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化學是工具學科,也是工業分析的基礎學科,在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從改革內容、改革方法、改革手段、考核模式、改革成效等方面闡述了分析化學教學改革的整體思路,并對今后的改革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新課改;分析化學;改革
一、概述
中等職業教育有著自身的特點,它不是初中、高中的單純學習書本的內容,重要的是要把在課堂上學到的基本知識應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去。分析化學作為工具科學,在生產實際和科學研究中可以幫助人們對一些基礎的內容在生活中得到應用,起著“鋪路石”的作用,可以使學生掌握獲取物質系統化學信息的方法和理論。特別是分析化學的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優良素質的有力手段,分析化學實驗給予學生的不僅僅是分析化學的有關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能正確和熟練地掌握分析化學實驗的基本技能,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然而,現行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內容偏重于理論驗證,學生們在做實驗時只是照本宣科、紙上談兵,到了工作崗位后,常常不知道如何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長期以來,分析化學一直作為一門專業輔助性課程,進行著以學科體系為中心的系統化教學,而忽略了其真正的實用價值,即其內在的獨立性、技能性和職業性。隨著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明確,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根據崗位需要和生產實際確定課程目標,已成為高職課程改革的主方向。為此,我們根據分析化學課程的特點,突出其課程的實用性,以培養化學檢驗工崗位和職業資格要求為依據,以工業生產實際需要的工作過程為主線確定課程體系,走出傳統的教學圈子,引進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對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的分析化學教學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二、多種方式的教學
現代化教育手段在高職教育中的運用越來越普遍,引入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深化實驗教學改革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現在的學生,已經不再滿足于老師單純的講課與黑板的板書,只有將文字、圖形、動畫、聲音等多種媒體功能融為一體,才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使得教學的內容豐富、形式活潑。也只有這樣,才能便于學生接受知識和理解掌握,有效地推動教學的改革,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技術制作動態畫面向學生形象地展示各種不同的滴定曲線,通過播放視頻片段加深學生的感官認識,從而獲取相應的知識。同時,仿真實踐教學手段的引入更加體現出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優勢。仿真教學采用虛擬實驗,實現對普通實驗的擴充,甚至是學校現有條件中難以實現的實驗項目,也可以用圖形、圖像等多媒體形式,模擬實驗全過程,從而使得學生的知識面增大。如借助三維立體畫面可多角度展現現代化儀器的內部構造,將細致的儀器操作流程用動畫描繪出來。多媒體技術對真實情景的再現和模擬,是傳統教學的語言文字描述和靜態的原理示意圖講解所無法達到的。在實驗教學條件方面,學校要不斷地添置新的實驗設備,保證實驗教學能順利進行。此外,我們在教學中大力推行開放式實驗教學,提高實驗儀器的使用效率。沒有實驗的課余時間,學生可以到實驗室進行預習實驗和創新實驗。學校還定期舉辦操作技能比賽,一方面可以為學校選拔參加全國分析工技能大賽的選手,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操作技能得到提高。經過兩年的實踐證明,學生對此反響強烈,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我們還建立了開放的實驗網絡平臺,實現實驗教學資源的網絡化,通過網上課件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實驗技能,起到了輔助教學的作用。
三、以突出能力為重點,建立新型的實驗考核模式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原來的成績評定辦法已不再適應,如何客觀、公正、合理地評價學生的實驗課成績,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也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在考試內容上,既要體現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要求,又要有利于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術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識,又考能力和素質。所以我們建立了以突出能力為重點的新型實驗考核模式,采用了靈活多樣的考核方法,如口試、操作、報告、作業等。在成績評定方式上,我們試行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技能與作業態度相結合,筆試、口試、操作相結合的考核模式,并制定了如下的成績評定辦法:
(1)實驗基本操作考核40%;(2)設計性實驗30%;(3)綜合性全分析實驗30%。
這一改革,既減輕了學生期末考試的壓力,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又培養了學生從一而終、一絲不茍的嚴謹的科學態度,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工作習慣,深受學生歡迎。
四、成效和展望
通過這一輪教學改革,學生普遍反映對分析化學課程的重視提高,學習積極性增強。通過具體的實踐,學生無論是操作的規范程度,還是觀察、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比過去要大大增強。尤其是模塊化的專業學習領域的教學體系,使得學生整體考慮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比以前大大提高,同時設計性實驗的開設也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和創新意識。通過這一輪改革,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要求教師的知識面比以前更廣,實驗技能的要求比以前更高,這樣也可以促使教師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從而提高了師資隊伍的業務水平,能更好地勝任新時期的教學工作。由此可見,新的教學體系達到了知識與技能的傳授以及能力與素質的培養相互促進和統一的作用。縱觀當前的分析化學教學改革,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還需要進一步實現教學手段的多樣性,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促進教學手段現代化。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實踐與理論的結合程度,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參與實踐活動的機會,真正做到在學校學習就和在工作崗位一樣。也只有這樣,才能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合格的高素質專門型技能人才,才能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目標。
(本溪市化學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