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鋼琴集體課中,要使技巧訓練不再枯燥、機械,教師應使技巧訓練蘊涵在審美體驗中,充分利用審美情緒的變化,讓技巧始終如一地處在一個主動的、積極向上的狀態中。要讓學生明白,技巧訓練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表現藝術,豐富藝術修養。
關鍵詞:鋼琴集體課;技巧訓練;審美
鋼琴課作為師范類音樂專業的必修課,對于培養學生鋼琴演奏的能力,提高他們的整體音樂素質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師范學校的音樂專業目的是為培養中小學音樂師資力量,絕不是為了培養專業的演奏人才的。鋼琴課教學既是培養合格音樂師資的專業必修課,也是提高音樂水平的基礎課;既是深化音樂修養的藝術課,也是進行素質教育的美育課。集體課的出現和推廣,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教育普及和提高教學效率,但這并不代表技巧教學可以忽略不理,反而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在審美過程中滲透技巧訓練
在最初鋼琴教學中,實際上很多時間就是在做技巧訓練,這是一個漫長的階段。因此鋼琴學習方式就表現為機械訓練或操練,這是與音樂本身的存在價值相違背的,所以我們應該把枯燥的技巧訓練滲透到審美體驗中。在有限的學習時間里想要達到很高的技巧造詣,對學生來講很困難,也是缺乏實際性和普遍性的。試想,如果我們在整個教學生涯中只停留在對學生技術技巧的要求上,就將失去音樂的教學魅力,失去學生最關鍵的藝術感受力的培養時期,而鋼琴則將淪為制造印象的工具。當學生有了更深一層的審美需要的時候,她會自然地思索用更多的手段滿足自己的審美需要,技巧的嫻熟便是學生的首選,這樣審美體驗又給了學生學習的動力。
二、豐富課堂技巧訓練的手段
技巧的學習具有長期性和反復性,豐富的技巧訓練手段可以降低技巧訓練的難度和枯燥程度。在教學中我們應強調一個“興趣”。技巧訓練過程要充滿樂趣,訓練的內容要深入淺出,容易理解。
1. 演唱在技巧訓練中的作用
以前,我們的技巧學習都是通過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練習,教師檢查來進行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許多交流的盲點。唱奏是一種很直接、很淺顯、能有效讓學生感知的手段。這一手段對技巧的藝術效果的體會有很大的幫助,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技巧的動作原理。唱奏也不失為一個藝術再創作的方法。這一方法同時給那些在音樂學習方面有困難的學生帶來了很多的音樂基本素養的鍛煉,能使他們盡快地走入藝術之門。
2. 技巧訓練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轉換
技能技巧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整個教學過程離不開教師的言傳身教。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師生之間有時缺乏溝通,教師不能很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學生也往往會產生很大的依賴情緒,學習很被動,總等待教師將知識告之。學習沒有主動性,缺乏創造力,缺乏時間和思考能力,只能變成盛放知識的容器。就這一情況,我認為要加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增強使用性,以“基本技巧實用”為教學原則。要從“高談闊論”“唯我獨尊”的教學誤區中走出來,力求精講多練、講練結合,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使其在“知識與聯想,定義與理解,技能與應用”的有機結合中攝取知識營養,在“動腦,動嘴,動手”的實際參與中掌握技能要領。教師可以采取提前預留新曲目,根據學生的程度分編成若干組,讓學生自己做技術分析,對技巧運用、技巧的表現效果,具體的彈奏方法進行自我思考、自學、自練。在這樣的基礎上,再進行教學活動,不僅更有針對性,而且師生之間能夠良好互動,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鞏固了教學效果。
三、重視培養運用技巧的習慣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不是不理解或學不會技巧,而是沒有運用技巧的習慣,因為技巧訓練的目的學生不明確。沒有具備持之以恒的訓練心理,習慣的養成也是空談。因此,教師應該從技巧訓練目的出發,培養運用技巧的習慣,讓學生明白每種技巧的作用。
音樂本身是通過各種技巧來表達的,學習技巧是為更好地表現音樂作充分準備。在技巧學習中,學生除了存在理論和實踐相脫節這個問題外,還存在不知道技巧的藝術表現效果。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經常給學生歸納技巧的藝術效果,要賦予技巧更多的藝術感受和藝術表現手法。在歸納的過程中,實際上也是一種變相的習慣培養,是用開始的慣性思維最終達到學生的情感移入,變為一種自覺的表現過程,從而達到技巧訓練的最終目的。
四、設置技巧教學的階段目標
技巧訓練非一日之功,也不存在任何速成的可能。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在有限的時間里對技巧進行有效合理的安排,設置不同的階段目標。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目標中,要使用不同的策略,以促進學生的發展。要對學習時間做統籌安排,以取得最大的收獲。學生進校時就程度不齊,也有藝術學習稟賦之間的差異。這就需要在很大程度上給教學安排設置一個延展的空間。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調整。在現代教育改革的思想中,非常重視對人的正確評價。所以,在技巧技能課中,更強調“因材施教”強調“以人為本”。而我們對技巧的階段性目標的設置,非常符合多元化的教育評價理念,在每個階段都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信和鼓勵,使他們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五、鋼琴教師的思考
新時代賦予了教師新的任務,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大膽嘗試、大膽探索,借鑒和利用其他學科知識的簡單相加;要堅持以音樂教學為主,處理好主次關系。教師除了要掌握專業知識外,還要廣泛涉獵音樂之外的其他學科知識,重視人文文化的積累,充分感受理解多元化的社會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探索適應國情的教育思路,從而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曹理,何工.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2]楊立梅.教師的角色轉變、專業化發展與師資培養[J].中國音
樂教育,2003(3).
[3]王工斌.多元智能發展與音樂教育[J].中國音樂教育,2003(2).
(洛陽幼兒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