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芳
(陜西省涇惠渠管理局 陜西 三原 710038)
三原縣地處陜西省關中平原中部,鄂爾多斯地臺南緣褶皺帶上,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在362m~1409m之間,南北以四十里原坡為界,東西以清河相隔,自然分割成三個明顯不同的地形地貌形態,即南部平原、北部臺原和西北山原。整體地貌以平原、臺原為主,占總面積的72%。河流主要有清峪河、濁峪河和趙氏河。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半干旱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3.4℃,降水517.7mm,平均無霜期215天。自然資源條件優越,地勢平坦,平原廣闊,水利發達,歷史悠久,為陜西省重要的糧、棉、菜、果產區之一。2009年共有人口40.67萬,其中農業人口32.46萬人,全縣轄10鎮4鄉。東與臨潼、富平、閻良相連,南與高陵接壤,西鄰涇陽、淳化,北靠銅川新區、耀州區,總面積 577.4km2。
從建國到現在,在地方政府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三原縣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到目前,共建成各類水庫3座,西郊水庫、馮村水庫、柳林水庫,在三原縣的農業灌溉和防洪減災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運行至今,由于部分水庫失修老化,水庫病險頻發,嚴重威脅著下游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如三原縣嵯峨鄉馮村水庫,該水庫壩址在三原縣嵯峨鄉馮村,位于清峪河上游,設計庫容為1890萬m3,有效庫容1125萬m3,死庫容75萬m3,是一座以城市供水和農業灌溉為主,兼顧防汛的中型水庫。該庫主要灌溉三原縣魯橋鎮、嵯峨鄉及涇陽縣龍泉鄉的6.3萬畝農田,灌區地勢平坦,耕種合理,自然條件優越。該水庫為多年調節,因工程原設計和施工質量不高,1983年對水庫進行了砼防滲加固,現總庫容為1890萬m3,其中淤積庫容為508.8萬m3。由于馮村水庫上游沒有進庫流量觀測站,所以對洪水沒有預報方案,大壩產生不均勻沉陷,導致壩體表面縱橫向裂縫,嚴重制約著大壩安全運行;同時大壩迎水坡砌石老化,剝落,破爛不堪,嚴重影響汛期大壩蓄水及防汛抗洪;溢洪道跌水處砼漿砌石沖毀,影響大壩整體安全。馮村水庫為均質土壩,一旦潰壩后將淹沒下游1.8194萬人,農田1.599萬畝,有城市供水基地、紅原廠、魯橋鎮、校舍、銀行以及大量的通訊、電力設施,水庫工程安危將直接影響下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1)宣傳和協調力度不到位。
病險水庫存在的隱患,嚴重威脅到當地水利灌溉和勞動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對病險水庫的治理,歷來國家和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視。但在具體的對病險水庫治理加固的過程中,由于相關部門對病險水庫治理工程的技術難度、施工期的特殊性和工程建設的重要性等方面存在宣傳不到位,沒有引起社會的廣泛支持和相關部門的足夠重視。同時,在治理工程的實施過程中,由于工程會影響到水庫區域群眾的相關利益,給工程的實施增加了大量的協調工作,如土地征用補償不到位或者補償過低等,再加上溝通協調不到位,這樣就會造成工程的實施過程中群眾的阻撓,使正常的工程實施受到影響,從而影響工程的進程。
(2)配套資金不到位。
目前配套資金不到位是病險水庫治理中存在的最大問題,也是最主要的問題。病險水庫治理資金的來源主要有中央、省市級和縣級配套。其中國家對重點病險水庫治理項目與資金安排控制的標準為:中央專項資金負擔項目總數=規劃內省(區、市)項目個數×地區差別系數;中央專項資金補助控制總額=中央專項資金負擔項目總數×該地區平均每座水庫投資控制額;地方自籌資金負擔項目總數=規劃內省(區、市)項目個數-中央專項資金負擔總數。地區差別系數區分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中央專項資金負擔的項目比例分別為1/3、60%和80%。一般中央資金能全部到位,而地方的資金往往很難到位,目前,市縣用于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的資金較少,尤其是小型水庫更是沒有資金保障。
(3)前期工作不到位。
病險水庫工程建設治理的前期工作不到位,缺乏前期有關病險水庫工程建設的相關資料,這樣就造成在具體的工程建設中,前期的方案設計和實際情況相差較大,從而造成頻繁更改設計內容,造成工程量增加和投資超標。如在涇惠渠西郊水庫的建設中,該工程于1997年12月3日正式開工建設,由于資金和體制上的問題,先后三次更換業主,工期比原計劃推遲了18個月。
(1)重視病險水庫治理,做好宣傳協調。
