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國蔬菜出口遭遇SPS措施的調查分析

2011-04-29 00:00:00董銀果姜盼

摘要:加入WTO以來,SPS措施已成為我國農產品出口的主要障礙。來自山東、浙江和福建45家蔬菜出口企業的調查顯示,62%的蔬菜出口企業受到SPS措施沖擊,尤其是農藥殘留限量標準的影響最大。冷鮮蔬菜受到的影響較為嚴重,而來自日本的SPS措施對企業沖擊最大。大型企業受到的沖擊反而大于中小型企業,內資企業受到的影響大于外資企業。我國蔬菜受阻于SPS措施,既有國外標準的歧視性,國內外標準差異過大,信息不對稱,行業協會的功能較弱等直接和外在因素,也有我國蔬菜的質量安全水平較低這一根本原因。為此,應對SPS措施短期內以提供信息及技術支持為主,長期則必須改變我國蔬菜的生產方式。關鍵詞:SPS措施;蔬菜;出口;最大殘留限量(MRLs)中圖分類號:F326.12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11)06—0001-—07

引言

20世紀90年代以來,瘋牛病、口蹄疫、二噁英等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危機事件的爆發,迫使各國政府不斷加強國內的官方法規、技術標準和準入門檻,衛生與植物檢疫(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SPS)措施以其名義的合法性(政府頒布用以保護人類健康及動植物安全)、保護功能的隱蔽性(以法規、標準、合格評定程序、檢驗檢疫方法等合法手段出現)、操作手段的靈活性(根據本國經濟技術水平隨時調整)以及作用的有效性(不滿足者遭市場封殺)迅速成為農產品國際貿易的主要障礙。加入WTO以來,我國農產品出口也不斷受阻于SPS措施。“動物源產品案”、“禽肉案”、“菠菜案”、“茶葉案”、“毒水餃案”等重大貿易糾紛不斷爆發。據國家質檢總局統計,2008年,52.5%的農業、食品出口企業受到國外SPS措施影響,直接損失154.6億美元,占當年農產品出口額的38.3%。可見,SPS措施已經成為我國農產品出口的主要障礙。我國是世界第五大農產品出口國,水產品、蔬菜、水果、茶葉等勞動密集型農產品的出口不僅是解決農民就業的重要渠道,而且也是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因而,中國農產品如何應對SPS措施就成為政府和學者關注的焦點。目前的學術研究主要集中在SPS措施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機理和影響效應等宏觀領域_2。’,針對微觀出口企業的研究還比較稀缺,而基于某一產業出口企業的調查研究則更為罕見。眾所周知,企業是從事貿易活動的實體,是SPS措施的承受者。基于此,本文在商務部協助下,對我國蔬菜出口企業展開問卷調查,重點考察SPS措施對我國蔬菜出口的影響,探索企業遭遇SPS措施的原因,進而提出切實的應對措施,為我國蔬菜產業實施走出去戰略提供依據。

一、樣本選擇及研究方法

1.樣本選擇。本文之所以選擇蔬菜產業并在山東、浙江和福建三省開展調研,主要基于下列原因:第一,我國是世界重要的蔬菜出口國,2008年我國的蔬菜出口量僅次于西班牙、意大利、美國和荷蘭,居世界第五位。第二,蔬菜是我國第一大創匯農產品。2001—2008年蔬菜出口約占我國農產品的1/6多,僅次于水產品。貿易順差從22.1億美元增長到66.1億美元,居農產品之首。第三,蔬菜出口呈現增長中下滑態勢。出口值從2001年的24.8億美元增長到2008年的67.6億美元,年均遞增15.4%。然而,2006年以來蔬菜出口增速明顯下滑,2008年僅增長5.7%。第四,山東、浙江和福建是我國重要的蔬菜生產和出口地區,2002—2008年三省的蔬菜出口占全國總出口的一半左右(見表1)。

