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黑龍江省寧安市鏡泊鄉湖西小學校長,參加教育工作25個春秋。這些年,一路坎坷,留下了值得留戀的足跡,收獲了值得回味的碩果。
一、面對工作挑戰,強烈的責任感讓我選擇了迎難而上
2004年,我在湖南小學任教導主任,中心校經過研究,決定派我到交通閉塞的湖西小學任校長,不愿服輸的我沒有拒絕。
當我一路顛簸趕到學校時,見到的是:蒿草叢生,垃圾遍地,門窗破損,難見好的桌椅。眼前的困難像一座大山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從教二十幾年的我黯然神傷。
為了改變校園面貌,我們鋤草,清垃圾,修門窗。我的誠懇打動了村民,各村紛紛出資,購置了擴音器、打印機,并更換了玻璃,更新了桌椅。我雖然吃了苦,受了累,但我能得到各方的支持還是值得的。
湖西小學與鏡泊鄉其他村隔湖阻江,交通不暢。一次雨天上班,摩托車滑進溝里,我只得徒步走到學校。涉水過江是我往返學校行程中無法回避的問題。最嚴重的一次是學校突然停電,鍋爐的循環泵無法工作。沒有電,住宿學生會晚間挨凍,鍋爐會損壞……想到學生的安全,我和老師們連夜在剛剛封凍的冰面上開車過湖搶修電路。因為下雪,迷失了方向。隨著“咔嚓”一聲冰裂的炸響,車掉進了湖中。求生的本能,讓我們急忙打開車門,雙手緊緊扒住冰面,三分鐘、五分鐘……幸好村民及進趕來,把我們解救上岸,并將車絞了上來。當我拖著鐵桶一樣的衣褲回到學校時,被人群圍在當中,許多學生拉著我的手,哭得說不出話來……
二、治理學校周邊環境要“敢”字當先,加強內部管理要嚴格與人文并舉
我剛到湖西小學時,發現學校經常會有一些小青年騎摩托車狂奔,“低音炮”哐哐地響。有一天,兩個小伙子騎摩托車進入校園,其中一個停下來,揪著一名學生就打。我沖出辦公室喝斥他們住手,不料這兩個人口吐臟話,持刀向我撲來。我三拳兩腳制服了他們,并將他們帶到辦公室進行談話,終于使其認識到危險性,主動承認了錯誤。借此事,學校利用村廣播宣傳禁止到校溜車。從此,寧靜和諧的氛圍充滿了校園。
學校周邊食品攤點多,食品袋隨處可見,既影響學生上課,又讓家長不滿。為此,學校向村民發出倡議,讓他們知曉不能干擾學校秩序,結果竟遭到村民用石頭砸玻璃、毒死食堂豬的報復。但這些并沒有動搖我“治臟、治亂”的決定。兩周時間,學校周邊的環境干凈整潔了,還種上了小樹,師生和家長看在眼里,喜在心頭。
三、突出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多年的學校管理經驗告訴我: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發展的主渠道,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勢在必行。為了讓老師們能更快地適應課改的要求,我給學校買光盤,組織他們學習專家講座、優秀課例,讓他們了解新課改的信息,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到教學之中。
讓生命在奉獻中閃光,把青春獻給自己喜愛的教育事業,我一生無悔。
(寧安市鏡泊鄉湖西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