病險水庫的存在威脅到人民生命財產,同時水庫蓄水抗旱無以保證,影響到農業灌溉。所以相關部門應高度重視病險水庫治理工作,強化責任意識,將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已納入各級政府目標考核內容中來。同時應做好宣傳協調工作,引起社會各界關注和重視,加強對病險水庫治理建設信息的宣傳報道,確保工作的公開、透明,主動接受社會輿論監督,對涉及群眾利益的問題,應積極妥善解決,使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能順利推進。
(2)多渠道籌集資金。
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治理建設資金,要按照“分級負責、分級管理”和“政府投入為主,市場融資為輔,鼓勵社會參與”的原則,多層次、多渠道籌集資金,整合各種渠道的資金,明確各級、各部門的責任。各級財政要加大對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治理工程的支持力度,省級資金重點用于大中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對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治理給予獎勵補助。市、縣兩級財政要專列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治理工程專項資金,增加建設資金投入。
積極利用信貸資金,采取政府擔保貸款或借款的方式籌集建設資金,并與財政投入捆綁使用。按照“誰投資、誰受益,誰建設、誰管理”的辦法,積極推行中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大力發展民營水利,通過租賃、拍賣、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籌集小型水庫加固治理資金。
加強事業單位、院校、社會團體和個人采用先加固治理后經營等方式投資加固水庫。有對口幫扶任務的機關、企事業單位,要盡力支持所幫扶地區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治理工程建設。對一村一庫的小型水庫,要在落實政府投資補助的同時,依法規范“一事一議”用工和籌資辦法,調動群眾投工投勞興修水利的積極性。
(3)加強管理,確保工程進度和質量。
在水庫安全普查的基礎上,認真做好病險水庫安全鑒定和技術認定工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抓緊做好前期工作。同時,要搞好水文設施、自動化監控等管理配套設施建設。病險水庫加固治理必須嚴格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病險水庫建設工程必須由相應資質單位進行設計和施工。對工程要嚴把工程驗收關,對不按批準設計內容實施或工程質量不合格的,不予驗收。強化資金和財務管理,專款專用,嚴禁挪用資金。搞好資金監督管理和審計,建立健全預防職務犯罪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水庫管理工作,科學界定水庫工程管理和保護范圍,確保工程正常運行。按照全省統一部署,加快推進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步伐,積極穩妥地完成改革任務。
(4)加強組織領導,層層落實責任制。
實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治理地方行政首長負責制,分管領導直接負責,一級抓一級,層層簽訂責任書。各有關部門要建立溝通協商機制,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協調解決工程實施中的重大問題,為工程實施創造良好條件。財政部門要積極籌措工程建設資金,加強資金調度、監督管理和跟蹤問效;審計部門要加強對工程資金使用的審計和監督,確保資金安全、合理使用;水利部門要科學編制水庫除險加固治理工程建設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搞好技術審查與方案論證,指導、組織、監督工程實施,并組織做好竣工驗收等工作。同時,要將水庫除險加固治理工程建設進展情況納入目標考核,制定具體考核辦法。對在加固和治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對在規定時間內未能完成加固治理任務或出現垮壩、決堤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事件的相關負責人實行問責制,必要時要依法對有關責任人追究相應責任,確實保證層層落實。陜西水利
[1]高文玉,于志永,任麗.病險水庫治理對策[J].內蒙古水利,2010(02):60
[2]饒經國,田宗越.強化項目管理手段搞好病險水庫治理 [J].湖南水利水電,2007(0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