山東的壽光地區更是我國著名的蔬菜之鄉。因而,選擇蔬菜產品和以上三個省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問卷調查和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方法開展研究,其中問卷調查是在商務部的協助下通過山東、浙江和福建三省的外經貿廳,對連續出口5年以上的企業按照10:1的比例隨機抽樣。調查共發放問卷102份,收回問卷92份,有效問卷88份,其中蔬菜企業問卷45份。45份問卷中,12份來自山東省,19份來自浙江省,14份來自福建省。本次問卷共分為三個部分,一是企業的基本信息;二是企業受SPS措施影響狀況;三是企業受阻于SPS措施的原因及企業希望得到的幫助,并采用打分、選擇和填充等三種形式。另外,在商務部和三省外經貿廳的安排下,作者還與5家企業負責人進行了座談和深入交流。

二、SPS措施對我國蔬菜出口企業的影響

調查問卷采納Henson在研究SPS對發展中國家農產品貿易影響中所使用的打分方法,要求企業對影響產品出口的10種貿易措施進行打分(5分表示影響特別大,4分表示影響較大,3分表示影響一般,2分表示影響較小,1分表示沒有影響,下同),運用算數平均法計算出每種措施的分值,再根據分數的大小判斷各種措施的影響程度。

調查顯示,匯率的變動即人民幣的持續升值是影響企業出口的首要因素,分值為4.18分(見表2)。

人民幣的持續升值抬高了出口價格,削弱了產品的競爭力,這說明目前我國蔬菜出口仍以價格競爭為主,故企業對匯率的波動更為敏感。SPS措施是影響企業出口的第二大因素,分值為3.84分。排在第三和第四位的影響因素為通關環節和TBT措施,這兩者也和SPS措施密切相關,屬于技術性貿易措施的范疇。關稅、反傾銷、許可證、配額、反補貼分別排在第五到第九位,這說明在當前國際貿易中,關稅和傳統非關稅壁壘的作用已經大為減弱。知識產權對農產品出口企業的影響最小。可見,SPS措施是除匯率外影響我國蔬菜出口的最主要因素,是蔬菜出口面臨的最主要非關稅措施。

l、SPS措施對蔬菜出口企業的影響幅度。“關于企業是否遭遇過任何形式的國外SPS措施”用于調查SPS措施的波及面,要求企業在“是”與“否”中做出選擇。結果顯示,45家受調查企業中的28家選擇了肯定答案,占比62.2%。進一步調查顯示,19家遭遇了重大SPS措施的影響,占受影響企業的67.9%,占全部調查企業的42.2%。可見,SPS措施對我國蔬菜出口企業影響面較廣,六成多企業受到SPS措施影響,四成多受到重大SPS措施沖擊。

2.不同類別SPS措施對蔬菜出口企業的影響程度。為了進一步了解不同類別SPS措施的影響程度,調查將SPS措施細分為認證及注冊要求、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要求、動植物病蟲害要求、審批、檢驗和檢疫等程序性要求、風險分析要求以及其他要求六個方面分別統計,仍采用打分方法。結果顯示: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要求是SPS措施中排在首位的影響因素,分值為4.14分。對于蔬菜而言,主要表現為殺蟲劑、除草劑和添加劑,如“菠菜”案源于日本菠菜毒死蜱標準的飆升。動植物病蟲害要求位于第二位,分值為3.96分。蔬菜屬于植物源產品,病蟲害可能通過貿易傳播到進口國進而對進口國的植物體系造成損害,所以,進口國常常要求出口蔬菜來自無病蟲害區。審批、檢驗、檢疫等程序性要求影響位居第三,為3.89分,認證注冊分值為3.54,排列第四位,風險分析要求和其他要求影響較小(2.96

4.不同市場SPS措施對蔬菜出口企業的影響。為了調查不同市場的SPS措施對蔬菜出口企業的分)。可見,SPS措施中的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是影響蔬菜企業出口的最主要因素,必須重點防范。

