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級里面,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小團體”。小團體的存在,往往會導致學生之間的不團結,對班級的教育管理工作產生干擾和破壞作用,會影響整個班風的建設和形成,助長了同學們身上的一些不良傾向:如哥兒們義氣,擾亂課堂紀律,以強凌弱,以多欺少……但我們不能因為小團體有不良的傾向存在,就企圖封殺他們。對于班內特殊的小團體,班主任不能漠視它的存在,有意拆散也不是很好。長時間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是通過疏導來實施管理的。
一、籠絡核心,良性發展
每個小團體都有其核心人物,他們是團體的靈魂,是團體的骨干,是小團體中的領頭雁。小團體的活動和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些核心人物的態度。如果做好了他們的工作,他們就會帶領小團體向良性方面發展,就會為班集體作貢獻。教師在轉化時,要找準核心人物的切入點,消除其對立情緒,然后再委以重任,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其完成任務,使其在成功的鼓勵下順利轉變。
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把一些工作安排交由這些核心人物去完成,如編小報、研究性學習、各類比賽等,能充分發揮他們的群體優勢。通過核心人物,能帶領一大批的同學融入到班集體中來,朝著整個班級的目標共同前進。
二、充分信任,委以重任
有的工作如果讓一般同學去做,可能難以完成,或完不成,如果交給一個特殊的小團體,就有可能完成。我們有時可選擇一些特殊的任務,讓有關小團體去執行,讓他們發揮特殊小團體的作用。同時,我也注意在各種活動中充分調動小團體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特長,特別在校運會、文藝周中,我偏向于讓小團體的成員們努力拼搏,為班級爭光。
蘇霍姆林斯基告誡我們:“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通過細心的觀察,你會發現,其實他們也并非一無是處,在他們身上,也有一些閃光點:有些同學善于畫畫,有些同學體育比較好,有些同學又是音樂天才。凡此種種,只要一經發現,我務必在一些公開的場合及時予以表揚和肯定,激勵他們,激發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感覺到班主任的目光始終追隨著他們,關注著他們。
三、引導競爭,積極進取
小團體成員往往都具有爭勝好強的心理特點,抓住這一點,我采用競爭的方法,把具有相同實力的男女生小團體分成不同的對比組,引導他們進行競爭。比如在做試題時,哪一個團體的所有成員成績都達到90分,那么就可以滿足小團體成員一個小小的愿望。這種競爭不僅是在學習上,而且還在勞動上、紀律上、其他雜務上,都開展小團體競爭。通過競爭,激發了他們的進取心和積極性,使他們帶領著自己的團隊良性發展。
治理河流最好的辦法不是堵塞,而是疏導。因此,在對待班級小團體的問題上,我們應盡可能地消除自己與小團體之間的對立情緒,采用智慧的方法,在不經意中去疏導他們,讓他們朝著健康積極正確的方向發展。
(浦江縣七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