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地理標志農產品標準化之法律經濟分析

2011-04-29 00:00:00王秀梅杜智民

摘要:地理標志體現著產品在其歷史過程中積淀的寶貴的無形資產,在某種程度上屬于特定地域的“公共資源”。從經濟學理論來看,地理標志屬于俱樂部產品,其使用中面臨著“搭便車”問題、“公地的悲劇”或“囚徒困境”,因此,必須加強監管。對地理標志農產品而言,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成為保證地理標志農產品質量、防止濫用并危害地理標志農產品聲譽的重要路徑。地理標志農產品標準從層次上可以分種植(生產、養殖)技術規范、地方標準、國家標準。制定和實施地理標志農產品標準可以促進農業標準化和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地方政府應制定和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戰略,促進地理標志的申報、使用、管理和地理標志農產品標準化。

關鍵詞:地理標志;農產品;標準;標準化;法律經濟分析

中圖分類號:DF4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11)06—0148—07

地理標志既是產地標志,也是質量標志,更是一種知識產權。地理標志的保護是近年來國際知識產權領域的重要議題之一。在《世界貿易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簡稱wTO—TRIPS協定)中,明確指出了地理標識與商標、專利、著作權都是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1995年1月1日生效的WTO—TRIPS協定第22條第1款規定:“本協定的地理標志,是指下列標志:其標示出某商品來源于某成員地域內,或來源于該地域中的某地區或某地方,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其他特征,主要與該地理來源相關聯”。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訂的《商標法》第16條規定:“地理標志是指標示某商品來源于某地區,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2005年7月15日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生效《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將《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和《原產地標記管理規定》的地理標志管理合二為一。地理標志越來越引起專家、企業、政府的關注。據有統計,截至2011年1月,我國已注冊和初步審定的地理標志達1012件。我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氣候多樣,物華天寶,名物特產數不勝數。這些具有地理標志的特產構成了中華民族經濟精品。因此,積極推動地理標志的保護工作,推廣民族精品,提升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地理標志的保護是近年來國際知識產權領域的重要議題之一。地理標志產品產自特定地域,具有區別于其他地域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是指某商品來源于某地,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地理標志的內涵,決定了它與特色農產品具有天然的親緣性。而在我國已公開批準注冊的地理標志中,類屬農副產品的占95%以上。因此,有學者指出:“地理標志是很‘三農’的知識產權。”而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中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制定關于地理標志農產品的標準,實現地理標志農產品的標準化,這是促進農業產業化的重要路徑。

一、地理標志農產品及其標準化之經濟分析

(一)地理標志產品之經濟分析

若從產權經濟學的理論來看,地理標志屬于俱樂部產品。產權經濟學根據物品的消費排他性和競爭性把財物可以分為四個類型:私人物品、公共物品、俱樂部物品和共同所有物品。所謂俱樂部產品是指:“個體的自愿團體,他們通過共享下列一個或數個要素而共同受益:生產成本、會員特征或者具有排他利潤的產品”俱樂部產品,對于俱樂部內部成員來說,在消費上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對地理標志來說,表現為區域內使用該地理標志的生產商數量的增加不會產生額外成本;區域內符合條件的生產商均有權使用該地理標志,但區域外生產商無權使用該標志。地理標志作為俱樂部產品,也面臨著公共產品共同面臨的問題。首先是免費搭車的問題,由于公共產品之利益的非競爭性,每一個人都想不付出任何代價來享受公共產品提供的利益。由于每一個人都不愿意為增進公共產品的效益支付代價,資源配置也就不可能達到最優。地理標志具有外部性,區域內生產商使用地理標志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因此每個生產商都不想付出任何代價來享受由其所提供的利益,而且沒有哪個生產商愿意為增進地理標志的經濟價值而單方面地付出成本。與一般知識產權表現為私權及使用主體的惟一性不同,地理標志是一種集體性權利,而且使用者眾多,實際的權利人眾多,故搭便車的現象就難以避免。其次是囚徒困境的問題,即由于信息的不充分或者其他原因使兩個不同的主體(囚徒)無法合作行動,每一個主體根據有限的信息進行行動的結果與合作行動的結果相比,顯然不會是最優的。免費搭車和囚徒困境的問題在地理標志領域也有明顯體現。例如單個的生產商可能試圖免費搭乘他人或行業協會對地理標志產品所作之推介宣傳的惠益,從而節省自己的廣告費用。此外,為了保證地理標志產品的特殊質量或其他特征,需要產品供應各個環節的所有企業按照產品說明的有關要求協調行動,這就可能出現囚徒困境的問題,即有的企業為了獲取不正當的利益有可能采取投機行為,從而損害地理標志的信譽,使整個行業蒙受損失。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市場失靈問題和集體行動的困境,建立一個公共或者準公共的監督管理機構是十分必要的。