3.SPS措施對不同類別蔬菜的影響狀況。為明確SPS措施對不同類別蔬菜的影響程度,本文將蔬菜細分為冷鮮蔬菜、冷凍蔬菜、干蔬菜、蔬菜制品四類分類統計。結果顯示,冷鮮蔬菜受SPS措施影響最大。23家出口企業中的16家受到SPS措施影響,占比69.6%,受到重大SPS措施影響的企業也占到52.2%。由于SPS措施的沖擊,冷鮮蔬菜在我國蔬菜出口中的份額,從2005年的30.1%降為2008年22%。冷凍蔬菜受SPS和重大SPS措施影響的比重分別為62.5%和50%,蔬菜制品受影響的比重分別為60%和30%,受影響最小的干蔬菜也有60%受到SPS措施沖擊和20%受到重大SPS措施影響(見表3)。

可見,SPS措施對冷鮮蔬菜的影響尤為嚴重,須重點應對。影響,調查將出口市場細分為日本、歐盟、美國、東盟與韓國、其他市場,分別計算其影響程度。結果發現,74.3%出口到日本的企業受到SPS措施沖擊,48.6%受到重大SPS措施沖擊。受美國市場SPS和重大SPS措施沖擊的企業分別占58.3%和29.2%,而歐盟市場的比重則分別為52%和28%,東盟與韓國市場的比重分別為38.5%和30.8%,其他市場的影響相對較小(見表4)。

這說明我國企業所面臨的SPS措施主要來源于日、歐、美等發達國家(尤其是日本),且一旦遭遇發達國家的SPS措施,所受影響較大,波及范圍較廣。另外,東盟和韓國的SPS措施也不容忽視。

日本既是我國的緊鄰,也是我國蔬菜出口的第一大市場。2001年我國近50%蔬菜出口到日本市場,然而近年來,日本不斷調整國內的SPS措施,加強對中國蔬菜的SPS檢查。如2002年1月日本實施中國蔬菜檢查強化月,對我國保鮮蔬菜實施100%抽樣檢查;2002年3月日本開始對我國冷凍蔬菜實施多達43項農殘檢測;2002年7月日本宣布對中國菠菜實行進口自肅;2002年12月對中國輸日松餌實施命令檢查;2003年5月日本再次對我國冷凍菠菜實行進口自肅;2003年9月日本對我國的冷凍豇豆實行毒死蜱殘留項目命令檢查;2004年3月日本對我國荔枝及簡單加工品實施甲胺磷農藥殘留項目命令檢查;2004年10月日本宣布對我國輸日保鮮豌豆實行農殘命令檢查,2005年10月日本對我國蕎麥包括蕎麥粉進行黃曲霉素命令檢查;2006年2日月本對我國卷心菜及其加工品實施毒死蜱命令檢查;2006年3月日本對中國產艾蒿實施毒死蜱農殘命令檢查;2006年5月至2007年3月,日本對我國菠菜、土豆、黃瓜等10種果蔬進行鉛、砷重金屬監控檢查;2006年5月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實施,蔬菜的檢驗項目成倍(3—5倍)增長。如番茄的殘留標準從122個增加到300個,大蔥由82個增加到330個,大豆由87個增加到320個,胡蘿卜由71個增加到318個,大蒜由66個增加到316個,蘑菇由70個增加到290個,松餌由80個增到285個。目前,日本對中國蔬菜采用“一律標準”的共涉及農藥87種,涉及殘留限量標準283條,對企業影響尤為嚴重。座談中企業反映,檢測成本已經占到出口產品價格的3%—4%。受日本市場不斷強化的SPS措施影響,日本市場在我國蔬菜出口中的份額不斷下降,從2001年的46.8%降到2005年的35.4%,再降到2008年的21.3%(見表4)。

