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數學教學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開發有力而高效的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使師生在課堂上能夠達到有效互動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也成為我國中學數學教學領域中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本文通過分析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影響師生有效互動的因素,提出了通過培養學生動手操作,改變教學思路;給予情感關注,引發精神互動;優化教學過程,引發學習樂趣等策略來提高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
關鍵詞: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互動
一、影響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有效互動的因素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中學數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科學地、合理地、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已成為當今教學的主要深入點,也成為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抓環節。但在認識到位的同時,我們還應看到,在教學中課改經驗的積累還是較為缺乏的,存在的問題更是不容忽視的。筆者認為影響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有效互動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1. 教師備課追求形式,缺乏創新
教師備課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但現在許多中學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一味追求形式,忽視了備課實質。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只是抄寫教案,按固定樣板連字成句。學校在查備課時也僅是看看表象文字,書寫是否規范,教案是否詳細等,從未注重實質性問題。另外,教師在整個備課過程中,很少將精力用于鉆研教材、分析學情,大多數是放在抄寫教案,本末倒置現象比比皆是,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備課的意義。這樣的手工勞動僅能算作簡單的肢體勞動,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
教學本身就是一門藝術,而作為一門藝術,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創新,備課則是教師個性智慧的結晶,也是教師獨特創新的表現。根據教學內容,每一節課都應是獨特的、不可重復的、豐富而具體的。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應是不盡相同的,因所學的知識內容和具體情況不相同。因此,備課本應是多式多樣、百花齊放,充滿創造性和獨特性的。但事實恰恰相反,不少的教案是克隆、拷貝的,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一味地照搬參考教參,僅僅是用來應付檢查的教案,這些備課既沒有一絲一毫的個性張揚,更沒有標新立異的鮮明特色,缺乏生機、缺乏活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也就難以產生師生的有效互動。
2. 教學方式形式單一,缺少活力
中學生正處于花季年齡,正處在活潑好動的時期。但教師在授課時只是習慣了自己站在講臺上講,學生老老實實的坐在下面聽的教學模式,整個課堂就是那種死氣沉沉的感覺,沒有一絲活力。經調查,一節課,學生集中精力的時間大約在上課10分鐘以后和下課10分鐘以前,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便會讓學生在剩下的25分鐘內出現精力不集中的現象。時間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減弱,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不但沒有效果,有可能是事倍功半,也就很難提高學生數學思維水平和達到培養學生良好數學素養的目的。
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有效互動的策略
中學生也是尚未脫掉天真無邪的孩子,很多方面我們應從他們自身的生理特點入手。根據他們這個年齡階段的特征,一點點的去開發,一點點的去研究,在數學教學中提出一些策略,來達到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下面是筆者的一些做法:
1. 培養動手操作,改變教學思路
俗話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可見,動手能使一件事很容易解決,掌握得更牢固。在中學數學教學中,要特別注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寓教于樂是很好的教育方式,教師要注意教學過程中的啟發式教學,不要一味地灌輸知識,要做到真正的師生互動。從傳統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到教學相輔相成的現代教育觀念,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學生學習中的乏味感,使學生產生對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有些知識可以用直觀的物體來加以說明,就像我們學算術時用的木棍,可以讓我們很清楚地看到一代表的具體東西是什么,懂得每一個數都有其可見的一面。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創造樂趣,改變思路,不斷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除此之外,鼓勵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
2. 給予情感關注,引發精神互動
人是一個高級的感情動物,人的感情也是互相影響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情感帶動作用是不容忽視的,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情感上的共鳴。沒有積極的情緒怎么能激勵人?沒有主動性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盡量使自己活躍起來,以飽滿的熱情對待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學生也會跟著活躍起來,在活躍中掌握知識。在給予情感的同時,要針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情感。對于優秀生和潛能生,給予不同的情感澆注,因材施教,使他們在良好的環境中得到更好的發展。
3. 優化教學過程,引發學習樂趣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因為解決問題只需要技能,而提出問題需要有創造力和想象力。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單純依賴教案、備課,就缺少了活水,總是不敢越雷池一步。因為學生千差萬別,教師的備課也應適應學生的需要,多方充實、完善資料,呈現多元、多變、多彩的特征,真正做到與時相合、與時俱進。要將重點放在鉆研教材和設計教學過程中去,明確教學目標,理清教學思路,設計教學過程,創造問題情境,化解教學疑難,促進學生心智發展。
總之,在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有效互動,去除了以往的陳固守舊的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引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了他們敢于創新的學習的潛能。
參考文獻:
[1]葉子,龐麗娟.師生互動研究述評[J].學前教育研究,2009(3).
[2]魏清.中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M].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2005.
[3]肖成全.有效教學[M].大連: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沛縣張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