(二)地理標志農產品標準化之經濟分析

在我國的地理標志保護模式和管理體制下,為解決地理標志產品的免費搭車和囚徒困境所建立的公共機構或準公共的監督管理機構主要是各級政府部門,對各級行政區域的地理標志產品之申報、使用進行規劃和監管;此外國家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行業協會,其監督管理的方式則主要通過對地理標志產品進行審批;地理標志使用準入;制定、執行地理標志產品標準,進行地理標志產品質量認證等,從而對地理標志產品的市場進行規范。

1、制定和實施地理標志產品標準以防止地理標志使用過程中的“囚徒困境”制定和實施地理標志產品標準,可以有效防止地理標志使用過程中的“囚徒困境”問題。“囚徒困境”的理論實際上來源于生態學家加勒特·哈丁提出的“公地的悲劇”的理論。加勒特·哈丁于1968年在《科學》雜志發表了《公地的悲劇》一文,他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概念——公地,所謂公地是一個開放的、屬于一個群體中所有成員的牧場,群體中的每一個成員作為理性人都以增加其在牧場放養的牲畜的數量來實現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其結果對整個的牧場即公地來說是一個悲劇,哈丁的評論是:“悲劇就在這里,每個人都被鎖定在一個體制中,這個體制迫使他在一個有限的世界中無限制地增加他的放養(利己主義)。在一個信仰公地自由使用的社會中,每個人都追求他的最佳利益,毀滅是所有人趨之若騖的目的地。公地的自由使用為所有人帶來了毀滅。”后來,哈丁的“公地的悲劇”的理論結果通過數學家的抽象化,成為博弈論中著名的“囚徒困境”。由于生產商之間信息不對稱或是缺乏一個強有力的博弈規則,區域內諸多生產商之間可能難以合作行動,單個生產商的個人理性行為導致完全有悖于集體理性的結果。具體來說,有些生產商為了獲取不正當利益有可能采取投機行為,從而損害地理標志的信譽,使整個區域內生產商甚至是整個行業蒙受損失。表現為:區域內各生產商會最大程度地享用地理標志所帶來的好處,但沒有哪個生產商會約束自己以維護和改進地理標志。當區域內的產品生產所依賴的生態資源遭破壞,或者個別生產商的投機行為時,“公地悲劇”就不可避免。比如,浙江金華市少數幾家火腿生產商為了防蠅防蛆,用含有敵敵畏的藥水浸泡火腿。2003年11月,央視媒體以“鮮火腿遭遇污染”為題將“金華毒火腿”曝光,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超過50%的金華火腿廠停產,全行業火腿產量減少60%,直接損失2000多萬元,間接損失數以億。這種情況在地理標志“平遙牛肉”等地理標志產品身上也曾經上演,被形象地稱為“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公地的悲劇”之所以形成,缺乏組織和管理是重要的原因,而“囚徒困境”主要是雙方不信任的結果,同時也因為沒有組織性,因此,建立組織和加強管理是防止地理標志使用中的“公地的悲劇”和“囚徒困境”的主要路徑。這里,一方面要由政府進行管理,另一方面則要倚重行業協會等民間性組織。其主要的方式則通過制定和實施地理標志產品標準來完成。