5、SPS措施對不同規模蔬菜出口企業的影響。為了調查SPS措施對不同規模企業的影響,問卷按照質檢總局的分類標準,將企業分為500萬以下(小型企業),501—5 000萬(中型企業)和5 000以上(大型企業)三個類別,并以企業2008年的固定資產作為企業規模的代理變量。本次調查總有16家大型企業、22家中型企業、7家小型企業。結果顯示:大型企業受SPS措施影響最為嚴重,11家受到SPS措施影響,占比68.8%,其中10家(62.5%)受到重大SPS措施影響;中型企業受影響的比重分別為63.6%(14家)和31.8%(7家);而小型企業受影響的比重少于50%(3家受到影響,2家受到重大影響)。從調研中發現一個與預期相反的結果即SPS對大型企業的影響遠比中小型企業嚴重。這可能原因有:(1)我國大型農產品出口企業在做大的同時并沒有做強,其出口的產品僅取得了量上的優勢,沒有獲得質的提高。(2)企業遭受SPS措施還和企業的出口市場有關,大型企業大多以價格相對較高的發達國家為市場,因而易遭受SPS措施沖擊。(3)5年出口經歷的樣本要求,使絕大多數競爭力不強的中小型企業已經退出本文的調查,而留下來的企業則競爭力比較強。

6、SPS措施對不同所有制蔬菜企業的影響。企業所有制也可能是企業遭遇SPS措施的一個原因,因此有必要對企業所有制與企業遭遇SPS措施的關系進行分析。本文將調研的45家企業分為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兩種類型,以便有針對性地研究。其中,內資企業包括國有、集體和私營企業,共有26家;外資企業包括中外合資和外商獨資企業,總計19家。調研發現:我國內資企業所受SPS的影響比例要大于外資企業。18家內資企業遭遇SPS措施沖擊,占比69.2%,其中14家遭遇的是重大SPS措施,占內資企業總數的53.9%。相比之下,外資企業的比例相對較小,遭遇SPS措施和重大SPS措施的比重分別為52.6%和26.3%。可見,SPS措施對內資企業的影響遠大于外資企業。其可能的原因是,外商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外資企業的運營,企業產品大多以外商所在國為出口市場,這樣外商往往可以憑借自己的資源優勢在第一時間內獲得母國的SPS措施信息,主動采取應對或防范措施;同時,來自發達國家的外資企業往往比內資企業更重視產品的質量安全和生產的源頭控制,從而可以有效規避SPS壁壘。

三、我國蔬菜出口企業遭遇SPS措施的原因分析

SPS措施對我國蔬菜出口的影響,既有內因也有外因,只有清楚其原因,才可能采取針對性的應對措施。調查顯示,下列因素與企業遭遇SPS措施密切相關。

1.國外標準的歧視性。SPS措施的歧視性直接決定標準本身的合法性,而且決定著企業的應對方案和遵從成本。因此,調查試圖從國外SPS措施是否具有歧視性人手,要求企業從三個備選答案中做出選擇。結果顯示,39.3%的企業認為國外的SPS措施對所有出口國適用,即在邊界上無歧視,另外32.1%的企業認為進口國所采取的措施對國內企業和所有出口國企業適用,即在本國企業和進口企業之間無歧視;而28.6%的企業認為國外的SPS措施僅適用于中國企業,尤其是以日本作為第一出口市場的企業。這種歧視表現在,一是對專門從某一市場進口的產品設立較高標準(如菠菜案中,日本對99%從中國進口菠菜的毒死蜱標準比日本本土生產的蘿卜的標準高300倍);二是對不同進口源的產品實行不同的檢驗比例;三是標準雖未歧視,實施中專門針對中國產品檢驗,如不斷實施中國產品強制檢查月活動。

2.國內外標準差異過大。第二個層次從國家層面解釋企業遭遇SPS措施的原兇。設計的第一個問題是,“您認為國內外的SPS措施是否存在差異”。結果顯示,幾乎所有的企業認為存在很大或較大的差異。進一步調查企業未能達到國外SPS措施的原因,71.4%的企業認為進口國的標準過高,使他們的產品難以符合進口國的要求。35.7%的企業認為新標準缺乏足夠的過渡期,使得企業沒有充分的時間采取應對措施,32.1%的企業則認為國外的SPS要求缺乏可操作性,難以執行,這都體現出國內外標準差異較大給企業帶來的遵從困難。

