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教學是一種教學策略,也是一種教學模式,更是一種教學思想,其核心是面向全體學生,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學生“最近發展區 ”,實行分層推進教學。
一、中職學校著力推行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中職學校的社會責任是面向一切愿意接受中職教育的對象提供職業技術教育服務,招生時無需選擇就可錄取就讀。因此,入校的很大一部分中職生可能在中學就是思想認識差、文化基礎差、行為習慣差的“差生”。昔日百里挑一,今朝來者不拒,中專生源的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中專教學提出了新的課題,教學計劃、課程設置、教材教法、考核方式等,都需要探索。如何讓所有在校生知識、智力、能力提高,從而推動學生身心、素質、技能的全面和諧發展,是中職學校解決的現實問題。面對這一義務教育時期長期累積的教育欠缺造成的層次嚴重參差不齊的教育對象實際,讓他們在中職學校用統一的標準和一刀切的方法實施教育教學,肯定是難于奏效且又不負責任的做法。多層次的教學對象只能用多層次分層教學來解決,運用“分層教學”符合中專學生生源和中職教學特點的教學模式。
所謂分層教學,即教育者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對其進行分類,將其劃分為不同的層次群體,針對不同群體的層次的不同特點,因人因材施教,借以實現既定的人才培養目標的一種教學方式。這樣的方法有利于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能力,使教師和學生有自主教和學的機會。“分層教學”是尊重學生的個性,促進包括后進生在內所有學生發展的有效措施。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指出,“許多學生在學習中未能取得優異成績,主要問題不是學生智能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適當的教學條件和合理的幫助造成的”“提供適當的學習條件,指導學生學習并達到掌握所學內容的必需的學習時間,給予個別指導和全新的學習機會,許多學生可獲得同樣的收獲”。 分層教學體現 “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以強化教師責任意識的教學思想轉變與教學模式的轉變為前提,通過加大教師工作負擔,實現更有利于學生發展的目的?!耙虿氖┙獭睂嵤┓謱哟谓虒W已經成為眾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識。
二、強化愛心與責任是實施分層教學的關鍵
由于教學是師生心與心的碰撞與交流,教育者及接受教育者的情感與意愿是實行分層教學的認識前提與基礎。分層教學這種模式的關鍵是用教師的主動性去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創造出更好的條件促使學生去學。
第一,教師應用信心去溝通師生情感,調動積極因素。枯燥乏味的書本知識會使入學時上進心、模仿性和學習積極性都較高的學生,在經過長期的、反復的“失敗”后,往往產生畏難情緒,失去學習信心。在這關鍵時刻,最需要教師的引導。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承擔責任,說聲“你沒學好,我有責任”,減輕他們的思想包袱;其次,幫助他們找出成績差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使他們懂得“人無完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
第二,教師應用耐心去指導學習方法,解決學習困難。造成學習成績差的原因是錯綜復雜的,學習不得法,也是一個主要原因。差生往往思維不靈活,不會進行預習、復習,聽課時不知道怎樣抓重點、難點,不會記簡要的筆記。針對這種情況,首先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不僅備教材,更重要的是立足于學生的思維,仔細揣摩他們學習的心理,努力體察學生可能發生的困惑和錯誤之處,做到未雨綢繆;其次在課堂上要隨時從學生的神態、表情中觀察、揣摩,盡可能地掌握學生的思維進展程度,并作出相應的對策。
第三,教師應用愛心去激發學習興趣,創設成功機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是情感素質的重要內容,興趣是學習的內動力。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教學中對差生采取適當降低要求、低起點、小步子、多鼓勵、少批評和“少吃多餐”等方法,為差生創設成功的機遇。
三、有效實行分層教學的具體做法建議
第一,了解學生,對學生分層。教育對象是人,而不是像工廠中的產品的制造一樣千篇一律。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成績、自主學習能力、智力情況等因素,結合學生自愿報名進行分層,共分ABC三個層次。各層次內學生合理搭配,建立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由三四位同學組成,并任命一名同學擔任小組長)。
第二,科學定位,目標分層。教學目標的確定,依綱扣本,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適度而又有層次的教學目標:A層打基礎,培養興趣,規范行為習慣,狠抓養成教育,力爭成績接近合格;B層保證基礎,培養興趣,抓養成教育,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力爭成績良好;C層基礎較好,挖掘潛能,考試成績必須合格,而且有所提高,達到優秀。即每節課最好有上限和下限目標。
第三,精心準備,分層備課。教師在備課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備課,在備課的過程中,對A、B、C層的同學分別提出不同的要求,這必須在集體備課時就體現出來,在實際教學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層教學流于形式。
第四,區分對象,分層授課。把學生分層的目的,在于分類指導,因材施教。依照教學目標起步低層、面向中層、顧及高層,應遵循如下原則:
(1)嚴格控制教學內容,凡大綱和教材刪去的,堅決不教,練習冊、復習資料不用,以保證學生集中精力不折不扣地學好課本知識和練習卷中的習題。
(2)不增加難度。凡大綱規定理解的就不要求運用,只要求運用到什么程度的就練到什么程度。
(3)不降低要求,凡大綱要求掌握的、運用的,一定當堂練習,當堂檢測,絕不滿足于講完例題。凡是當堂教的定理、公式要當堂記憶,當堂運用知識,正確解答有關的習題,當堂考出好成績。
(4)力求把教學目標落實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上。每一個環節的提問都瞄準教學目標,上課前指明教學目標ABC,激發學生追求目標;在每節的學習卷上都得到體現。
第五,分層練習,量化檢測。從鞏固知識、檢查缺漏、培養能力三方面設計多層次練習,供不同層次學生使用。下課前教師收集、批改,再下發。為了使學生學有所獲,課后對各層學生作業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教學目標有導向作用,教學目標不明確,講課必定盲目,根本談不上高效。教師應盡量擴大消息反饋面,課堂上先讓學生發言,并盡可能多地暴露問題,再由優秀生進行更正。對于練習、作業的問題,要點出來,使其思考、改正。
第六,分層輔導,有的放矢。輔導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加強分層輔導就是為了普遍提高后進生的全面素質,不致掉隊太遠。教師應根據教學和作業批閱反饋出來的信息,制訂輔導計劃,一般采用三定,即定時、定人、定內容。定時:每天教室集中答疑,處理學生的共性問題。定人: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習能力,安排有針對性的輔導,重點輔導班級A層的學生,B、C層采用預約方式,對成績較好的學生答疑和點撥,以增強其針對性和有效性。定內容:主要督促檢查、糾正最近的練習卷、作業以及學習中的疑難和困惑。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狈珠_層次,承認差距,拓寬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將為廣大學生提供更好的機遇、更多的機會,將培養出更多既有綜合素質又有特色技能的合格人才。
第七,分層教學必須建立激勵機制。我們要充分授權教師大膽地進行教學改革,根據不同的學生水平,分層次靈活教學,分層次考試。同時,要選好教師。教師備課工作量大,辛苦程度高,要合理地進行利益分配,建立激勵機制,調動教師積極性;要根據教師的工作數量和質量,確定合理的課時酬金分配辦法,建立起分層次教學的利益激勵分配。
總之,分層次教學的理論問題很值得深入探討,分層教學的實踐也正在探索之中。我們雖已認識到教育對象的智能類別,但離完全因材施教還有很大差距。我們所能做的,只是端正教學態度,在正確認識學生的基礎上,滿腔熱情地對待學生,使學生樹立自信心,人人學有所成。
[湖北十堰職業技術(集團)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