事實上,早已有學者指出地理標志所具有的標準尤其是質量標準方面的性質。地理標志不僅是產地標志,更是質量標志。在我國2005年發布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之前,孫昊亮即針對原產地名稱指出:“與其說原產地名稱是一個標志,不如說它是一個質量標準,實際上人們喜歡購買某一特定地區的某類商品往往并非對該地區情有獨鐘,而是由于特定自然環境和傳統工藝,使該地的產品具有了獨特的品質。所以一個地區并非所有的生產經營者都有能力生產出具備該品質的產品,一是要有監督,二是要禁止不符合條件的生產者使用原產地名稱。”因此,地理標志本身就是一種質優證明,本身具有保證產品質量的作用。但是,由于地理標志產品多為農產品和土特產品,傳統上以一家一戶的生產為主,產品質量很難達到統一的標準,為了實現地理標志作為質有證明的作用,要求地理標志產品進行標準化生產。可以說,地理標志產品本身具有對標準化的內在需求。因此,我國地理標志產品相關管理規定要求:“對地理標志產品的通用技術要求和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以及各種地理標志產品的質量、特性等方面的要求制定強制性國家標準。”這就要求產品的原材料產自特定地域,并具有與生產地域的范圍及地理特征相關的標準;同時要求產品在特定地域、以特定的技術規程進行生產,包括對產品傳統加工工藝、安全衛生、加工設備的要求標準;并且,產品必須達到與其生產地域特定地理特征相關的理化、感官等特色標準,以及有關產品品質與功能的質量標準。歐盟對地理標志保護的立法是在1992年7月14日通過的EEC2081/92條例,該條例規定對農產品和食品實施地理標志保護(PGI)和原產地保護(PDO)。2003年4月8日,歐盟理事會692/2003條例對地理標志保護名稱的范圍、第三國名稱的注冊范圍和受保護的范圍等進行了修訂。歐盟2081/92條例第10款對地理標志的監管作了規定。地理標志的使用不僅僅是一種權利,而且也是一種義務。監管不僅包括政府監管,也包括民間團體對地理標志進行監管。監管的目的在于確保地理標志使用的客觀性和公平性。歐洲標準EN45011對產品的管理和控制標準作了相關要求,對地理標志產品必需要求其特定品質與地理特征緊密相連。“獨立性、第三方監管、統一標準”是歐盟對地理標志監管的三大原則。

2、標準、標準化及其意義。所謂標準,根據2002年我國頒布的GB/T 20000.1—20024標準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標準化和相關活動的通用詞匯》對“標準”作了如此定義:“為了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經協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認機構批準,共同使用的和重復使用的一種規范性文件(注:標準宜以科學、技術和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以促進最佳的共同效益為目的)。”而制定和實施標準的過程就是標準化的過程。國際標準化組織與國際電工委員會在1991年聯合發的ISO/IEC第2號指南《標準化與相關活動的基本術語及其定義》(1991年第6版)中明確指出,標準化是對實際與潛在問題作出統一規定、供共同和重復使用、以在相關領域內獲取最佳秩序的效益活動英國貿易工業部(DTI)和標準協會(BSI)發布了題為《標準的實證經濟學》(The Empirical Eco-nomics of Standards)的調研報告。報告中指出:標準每年為英國的經濟貢獻25億英鎊;勞動生產率增長的13%應歸因于標準的作用,標準促進了創新和技術改造;對標準的投資所產生的經濟回報,無論在宏觀和微觀經濟發展的層面上都具有相當大的商業意義。最終得出結論:標準是經濟增長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關鍵驅動力。

基于標準對于經濟發展的巨大意義,我國已經有學者提出了標準經濟學的主張。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主任李懷林提出了“標準經濟”的三個標志:一是國家圍繞國際國內經濟發展需要,制訂規范認證認可及標準工作的法律法規,以及與之配套的部門規章,并有效地運用國際標準及規則指導認證認可工作;二是具有規模化的認證認可和標準化工作的就業隊伍;三是建立在標準基礎之上的認證事業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貢獻率不斷擴大。同時認為發展“標準經濟”,能夠幫助國內企業應對國際貿易技術壁壘,促進外貿增長;開展質量認證有利于提高國內企業素質,提高產品質量,加快“走出去”戰略的實施;推廣標準經濟,加大認證工作力度,能夠為調節經濟發展、規范市場行為起到促進作用。

3、地理標志產品標準化的意義。在地理標志產業領域開展標準化活動具有重要意義。第一,標準化可保證地理標志產品的安全性和適用性;第二,避免同類產品惡性競爭,有助于地理標志產業化和規模經濟的形成;第三,有助于國家、社會和企業對地理標志產品質量的監管;第四,由于標準具有公信力特點,標準化可以帶來名牌效應,提高消費者對地理標志產品信譽的認同感;第五,地理標志產品標準化符合WTO、歐盟和各國對貿易產認證的要求,有助于地理標志產品的國際貿易。我國2005年加入WTO,并自2006年底開始農產品國際貿易全部執行國際標準,即遵循wTO《農業協議》的規定外,還必須遵守WTO《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TBT)》和《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議(SPS)》。目前應當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國際獸醫局(OIE)、國際植物保護公約(IPPC)等組織制定的國際標準。

