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中學生英語聽力的現狀、地位和作用、重要性以及影響英語聽力的各方面因素,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將新舊聽力訓練的方法進行對比,揚長避短,尋求最適合中學生的聽力訓練方法,以提高學生對英語聽力學習的興趣和效率,達到最佳的效果。
關鍵詞:英語聽力;訓練;方法
作為一項能力,聽懂別人所說的英語是我國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之一;作為學習的手段,聽又是掌握英語的必由之路。
英語聽力能力基本由兩部分組成:一是迅速正確地辨音解義能力;另一個是理解語言內涵的能力。顯然,學生聽力的提高絕非一日之功。因此,教師就需要做好長期性與多樣性的系統計劃,讓學生逐步突破英語聽力學習的障礙。語言應用能力是一個多成分多層次的復合體,聽、說、讀、寫各項能力的獲得和提高既相輔相成,又相互促進;既有各自獨特的要求,又有共同的規律;通過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單向輸入為多向交流等多種途徑,確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多方位地提高英語聽力水平。
一、中學生英語聽力的現狀
聽力是外語學習的五個技能之一,是外語學習的基礎。2008年全國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的英語聽力測試中,其中60分以上的人,占參考人數的58.6%。現狀表明:學生在英語學習上聽的能力大大低于該學科的其他能力。因此,對中學生英語聽力的現狀不容樂觀。目前學生在聽力學習上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對學生的聽力訓練并未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得到足夠的重視。(2)學生的語言知識不足,沒有養成正確的聽說習慣,發音不規范,詞匯量少,對英語國家的文化了解不多,反應能力差。(3)東西方文化有差異,英語氛圍缺乏,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缺乏良好的英語交際環境。(4)應試教育環境下,各校攀比考分直接影響了教師對英語聽力教學的研究。(5)教師無暇顧及學生聽力提高的系統研究,只是走馬觀花,應付聽力考試。
二、聽力訓練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
聽力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外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通過外語獲取信息的能力。聽力教學是獲取信息最重要、最初始的環節,而且在英語的學習中我們就是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來進行訓練的。在歷次考試中都有聽力考試,上學時英語考試都有聽力部分,出國留學要考“托福”,工作時有職稱考試。因此,我們中學的英語聽力訓練就是高樓下的“地基”,要打好“地基”,就要制訂聽力訓練的最佳方案。
三、影響中學生聽力水平的主要因素
地域問題:按照狹義的說法,就是城區和農村的問題,地域的不同,會造成不小的差異。基礎問題:中學生的英語學習就要看小學階段的積累。詞匯量積累的多少,對英語的接觸多少,都關系著初中英語聽力的訓練。語言問題:英語聽力材料一般以口語化內容為主,而我們的英語教學往往追求語句的語法與邏輯的完美,而忽視語言的交際功能。由此可見,語言知識在聽力理解過程中是基礎和關鍵,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并加以強化。
四、中學英語聽力訓練需要注意的問題
1. 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學習情感和學習興趣
所選聽力材料對英語興趣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如,在給出聽力材料前,教師先搜尋這一方面的有關信息或者小故事講給學生聽,創設學習的情境,培養學生的興趣。只有在學生感興趣的前提下,才會更深入地投入到訓練中。
2. 注意區分和模仿正確的語音、語調
在英語里有不少讀音相近,但意思卻截然不同的詞匯。設想如果有一個醫生想說:“I'll cure you.”(我要治好你的病)卻因發音不好,說成:“I'll kill you.”(我要殺死你)那病人會嚇成什么樣子!又比如有人對你說:“I am thirty. My wife is thirty,too.”而你聽到的卻是:“I am dirty. My wife is dirty, too.”你一定會莫名其妙。實際上,所差的就是一個音素,但意思就大不一樣了。因此,我們從一開始就要注意區分和模仿正確的語音、語調。在這個基礎上提高聽、說,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 創造一定的聽、說環境
聽、說是一種語言交流,沒有一個外語環境或一定的聽、說條件,只靠單槍匹馬很難有收效。當然,現代科學為我們提供了錄音機和多媒體網絡這些工具,我們可以把課文、對話用磁帶錄制下來或從共享網絡中下載下來,反復聽和模仿。還可以把自己的口頭作文和復述錄下來,仔細審聽,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但是,在自然條件下,聽與說是不能分的。一個人聽的過程實際是另一個人說的過程。如果有精力的話,最好能把大家組織起來,定期開展會話活動。
4. 教師要鼓勵學生有不怕聽錯、說錯的精神
學生很容易害羞,雖然往往會聽錯、說錯,但卻不敢主動張口練習,怕同學們恥笑。然而,語言是一種習慣,沒有反復的實踐練習難以產生熟練的技巧。所以教師要適當地鼓勵學生張嘴說,并在適當的時候給予表揚,以使學生達到反復練習的目的。
五、聽力訓練的總結
創新型教育是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宗旨的一種新的教學形態,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創新型教育首先就是學習方法的創新。我在沿襲陳舊的訓練方式的同時,一直都在研究哪些傳統的聽力方式是適合學生的,哪些方法是不適合學生的。而且,我還不斷地尋求新的方法并加以實踐,做到創新的適當,創新的適合,創新的不盲目。
總之,時代在發展,我們的教學探究還要進行下去,還要不斷地磨合與結合,從而尋求到最適合學生的訓練方法。
參考文獻:
[1]邱芝莉.中學生英語聽力的訓練方法[J].考試周刊,2010(23).
[2]邵愛玲.初中生英語聽力障礙成因淺析[J].中學教學參考,
2009(22).
(通渭縣碧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