標準差異之所以成為直接原因,一是我國的標準低于進口國標準,就會給企業帶來遵從困難。我國蔬菜標準與國外的差異體現在:(1)蔬菜農藥殘留標準限量指標。2005年我國與蔬菜有關的強制性國家農藥殘留標準34項,涉及農藥殘留指標58項,農藥52種。相比而言,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蔬菜農藥殘留標準有827項指標,涉及146種農藥;歐盟的蔬菜農藥殘留標準有583項指標,涉及76種農藥;美國蔬菜的殘留標準802項,涉及165種農藥。就番茄而言,我國有44項藥殘指標,而CAC有60項,日本有360項,歐盟68項。(2)蔬菜農藥殘留指標的針對性。我國對六六六、滴滴涕等33種農藥在所有蔬菜種類都制定了相同的限量指標,占我國蔬菜農藥殘留標準涉及農藥的53.5%。只有聯苯菊酯一種農藥針對番茄、順式氯氰菊酯一種農藥針對黃瓜制定了限量指標,其它17種農藥分別對葉菜類、果類菜,根莖類菜、鱗莖類、白菜類、甘藍類等蔬菜制定了相同的限量指標。CAC把蔬菜分成73類,分別制定限量指標,對一種蔬菜的不同食用部分也制定了限量指標,如分別對萵苣頭、萵苣葉、萵苣根和萵苣分別制定了限量指標。(3)植物生長調節劑和除草劑殘留指標。CAC除草劑殘留指標為4頂,歐盟為9項,美國為30項,日本為18項;CAC和歐盟植物生長調節劑殘留指標均為4項,美國為11項,日本為6項。我國蔬菜只有一項除草劑指標,沒有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殘留標準。(4)藥殘檢測方面。美國FDA的多殘留檢測方法可檢測360多種農藥,德國的DFG方法可檢測325種農藥,加拿大多殘留檢測方法可檢測251種農藥,而中國缺乏同時測定上百種農藥的多殘留分析技術,可見,國內外標準的巨大差異已給企業帶來遵從困難。二是由于國內外標準不統一,國外常常尋找中國標準中的漏洞,對中國實施SPS壁壘。

3.信息不對稱。有效的信息是規避SPS措施的前提,也是政府幫助企業的基礎。調查顯示,81.8%的企業從國家質檢機構及其門戶網站來獲取相關信息,64.4%通過國外經銷商獲取信息,51.1%的企業則從國內行業組織及其網站。可見,國家質檢機構及其門戶網站是我國出口企業獲取國外SPS措施的主要和首要途徑。但質檢信息化還不健全,信息資源開發和信息共享程度還很不夠,企業需要的很多信息不能及時有效的獲得,有時企業不得不自己組織人力翻譯相關標準。目前我國對國外SPS的評議中,企業參與率非常低,有些甚至是企業受到影響后才獲得相關信息。另外,行業組織一般也是從質檢部門獲得SPS措施的相關信息,具有滯后性。通過我國駐國外商會或從國外經銷商處獲得信息的企業比例較小。由此可見,企業獲取有關國外SPS措施的信息渠道不足,信息不對稱也使企業易遭受國外SPS措施影響。

4、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相對較低。外部的環境和信息等因素是企業遭遇SPS措施沖擊的外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可能還與企業本身的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相關,因此,調查也試圖從企業自身尋找原因。雖然僅有2家企業承認是由于產品質量不過關以及技術水平達不到進口國要求而造成產品受阻于SPS措施,但當問及企業如何突破國外SPS措施時,77.8%的企業選擇了技術改造、自主創新及采用國際權威認證或進口國認證標準等應對措施。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大規模外向型有機蔬菜出口基地,蔬菜技術標準停留在無公害蔬菜和綠色食品上,蔬菜出口中農殘超標的現象還比較突出,如2010年12月我國出口日本的青菜“苯醚甲環唑”(difeno—conazole)的檢出率達0.42ppm,遠遠超出日本《食品法》規定的O.01ppm。此外,蔬菜加工不但可以降低SPS風險,而且還可以增加2—3倍的附加值。目前我國蔬菜的加工量僅占總產量的25%左右(發達國家少則占40%—70%,多者達90%以上),而且以腌制品、罐頭制品、冷凍等較低附加值的加工方法為主,保鮮、干制、湯制等較高附加值的加工偏少。