4、地理標志農產品標準化之特殊性。地理標志農產品標準化屬于農業標準化,所謂農業標準化是指以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為基礎,按照“簡化、統一、協調、優選”的標準化原理制定和實施標準,以指導、規范農業生產、加工、經營、銷售活動,進而達到提高農產品的產量、質量和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預期目的。與工業標準不同,農業標準化在效果上具有自己效果特點,表現為:(1)不可分列性,即農業標準化的經濟效果往往和提高生產率的其它因素混合在一起,具有不可分列性。(2)不可量化性。因其在很多情況下,只能通過其它方面的效果間接地加以反映,不能用數量表達出來,具有不可量化性。(3)不可相比性。即與其它措施相比,農業標準化的突出優點就是投資少,常常只用幾名技術人員的工資支出以及購置必需文件資料的費用,但經濟回報卻很大,具有不可相比性。

我國的地理標志農產品大多屬于初級農產品,其標準應該從產品的選種、栽培、采摘到等級篩選及包裝都要有嚴格的標準,并在生產環節中嚴格按照標準執行。而我國地理標志農產品多數為農民散戶種植、養殖,嚴格標準的執行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方面,國外的成功經驗非常值得借鑒。比如,法國對干邑葡萄酒生產過程是十分嚴格的,不僅規定了葡萄的生產區域,還對用作干邑葡萄酒的葡萄,每公頃種植多少棵,每棵結多少果穗,每穗結多少顆粒,每公頃產量的上限都有嚴格的規定,超過的產量不能用于制造原產地名稱的葡萄酒,甚至要求釀酒工藝過程中的翻動橡木桶仍然沿用傳統的人工方法,而不使用機械。也正是由于執行這樣嚴格的標準才保證了法國干邑葡萄酒的美譽。

二、地理標志農產品標準之法律分析

如前所述,制定并實施地理標志產品標準對地理標志產品的生產進行規范及保護地理標志的應有之義。地理標志產品應是質量上乘、有特色的產品,有的具有自主核心技術,如何在標準中反映出這些產品的特色和它們的自主核心技術,對于保護這些特殊產品具有重要意義。在這方面,國外對地理標志產品的技術要求有技術法規和標準二種,我國則規定應制訂國家標準、地方標準或管理規范。目前國內的地理標志產品標準中,國家標準已由強制性改為推薦性,地方標準多為強制性,此外還有一部分企業標準。

2000年,我國成立了全國原產地域產品標準化工作組,開始組織原產地域產品國家標準的制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取代《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后,中國標準化協會積極申請在該工作組的基礎上組建了全國地理標志產品標準化工作組,負責制定和發布地理標志產品的國家標準。截止2008年5月,我國已批準發布的地理標志產品國家標準95項,正在制定中的地理標志產品國家標準有60多項。標準對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地理標志農產品產品標準分類:種植(生產、養殖)技術規范、地方標準、國家標準《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第十條規定了地理標志申請人申請地理標志時所應提交的資料,其中第三款“地理標志產品的證明材料”之第三項為:產品生產技術規范(包括產品加工工藝、安全衛生要求、加工設備的技術要求等);第四款為:“擬申請的地理標志產品的技術標準。”地理標志申報中包含技術標準本身表明技術標準在地理標志申報中的不可或缺性,是否具有相應的技術標準,是地理標志能否獲得批準的一個衡量標準。

此外,《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第四章規定了地理標志的標準制訂及專用標志使用,其中第十七條規定:“擬保護的地理標志產品,應根據產品的類別、范圍、知名度、產品的生產銷售等方面的因素,分別制訂相應的國家標準、地方標準或管理規范。”第十八條規定:“國家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草擬并發布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國家標準;省級地方人民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草擬并發布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地方標準。”一言以蔽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從申報到使用的全過程,標準都貫穿其中。而貫徹和使用標準是地理標志農產品質量監控體系的核心,是防止農產品地理標志中“搭便車”及發生“公地悲劇”的重要措施。

