甚至更多,管理的難度不就更大了?還有的學校由于生源突增,給住宿學生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農村的一些學生考上普高,本來是在家附近的農村高中上學,而現在不得不到較遠的其他高中學習。農村高中的撤并,也給這部分學生的入學帶來了不便。
目前一些教育發達省份初中畢業生升學率都已超過9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85%以上。如果把一些層次略低的普通高中撤并,這類學校就不再存在了,而只能上這類學校的學生就無路可走,經過多方艱辛努力獲得的一些教育成果可能就會出現滑坡現象。事實上,我們仍然要花費大力氣鞏固我們已取得的教育成果,這類普通高中并不是要撤并,而是要發展成優質高中教育資源以滿足人們強烈的現實需要。
依據筆者對一些現實情況的了解,一些農村普通高中的撤并,還導致了國有資產的閑置或者是不能充分利用。有的農村普通高中撤并了,學校就空在那兒,等待出售;有的是借給鄰近的其他學校使用。另外,一些普通高中的撤并,還導致了人員的分流問題。一些高中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這些高中的教職工究竟去哪兒呢?現實情況是,有的教師去了鄰近的高級中學,有的教師去了本地的初級中學,這樣往往又會導致這些學校人員過剩,產生一些新的矛盾。
與其撤并農村高中,導致學校資產閑置、高中教學人員過剩、學生上學不便、有學生放棄上學、高中的普及化功能受挫,不如對農村高中進行重新定位,優化發展農村高中。現在我們至少有兩條路可走:一是改變農村高中的薄弱現狀,將其發展成優質的特色高中,吸引優秀的學生進入學校學習;二是將農村高中發展成綜合高中,根據羅爾斯的補償原則,差的需要給予更多的,農村高中可掛靠地方上最好的普高與最優的職高,對其招收的學生,可以雙向培養,達到普高畢業要求的,就可以發普高畢業證書;達到職高畢業要求的,就可以發職高畢業證書;有少數的學生能達到兩種要求的,可發給雙證書。總之,讓農村高中給農村孩子提供最佳的學習機會,我們是可以做到的。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市唐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