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麗紅
摘 要:詞匯是構成語言的基本要素,是人與人之間交流必不可少的基本材料。沒有扎實的詞匯基本功,學生的英語水平很難提高。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考慮到傳統的大學英語詞匯教學存在著誤區和弊端,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記憶單詞詞義的同時也要注意單詞的詞性與搭配,在實踐中使用單詞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他們由被動的學習轉向主動的學習。
關鍵詞:詞匯教學;誤區;分類;實際運用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1)06-0196-02
引言
在實際應用中,人們首先接觸的是詞匯,因為思想和概念必須通過詞匯來表達。因此,詞匯量的多少是衡量學習者英語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是語言學習的根基[1]105。大學英語教學過程涉及到聽力,口語,閱讀和寫作四個方面,聽力和閱讀屬于輸入技能,口語和寫作屬于輸出技能,而這些輸入技能和輸出技能都必須以詞匯作為基礎[2]133。盡管如此,大部分學生的詞匯量并沒有很大的擴展,因此,教師需要思考和研究如何改進詞匯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單詞記憶和運用能力[3]208。
一、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誤區和弊端
1.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誤區
對于英語詞匯學習,存在著一個誤區:單詞背得越多,英語水平就越高,英語聽說讀寫各個方面的問題也會隨之解決。因為受到上述錯誤思想的影響,部分學生專門花大量的時間記憶詞匯,甚至背很多根本就用不到的生僻詞匯。結果,這些學生發現到需要實際運用英語的時候,還是覺得很吃力。
這個誤區同樣影響了部分大學英語教師,他們把大部分的教學時間放在孤立地教授英語詞匯上面,而忽視了引導學生去運用這些詞匯,把英語詞匯教學和英語聽說讀寫相結合[4]96。
傳統詞匯教學的模式是:教師領讀單詞,然后找學生重讀,教師會糾正學生的發音、語音語調,接著像翻譯詞典一樣,把單詞的常用搭配、常用例句機械地講解給學生,學生跟著教師抄筆記。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僅僅充當了詞典的功能。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可以傳遞給學生很多詞匯信息,但是教學過程非常枯燥,學生會慢慢失去聽課的興趣。同時,大多數教師重視的是如何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卻忽視了學生詞匯掌握的質量問題。
上述誤區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對,由于詞匯太多,很多學生只是機械地背誦單詞,卻忽視了詞性與搭配,因此不了解單詞的用法[5]110。這樣往往會導致在口語和寫作中經常用一些特別難的詞,但是用法卻不對。因此學生在記憶單詞的時候,不僅要知道它的中文意思,更需要在實際語境中了解它的意思。同樣地,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記憶單詞詞義的同時也要注意單詞的詞性和搭配,在實踐中使用,即在背誦單詞的同時進行一定量的口語和寫作訓練。
2.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弊端
相對于上面所講到的誤區,大學英語詞匯教學還存在著一個弊端。近年來,由于一些相關考試的改革,各大院校廣泛推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很多教師對于教學改革的理解只停留在課堂活動增多,活躍課堂氣氛等。因此,很多教師為了體現其教學的交際性和學生的參與性,盡可能的弱化詞匯教學,而認為學習詞匯是學生自己課后要做的事。最后的結果是學生的詞匯積累功能嚴重退化,沒有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面臨著大量的詞匯會慢慢失去學習的興趣、積極性受挫,從而直接影響其它能力的提高。
教學改革固然是好,但是教師要正確地把握改革的方向。我們需要做的是在傳統授課內容保證的前提下,對教學方式推陳出新。總之,教師在課堂上要合理地安排好時間,重視詞匯教學,教師只有重視詞匯教學,才能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他們由被動的學習轉向主動的學習[1]105。
二、對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幾點建議
1.通過構詞法進行詞匯教學
單詞構詞法能幫助學生分析單詞,從一定程度上緩解生詞太多的問題。英語構詞法中常見的有:派生法,復合法,以及轉化法,學生掌握了構詞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110。
派生法是指在詞根上加上詞綴(包括前綴和后綴)構成一個新詞。例如后綴“-rupt”的含義是“斷裂”,將其置于詞根后可構成以下單詞:bankrupt(破產),corrupt(墮落的),erupt(噴出),interrupt(打斷)。構成否定含義的前綴有un-,in-,dis-,non-,mis-等等。復合法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組合成一個新詞,英語中大量的新詞是由原來的詞復合而成的。例如air-conditioner(空調)一詞由“air”和“conditioner”合并而成。轉化法是指不改變詞的形態,使詞從一種詞類轉化為另一種詞類,從而使該詞具有新的意義和作用。例如-ly置于形容詞之后構成相應的副詞:quickly(迅速地),slowly(緩慢地),beautifully(漂亮地),probably(可能地)。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對詞綴進行歸類和練習,使學生熟練地掌握這些詞綴的用法。同時,教師還應該對構詞特點進行歸納整理,使學生真正領悟到這些構詞法的作用,從而提高詞匯學習效率。
2.通過比較兩種語言的詞匯文化異同進行詞匯教學
通過比較英語和漢語的詞匯文化的異同,學生才能了解兩種語言各自的特點和用法。在詞匯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搜集詞匯中隱含的文化信息,對重要詞匯的文化背景進行必要的解釋,通過對比分析,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避免語用失誤。例如,在中文中,“龍”是神圣的象征,中國人以作為龍的傳人而自豪,許多與龍相關的成語都體現了中國文化對龍的崇敬和喜愛,如“龍馬精神”,“龍飛鳳舞”,“龍騰虎躍”,“龍鳳吉祥”等等。然而,在西方文化中,它卻是一種兇猛殘忍的怪物,是災難的象征。中文中有“望子成龍”的說法,如果學生不了解兩種文化的差異,只根據字面上的意思翻譯為“Hope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這樣肯定會引起誤解。如果學生了解了中西文化的差異,把這個成語翻譯為“Hope ones son could be somebody”,就會很好地傳遞信息[7]111。
