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跆拳道訓練中的意識作用,能加速運動技能的形成。發揮意識的潛在力作用,應遵循跆拳道訓練中的基本規律,針對視覺、聽覺表象采取多種訓練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跆拳道;訓練;方法;意識
充分發揮意識潛力的作用,乃是心理訓練范疇的重要課題。跆拳道教練員要有選擇、有目的地向學生輸入各種有關跆拳道技術、技能的信息,并根據需要為學生確定最佳訓練目標,使之在跆拳道訓練中,正確地控制自己的肌體和行為,形成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同時,在跆拳道訓練中充分發揮教練員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達到以意傳神、以型促學的教學效果。
意識在跆拳道訓練中的形成過程,不可能像照相機那樣,一次攝取整個全貌,而是逐步形成,最后才構成了完整的意識過程。它的形成是借助于教練員的新異性語言和專項運動術語的強化以及教練員形體動作的刺激,通過學生的高級神經活動而實現的。根據生理和心理學的特點,跆拳道訓練的意識形成與發揮可大約分為三個階段。
一、“模式階段”的意識及其潛力的發揮
這一階段的特點主要是人體對外界的刺激,通過感受器(特別是本體感覺)傳到大腦皮質,引起大腦皮質細胞的強烈興奮,學生的內抑制尚未確立,肌肉感受性很低,在動作上則表現為空間和時間的不準確,動作僵硬不協調而且做動作很費力,整個練習主要靠視覺、聽覺來控制調節,但已初步形成了動作輪廓的表象。
在“模式”階段,教練員主要應從培養學生的正確動機入手,使他們明確跆拳道訓練的目的、任務、意義,同時,要針對這一階段主要靠視覺、聽覺表象來控制調節的特點,可大量地觀看圖解、錄像,并結合教練員的示范,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格斗技術表象,從而建立動作概念。教練員要經常采用語言提示法、分解講解各種動作的結構以及發力順序等,并要注意示范講解的動作速度不宜過快。另外,教練員還可以進行一些“術語意念”的輔助練習,使學生逐步形成精確的表象,由慢到快用以體會動作的路線、方位、幅度、用力方法等。若學生在實踐對抗訓練中存在懼怕心理,除采用一些輔助和誘導性練習外,還可以選擇一些增強信心的語言,培養他們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加強思想意識,消除害怕心理,為從技術上、戰術上和思想上盡快地轉入系統訓練打好基礎。
二、“成型階段”的意識及其潛力的發揮
這一階段的特點主要是學生在不斷的練習過程中,對運動技能的內在規律有了初步的理解,一些不協調和多余的動作也逐漸消失。此時,大腦皮質運動中樞內興奮和抑制過程逐漸集中,學生的神經處于分化,內抑制基本確立,完成的動作在空間和時間上都日趨明晰準確,學生已把前一階段形成的各個動作表象概括為一個完整的技術動作,初步形成了“動力定型”。
在“成型”階段,教練員可在前一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地運用和深化語言的作用以及形體的刺激作用,使學生通過自身的意識活動,在訓練中有效地支配動作。教練員要按照動作規律,分析動作的特點,把動作的個別要素概括為整體的動作系統,這樣,在準確知覺和積極思考各個動作特點的基礎上,經過反復練習,就會使學生逐漸熟悉全部動作系統和各動作的特點以及相互間的聯系。另外,還可以運用“阻力和助力”練習法(阻力練習力量,助力練習速度),以此來提高肌肉感受力和耐久力,使之達到一定的強度,完善格斗練習,熟練掌握基本技術,提高動作的質量。
三、“提高階段”的意識及其潛力的發揮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學生的運動技能進一步熟練和精確,完成動作的方法有較大的改進,“動力定型”已經鞏固、形成,動作更趨于完善、穩定、協調、靈活。意識的控制作用減弱,能在最省力的情況下達到“自動化”的程度。如果要求注意全部動作,意識就能很敏銳地觀察全部因素,尤其在“競技對抗”的情況下,這種意識可以達到十分鮮明清晰的程度。由上可見,跆拳道訓練的意識形成過程,從生理機制上看,就是在第一信號系統和第二信號系統相互作用的基礎上,通過第二信號系統的控制來完成。特別在動作技能的形成過程中,是需要有意識地對新學動作形成清晰的表象與正確的概念,同時要分析動作的優點與缺點,自覺發現成功的方法,克服不正確的方法,這一切都是與人的意識活動分不開的,所以,動作技能是與意識相聯系并為意識所支配。因此,如果教練員針對不同對象,提出不同任務,選擇不同的訓練方法,就可以使學生在訓練中很快地、很明確地形成格斗意識,從而加速技術動作的掌握。
在“提高”階段,學生通過進一步反復練習,運動條件反射系統已經鞏固,達到了建立鞏固的動力定型階段,大腦皮質的興奮和抑制在時間和空間上更加集中和精確。此時,教練員要通過明確精練的語言和詞匯,深入提示動作技術的本質和薄弱環節,改善動作過程,提高專項能力。在訓練前要充分利用“動作一條線,重心波動小,速度分配好,勁力充實,剛柔相濟”等這類概括性語言,使學生進行正確的心理定向,鞏固和提高運動技能。通過運用恰如其分的語言和準確的示范,能有效地激勵學生有意識地進行跆拳道訓練,是充分發揮意識潛力的關鍵。
在跆拳道訓練中充分發揮意識的潛力作用,是借助于教練員的語言傳授經驗,依賴于學生的感知、思維能力和運動表象的形成以及第一、第二信號系統的相互作用,通過訓練和培養而實現的。通過教練員對學生有意識的訓練和培養,就可以改善學生神經活動的機能,提高反應能力,使他們建立起復雜的、連鎖的本體感受性的運動條件反射,真正融會貫通教練員的意圖,并支配和調節自己的行動,進而充分發揮教練員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之在訓練中更有目的性、方向性、預見性和創造性。
參考文獻:
[1]曾于久.跆拳道運動員的技能及其訓練[J].中國體育科技,2005(2).
[2]崔沉義.簡述跆拳道運動及在我國的發展[J].山西體育科技,
2006(2).
[3]黃佑琴.論跆拳道教學對學生創新人格的培養[J].體育科技文
獻通報,2006(5).
(平頂山市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