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有效教學,保證新課程目標的實現,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教育發展的必然取向。作為當前課程改革的熱點,體育有效教學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起著關鍵的作用。我們體育教師應當與時俱進,擁有有效教學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學的策略或技術,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影響體育有效教學的因素
教學的有效性,即教學活動對達成教學目標的有效程度。學生有無進步和發展是衡量教學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標。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總結歸納出直接影響到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的效果的幾個因素:
1. 淡化運動技能教學,使體育教學變味了
在“淡化運動技能教學”口號的影響下,一些體育課上成了“玩耍課”。一節課游戲占了絕大部分時間,而把體育教學根本的東西,即運動技能的教學丟到一邊。
2. 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
當前,一些教師片面地理解為體育課只要是能迎合學生的興趣就行。在運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時,教師基本不參與、不引導,使學生仍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
3. 只求表面的熱鬧,忽視體育教學的實踐
很多教師為使自己的課得到好評,在授課中采取了拙劣的辦法:教學內容少一點、難度低一點、形式活一點、花樣多一點。這種“熱鬧”和“精彩”的背后,卻是華而不實。
二、改進體育有效教學的措施
1. 教學方法要靈活運用
體育教學中有許多教學方法,但不論采用何種方法,都應落腳于是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否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要根據不同內容選擇不同的方法,并根據不同對象選擇適合的方法。教師在教學中,要立足于學生,如好動、愛說的學生適宜用討論法,不善于表達、喜靜的學生適宜用發現法、自學法。我們只有關注學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效率。
2. 教學目標要恰如其分
一節課目標不明確、重點不突出,是導致體育新課程課堂教學各種形式主義的一個直接原因。如果學生對教學要求大多模糊不清,一堂課學下來就會不知道自己學了些什么。因此教學目標必須科學合理,制定時要明確而具體,便于操作、便于檢閱,讓人一目了然,也便于觀摩者在觀摩時知道學生到底有沒有完成預定的教學目標。同時,制定恰如其分的教學目標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靈魂,也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中之重。
3. 教學內容要合理精選
要保證體育新課程課堂的有效教學,必須要精選有效的教學內容,新課標沒有給體育教師規定許多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師們可以放手去選擇一些體育教學內容。選擇的教學內容要適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具有實效性的內容有利于目標的實現。在選擇教學內容前,要深入到學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學生體育興趣、愛好、態度、個性心理特征、實踐能力等,教學時將內容分解、分級,讓學生選擇練習,練習時不一定苛求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嚴密性,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4. 學生興趣要充分激發
激發運動興趣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因此要采取多種措施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要使每個學生體驗成功,體育課中運用分層的教學有很好的效果。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通過這樣的教學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體驗到體育學習的快樂,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有,要把教學內容組織得生動活潑,使學生感到新穎。只要教師注意教材內容安排的新穎性、教法手段運用的多變性,充分體現出體育課的活動性、游戲性和娛樂性,就能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競爭是體育的最大魅力所在,學生們爭強求勝,渴求表現自己,在教學中應創設競爭情境,為他們提供競爭機會,讓他們在競爭中展示自己,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5. 教學評價要科學有效
有效的教學評價對學生具有點撥導向、解惑釋疑、激勵表揚等功能,能激活課堂教學氣氛,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使課堂更具有活力。首先激勵要適時。激勵只在最需要的時候才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當學生取得好成績時,表揚能讓他再接再厲;當學生面臨困境時,表揚如一針強心劑,讓他振作起來。其次激勵要適度。表揚要做到言如其實、恰如其分,不僅是對學生的肯定與鼓勵,同時也是向其他同學樹立榜樣。最后激勵要講策略。激勵性評價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肯定,而是提倡否定時應講究語言藝術,更多地給予學生鼓勵,創設一種心理安全的教學氛圍。
6. 師生關系要和諧民主
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應真正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公平地對待學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對于學習成績不理想和身體不好的學生,要多鼓勵、多關懷,相信他們的潛力和能力,切實幫助他們,成為學生的促進者和指導者,傳統的教學中的師生關系,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體育活動的組織者,更是成績的判定者和絕對的控制者,而且,總是千方百計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據自己的思路進行教學。新課程要求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促進者,由居高臨下的指揮者轉變成合作者,使教學過程轉變為師生共同開發課程標準的過程。例如,在學習廣播體操時,我改變了以往的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糾正錯誤動作這一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了讓師生共同在多媒體教室進行學習的方式,學生先跟著多媒體演示觀察、模仿→創造→發現→學習等步驟,在老師的鼓勵和學生的共同探究下逐步掌握基本要領。整個過程中,教師只是學生的指導者和促進者,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人,師生共同合作,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學海無涯,教無定法,能改則活,善變則進。我們只有跳出應試教育的怪圈,尋找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才能讓師生在自由、輕松的學習過程中進行有效的體育教學。
(通渭縣雞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