尤其是對于一些詞義較多的單詞,在進行講解的時候,可以把單詞放入文化背景中讓學生去學習和掌握。例如,在講到“freeze”這個單詞的時候,除了說明它的基本詞義是“結冰”,還可以講一個故事:在美國,一位留學生因為聽不懂美國人的口語“Freeze!”而被槍擊。“Freeze!”意為“站住”、“不許動”,在美國是盡人皆知的日常用語。這樣可以用一個故事來加深學生對這個詞的理解,也可以通過故事幫學生靈活運用這個詞。
3.利用詞的歸類擴展進行詞匯教學
單詞的記憶分為兩種情況:機械記憶和理解記憶。尤其是在初級階段,必須強化機械記憶。為了排除各類形近詞的干擾,恢復對單詞的正確記憶,經常做詞匯的分類、整理工作很有必要。
教師要引導學生把已經掌握的詞匯分門別類,進行整理,找到詞語之間的關聯,這樣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長久地記憶詞匯。一種方法是按照詞的內容串聯歸納。例如把表示與錢有關的詞語串聯在一起,expense(花費),borrow(借進),income(收入),subtract(扣除),earn(掙),buy(購買),lend(借出),make(掙),owe(欠),rent(租),pay(支付),spend(花費)等。另一種方法是按照詞的同義詞、反義詞來歸納。例如,thin(瘦的)有多個同義詞,但是它們的具體含義卻不同:lean(瘦的),slim(苗條的),slender(修長的),slight(纖弱的),underweight(低于一般重量的),skinny(極瘦的)。在這些詞語中,有的詞語屬于褒義詞,而有的詞語屬于貶義詞。它的反義詞有fat(肥胖的),heavy(重的)。這種歸納往往會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同時幫助學生回顧已經學過的單詞,加深對這些詞匯的記憶,通過了解各個單詞之間的區別來掌握這些單詞的用法。
在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量的詞匯后,教師可以使用上述分類以及同義詞、反義詞的方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并定期為學生準備有針對性的練習,幫助學生不斷地鞏固已經學習過的詞匯,做到可以靈活運用這些詞匯。
4.通過在口語和寫作中運用已經學過的新詞匯進行詞匯教學
教師在課堂上設定話題,安排學生做口語練習不僅可以讓學生運用學過的詞匯,還可以及時糾正學生在運用新詞匯的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掌握詞匯的正確用法。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做到要盡量用英語講課,以便建立二語聯系,減少母語的中介。
寫作訓練是提高詞匯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猶如土木磚石是建筑的材料一樣,詞匯是寫作的必須材料,掌握充足的詞匯量,就能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寫作與詞匯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因此,教師應該安排大量的反復又切合實際的寫作訓練鞏固練習學生所學的單詞,提高詞匯運用能力。例如,教師可以每周選擇一個主題,然后為學生提供相應的重點詞匯,讓學生先學習這些詞匯,然后運用這些詞匯練習寫作一篇小短文,以幫助學生記憶這些詞匯。同時,教師還可以告訴學生,不會的單詞可以邊寫邊查,這樣才能真正地把學到的詞匯變成自己隨時可用的單詞。利用寫作訓練,復現學生大腦中所儲存的與主題相關聯的單詞,并圍繞中心內容對相關詞匯進行仔細挑選,強調詞與詞之間搭配的合理性,保證語言運用的精確性。因此,定期地進行寫作訓練對于提高學生運用詞匯的能力大有裨益。
除了在口語和寫作中運用已經學過的詞匯之外,還可以通過閱讀積累語言材料,擴大并且鞏固詞匯量。與課堂教學不同,閱讀不受時間、地點、閱讀題材等條件的制約,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出合理的閱讀時間表,并且根據其興趣愛好選擇閱讀內容,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然而在閱讀過程中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都難免會遇見生詞,使學生學會在閱讀中習得詞匯既有利于擴展詞匯量,又有助于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中將詞匯學習與閱讀巧妙結合起來,教學生如何通過語境對生詞詞義進行猜測,從而學習掌握生詞的含義和用法。
在詞匯教學中,除了如上文所述的方法來培養學生進行有意識地學習新詞匯外,還應該為學生創造學習機會,使他們無意識地習得詞匯的用法以及具有利用所習得的詞匯進行交際的能力。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開展一些活動,彌補詞匯教學形式的單一與不足,鼓勵學生認真地去思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使他們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潛移默化地受到英語語言的熏陶,學到真正地道的英語。
參考文獻:
[1]王金陽.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探析[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3):105-106.
[2]祝麗麗.心理詞匯與大學英語詞匯教學[J].科技信息,2010,(12):133.
[3]張健英.耿娟.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探析[J].科技信息,2010,(13):208-209.
[4]張文靜.論詞匯教學與大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培養[J].考試周刊,2010,(23):96-97.
[5]吳潔.淺談大學英語詞匯教學[J].科教文匯,2010,(13):110.
[6]張帆.高鈺.淺析如何教授大學英語詞匯[J].考試周刊,2010,(26):110.
[7]聞莉.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文化導入[J].考試周刊,2010,(24):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