另外,行業協會的作用較弱也是企業遭遇SPS的重要原因,調研中僅有兩家企業認為行業組織發揮了較大作用,其他企業則認為行業協會的作用一般,甚至沒有作用。甚至有些出口企業沒有加入任何行業組織。

四、結論與政策含義

烏拉圭回合以來,SPS已成為我國農產品出口的主要障礙。來自山東、福建和浙江45家蔬菜出口企業的調查顯示:62%的企業受到SPS沖擊,尤其是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的影響最大。SPS措施對冷鮮蔬菜的影響最為嚴重,而來自日本的SPS措施對企業沖擊最大。大型企業和內資企業受到的影響大于中小型企業和外資企業。我國蔬菜企業受阻于SPS措施,既有國外標準的歧視性,國內外標準差異過大,信息不對稱,行業協會的功能較弱等直接和外在因素,也有我國蔬菜生產的質量安全水平較低這一根本原因。

幫助企業應對SPS措施,政府應區分短期措施和長期策略。短期內主要做好以下幾點:(1)加強對企業的服務功能,針對專門市場和專門產品開展廣泛的技術培訓和技術支持;(2)嚴格控制蔬菜生產源頭的藥物使用和殘留限量;(3)建立和完善SPS措施預警系統,及時跟蹤主要貿易伙伴的SPS措施信息,為企業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務;(4)在SPS措施的通報評議中,組成由政府、行業協會、企業、專家(法律專家、技術專家和談判專家)組成聯合評議小組,企業的參與度不少于20%,減少信息不對稱對企業的影響。長期內主要做好以下幾點:第一,加強我國農產品標準的國際化進程,切實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提高國際采標率,縮小國內外標準的差異;第二,幫助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如實行稅收優惠和資金傾斜),提升農產品的生產和出口結構,改變出口初級產品的粗放模式,向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結構演進;第三,加強政府層面的溝通,減少我國農產品貿易中的歧視性SPS壁壘,為農產品創造一個公平的貿易環境;第四,實施蔬菜從源頭到餐桌的全過程管理,實施追溯和透明體系。需要強調的是,執行國外SPS措施是企業,因此,企業必須進行技術創新,做到蔬菜生產的“源頭能控制、過程可追溯、質量有保證”,切實提高蔬菜的質量安全水平。

致謝:感謝商務部及山東、福建和浙江省外經貿廳的大力支持。

參考文獻:

[1]國際質檢總局,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對我國對外貿易影響調查報告[R],2009。

[2]董銀果,衛生和植物檢疫措施影響農產品貿易的理論模型——以豬肉為例[J],國際貿易問題,2006(2):102108。

[3]孫東升,孫雯靜,周錦秀,歐盟農藥最大殘留限量(MRLs)對中國茶葉出口的影響[J],農業技術經濟,2007(1):63—71。

[4]田東文,葉科藝,安全標準與農產品貿易:中國與主要貿易伙伴的實證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07(9):108—113。

[5]武玉英,郭珉.我國水產品出口歐盟遭遇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影響研究[J],財貿研究,2007(2):56—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国产91高清视频|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 熟女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夜色爽爽影院18禁妓女影院| 青青青草国产|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 天堂网国产|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精品福利视频网|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毛片网站| 国产96在线 |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欧美日韩福利|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国产男人的天堂| 欧美亚洲第一页|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欧美色图久久|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的一页| 国产女主播一区|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午夜视频免费一区二区在线看| 欧美成人国产|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四虎亚洲精品| 91人妻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日本在线亚洲|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色亚洲激情综合精品无码视频|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十八禁美女裸体网站|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日韩小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自拍偷拍欧美日韩|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亚洲三级影院| 高清不卡毛片| 97超级碰碰碰碰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日韩黄色在线| 国产一级毛片yw| www.亚洲国产|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日本人真淫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国产美女丝袜高潮| 久久国语对白| 99精品视频播放|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国产免费网址|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精品va|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日韩高清欧美| 国产成人91精品| 国产精品自在线天天看片| 亚洲第一av网站|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网站| jizz国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