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語文學習效率低下一直困擾著語文課堂教學,究其原因,在于不少語文教師忽視了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那么,怎樣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
一、做一名學生愛戴的語文教師是培養語文學習興趣的基礎
學生喜歡你、擁護你、佩服你,自然而然地就會對你所從事的工作感興趣。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應具備如下素質:
1. 轉變傳統觀念,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新形勢下,教師要注意情商的作用,要改變過去那種“教師決定一切”“學生必須服從教師”的不平等的師生關系,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關系,關心愛護學生。這樣,學生就會從心理上愿意接受你、親近你,這種和諧的關系有利于教學。
2. 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淵博的相關知識
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得有一桶水,甚至是長流水。語文學科涉及的內容極為廣博,通貫古今。作為語文教師,不但要了解這些知識,還要進行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特別是對古代文化遺產,由于學生不易接受,教師就更得熟知、掌握,力求能夠回答學生提出的所有問題。只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授課時才能靈活運用,引經據典,從專業知識上征服學生。除了專業知識,對其他學科的知識還要有一定的了解。語文學科具有綜合性,和其他學科密不可分,如地理、歷史、生物、美術、音樂、建筑、哲學等,幾乎無不涉及。一名受歡迎的教師,一定是知識淵博,幾乎是無不通曉的。
3. 舉止優雅,語言風趣幽默,用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為人師表”是教師的職責,語文教師應有更高的要求——有較高的藝術品位。舉止優雅大方,語言風趣幽默,有創新意識,渾身洋溢著活力,像陽光一樣讓學生感受美的存在……學生又怎么會不希望自己也能成為和老師一樣的人呢?
二、活躍的課堂氣氛,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課堂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如何活躍課堂氣氛呢?
1.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改變課堂上搞“一言堂”,改變教師總是從作者介紹、段落分析、概括中心到藝術特色的面面俱到的刻板的教學方式,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由學生直接面對課文,質疑、釋疑,對于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再作適當的點撥,引導學生進一步研討,避免學生按照教師預設好的思路去學習和思考。這樣,就能讓學生真正動起來,感受到自己解決問題后的快樂。
2. 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教師要時刻根據授課內容的不同,不斷調整教學的方式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課前三分鐘演講、分角色朗讀、讀書筆記交流、詩歌誦讀比賽、自創小說比賽、辯論賽、集體討論代表發言等,通過這些方式,全方位激活課堂,使語文教學呈現出一派生機。
3. 借助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引入課堂,不但能夠使課堂氣氛活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聞其聲、見其形,有身臨其境之感,而且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把握,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教學效率。
(隆化縣郭家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