第一,種植(生產、養殖)技術規范。種植(生產、養殖)技術規范是地理標志農產品標準體系中最基礎層次的標準,這種技術規范往往由農業技術專家和技術人員會同行業協會及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起草,并在當地地理標志農產品種植(生產、養殖)過程中進行推廣,是否遵守該技術規范成為產品是否能夠使用地理產品標志的一個條件。種植(生產、養殖)技術規范是根據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制定的若干標準及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種植(生產、養殖)的特定情況制定的,所依據的標準有:GB3095—199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5084—1992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T18406.1—2001農產品安全無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T8321、1—2000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4285—1989農藥安全使用標準、NY/T391—2000產品環境技術條件、NY/T393—2000農藥使用準則等。種植(生產、養殖)技術規范須結合上述標準制定出地理標志產品的栽培和養殖技術措施。按照這樣的技術措施進行種植和養殖生產出的農產品品質穩定優良,可以確保達到地理標志農產品的質量要求。以陜西省地理標志產品為例,臨潼石榴大都是農民在適生區內自發種植,產地分散,產量、品質不穩定。這種狀況引起西安市質量技監局臨潼分局的高度重視。2001年,該分局領導提出要進一步提升臨潼石榴這張“城市名片”的影響力,采用標準化、生態化種植石榴,使石榴走向產業化、市場化、品牌化的發展之路。這一設想得到了臨潼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區政府牽頭成立了石榴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西安市質量技監局臨潼分局。臨潼分局及時聘請專家著手起草《臨潼優質無公害石榴技術規程》(2005年4月,這一技術規程已上升為西安市地方標準),并在臨潼區秦陵街辦楊家村選定了14公頃石榴園作為示范園,要求示范戶進行標準化管理。再如,如1 988年起,貴州省沿河縣政府成立農業產業化領導小組,把沙子空心李作為重點支柱產業進行扶持。要把沿河空心李培育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隨后,當地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制定了《沙子空心李》企業標準和《沙子空心李栽培管理技術規范》,對沙子空心李的土壤條件、種苗培育、建園、定植、田間管理、施肥、病蟲害防治、采收和貯藏等提出了具體的要求,為沙子空心李的規模化、產業化種植奠定了基礎。2006年沿河沙子空心李被批準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第二,地方標準和國家標準。在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的實踐中,一般是在申報農產品地理標志之前的較長一段時間里,地方政府就會產生將地理標志農產品種植(生產、養殖)技術規范上升為地方標準的要求,并將地方標準作為強制標準。如北京市平谷區為地理標志農產品平谷大桃制定了《地理標志產品——平谷大桃北京市強制性地方標準》。此外,地方政府在保護地理標志農產品的過程中也可以就地理標志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有關環節制定相關的推薦性標準,如平谷區政府為平谷大桃制定了《育桃紙袋北京市推薦性地方標準》。

地理標志產能產品地方標準制定后,地方政府和行業協會則會進一步向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申請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國家標準。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組織專家審查并通過地理標志農產品國家標準。地理標志農產品國家標準從性質上看是推薦性標準,但國家標準的權威性會促使其被使用,這可以有效地防止這些企業標準、地方標準與國家標準并存帶來的不統一及造成的管理上的不一致和不規范問題。

2、制定地理標志農產品標準所應注意的問題。從我國已經制訂發布的地理標志產品標準看,有些產品標準沒有特色指標,或者不知道怎樣在標準中體現自主核心技術,因此單從技術指標上無優勢可言,混同于普通同類產品,無法起到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的作用。這些都是地理標志農產品在制定標準時所必須注意的問題。因此,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內容宜詳盡,對各項指標作出詳細的規定。以地理標志產品普洱茶為例,2008年10月地理標志產品普洱茶國家標準發布,國家標準的出臺明確了普洱茶的概念,即普洱茶必須以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的云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并在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藝制成;而國家質檢總局規定了普洱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包括云南省普洱市等ll州市所屬的639個鄉鎮。這個標準有兩層意思:非上述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內地區生產的茶不能叫普洱茶,云南茶企業到上述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外購買茶葉做成的茶也不能叫普洱茶。由此,地理標志普洱茶國家標準的頒布可以有效防止與同類產品混同并進而打擊假冒產品,保持產品的優質性。

3、結合地理標志的使用,強化地理標志農產品標準的執行。如前所述,我國地理標志農產品標準體系包括種植(生產、養殖)技術規范、地方標準、國家標準,已經初具規模,很多地理標志農產品的標準在制定和完善。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強化地理標志農產品標準的執行。在這方面,地方政府、行業協會和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發揮主要作用,尤其是,標準的執行應當結合農產品地理標志的使用進行。很多地方政府都頒布了農產品地理標志的地方性法規,如2007年10月日照市頒布了《日照綠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管理辦法》。類似地方性法規有助于地理標志農產品標準的執行及保證地理標志農產品的質量,防止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濫用并最終危及地理標志產品的聲譽。

三、地理標志農產品標準化與農業產業化

地理標志農產品標準化的過程是農業技術標準化的過程,也是農業產業化的過程。所謂業農業產業化是指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資源開發為基礎,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產品,按照產供銷、種養加、農工貿、農科教一體化經營的原則,實行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優化組合,發展各具特色的龍頭經濟,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格局,形成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和企業化管理的經濟運行機制。實施農業產業化是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必然趨勢,也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國農業產業化已經進入一個發展的平臺期,農戶+基地+龍頭企業已成為主要的運行模式。但由于在實效性和可操作性方面存在著欠缺,使得農業產業化持續發展的效果不是很明顯。如果要進一步深入發展,就必須在體制和機制等方面有所突破。這一突破可以通過技術標準化來實現。這是因為,目前我國各地的農業產業化不論采取哪種組織模式,都是經營主體通過契約來連結農戶,它們都會遇到我國農村人口眾多、土地稀缺以及土地承擔了社會保障功能等特點帶來的交易成本過高的問題。這種高交易成本不僅體現在農產品的交易市場上,更重要地是體現在生產的組織模式中。而農業技術標準化一方面可以通過縱向一體化和規模經濟這兩種產出性效應來作用于龍頭企業和農戶形成的生產聯合體,然后通過市場來達到產品價值提升的結果。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經營的規范化,它可使農戶之間的分歧在規范化中減小,甚至消除,契約可在更為簡單的條件下簽訂,進而減小生產組織過程中的交易成本。農業技術標準化促進了農業產業化。

我國地理標志產品的數量正在大幅度增加,其中多數為農產品,這些地理標志農產品多為當地的傳統優勢產品,通過實施地理標志農產品標準化可以有效地帶動和促進我國農業產業化。因此,加強制定和實施地理標志農產品標準,成為加速各地農業產業化的必由之路。各地應結合實際,根據本地名優特農產品的情況,制定農產品地理標志戰略,加快申報農產品地理標志,從制定種植、養殖技術規范到制定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地方標準,最后申報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國家標準,通過地理標志農產品標準化推動農業技術標準化和農業產業化。

參考文獻:

[1]吳劍飛,發展特色農產品,“地理標志”是關鍵[N],新華日報,2009-01-07(8)。

[2] R,Cornes,T.Sandier,The Theory of Externalities, Public Goods and Club Goods[M]//2nd edition,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19。

[3]張軍,現代產權經濟學[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1:5。

[4]曾潔,地理標志保護的經濟學分析[J],求索,2008(9):140—141。

[5]王笑冰,地理標志的經濟分析[J],知識產權,2005(5):20—21。

[6]熊玠無政府狀態與世界秩序[M],余遜達,張鐵軍,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189。

[7]顧昕,諾貝爾經濟學獎緣何頒給政治學家[J],讀書,2010(1):124—125。

[8]孫昊亮,原產地名稱的“公地悲劇”[J],中華商標,2004(8):54—55。

[9]中國標準出版社,標準化工作導則、指南和編寫規則標準匯編[G],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89—116。

[10]崔征,標準價值幾何[J],WTO經濟導刊,2005(8):23—24。

[11]趙海軍,論標準經濟學[J],廣東商學院學報,2007(1):6—7。

[12]李懷林,努力打造“標準經濟”[N],人民日報,2005一06—06(8)。

[13]徐風,我國已發布95項地理標志產品國家標準[N]。中國質量報,2008—05—05(5)。

[14]歐陽維民,貴州銅仁通過實施地理標志保護制度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N],中國質量報,2009—05—21(5)。

[15]萬怡挺,魏驥龍,曹文,“平谷大桃”地理標志保護啟示[J],WTO經濟導刊,2007(12):89—90。

[16]呂秀美,朱世英,農業技術標準化促進農業產業化的經濟學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8):126—1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在线观看av永久|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久久伊伊香蕉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成人午夜精品一级毛片 |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久久黄色视频影| 国产人前露出系列视频|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中字无码av在线电影|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 黄色网在线|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被公侵犯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人妖无码第一页|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av| 欧美一区国产| 久久国产乱子伦视频无卡顿|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区欧美国产区在线观看| 欧美天天干| 欧美国产在线精品17p|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综合色婷婷|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韩日无码在线不卡| 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免费|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网址|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色综合中文字幕| www亚洲天堂| 一级全黄毛片|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深爱婷婷激情网|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国产精品丝袜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久久午夜影院| 国产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国外欧美一区另类中文字幕| 欧美久久网| 国产免费观看av大片的网站| 99re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亚洲欧美自拍一区| 亚洲看片网|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国产剧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午夜丁香婷婷| 欧美色图久久| 国产微拍精品|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www.亚洲一区|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资源站| 性激烈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老司机| 午夜日b视频| 欧美视频二区|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