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莉諾 卓書帆


“轟”地一聲,一輛瑪莎拉蒂總裁絕塵而去。
幾分鐘后,車又回到原地,迅速制動。葉鋒從車里鉆出來,把車鑰匙拋還給車主,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下午把報價發給您。”
幾小時內,300多個二手車商就能獲得這輛瑪莎拉蒂總裁的信息,經過一場網上競拍,車主會得到最高的出價。對想賣車的人來說,沒什么比快捷、方便和賣個好價錢更有誘惑力了。
驗車
5月5日,上午8點半,初暑漸露。
葉鋒在上海浦東花木路某個小區門口踱步,不時看一眼手機,他身上那件藍底黃袖的檢測師制服非常醒目,大老遠就能看到。今天的第一單瑪莎拉蒂總裁檢測約好在上午9點,時間還早。
葉師傅是開新公司的二手車檢測師,想賣車的客戶致電呼叫中心,公司調度就會安排檢測師上門驗車。在這個行當干了兩年,加上之前在中石化下面的汽車廠做了幾年修理工,葉師傅對大部分車型已經熟門熟路,不過遇到高檔車或冷門車,他會早點到。
“下家拿到高檔車后會很慎重,所有東西都要演示到位。如果檢測時不操作是無法知道車子的問題的。像座位加熱功能,天熱時可能兩三分鐘就可以感覺出來,天冷時就要很長時間。這些都要費時間,而且急也急不出來,只有耐著性子慢慢來。”
有一次一輛卡宴成交后,卡宴專業維修點的技師發現該車配件并非原裝,而是途銳的,才發現這輛車出過事。由于兩車的配件共用一個生產平臺,只有細微差別,騙過了檢測師和商戶。雖然這樣的事情很少發生,檢測師還是引以為鑒,十分重視。
葉師傅打起了精神,又過了一遍昨天在網上查到的汽車圖片和其他資料。他盤算著,等會兒先和客戶聊聊車的性能和車況,如果對方邏輯清楚,回答流利,車不會有大問題,如果前言不搭后語,八成就是想隱瞞什么。
根據經驗,試車時先把機械操控一遍,指出發動機有不規則抖動、異響等狀況,對方能覺察自己的專業能力,也會告訴自己為什么車會有這些問題,以前是如何維修的。后面的就簡單了,客戶不會對檢測師有太多隱瞞,有時候如果你沒有問某些問題,客戶還會主動提醒。
他又抬眼看了看手表。當天有5單檢測,都在浦東,前一天晚上已經查好路線,估算好路上的時間。下一單檢測在10點半,過去得花半個多小時,他得控制一下檢測時間。
9點,酷暑將地面烤得快冒煙。
開新公司的停車場里,幾個檢測師圍著一輛藍色的POLO。朱師傅圍著車轉了一圈,站開幾步,用手中的PDA——一個類似手機的設備給車拍了幾張全身照。
他打開車門,余光掃過座位、儀表臺、操控按鈕和開關鍵,麻利地把三件套(鞋套、座位套和方向盤套)套好,坐入駕駛室,轟了一腳油門,又往音響里塞了一張CD試試音效。
接著,他走到車前部,掃了一眼保險杠,把車前蓋打開,打著手電檢查了一下。他向學徒小李低聲解釋,“一枚螺絲,可以從它的外觀是否掉過漆,轉口處是否有過機械刮痕,推斷出它是否被動過,從而就會聯想到螺絲下面連接的部件是否有問題,是否發生過碰撞,出過事故。”
最后朱師傅來到車后,檢查了一下后備箱。他隨口報出一些數字,時不時問車主幾個問題,學徒就將車輛信息輸入手里的PDA,據說全套有67項檢測數據,這些車輛數據很快就會發給二手車商,他們在報價時心里就有譜了。
“他們看得很仔細。”車主張先生站在一邊,注視著自己的愛車“臨檢”。此前看車的幾個黃牛只是掀開車前蓋看看,5分鐘就搞定檢驗了,但談好價錢進入實質交易時,卻開始一項項挑毛病往下減價。
9點10分,一輛瑪莎拉蒂總裁停在葉師傅面前。
對外觀、內飾、機械和車身“四要素”檢測完畢,葉鋒提議車主將功能演示一遍,顯然車主對自己的愛車很熟悉,當著他的面流暢地走了一遍。葉師傅在PDA上輸入,右前車門曾修復,輕微,可不做。
公司有一套和商戶約定的檢測標準體系,檢測師一般用肉眼判斷,主要用手掌作為衡量的工具。譬如,一虎口或者一巴掌長的劃痕算“輕微”,超過則算“中度”;凹陷以拇指衡量,一拇指內“輕微”,可以忽略不計,一拇指以上則為中度,要進行維修。
“如果一個座椅有三方面的缺陷,不但破損,還有劃傷,而且還有污漬,一般只寫最嚴重的一個,全部反映在報告中是沒有必要的。車身如果有劃傷和凹陷,一般劃傷的嚴重程度小于凹陷。但是,如果劃傷很長,而凹陷很小時,我最多就寫劃傷。”
這樣的流程是有道理的。對于所有的買車者而言,他們關心的是車價和車況的關系,并不獨立看車況,兩者的銜接靠的是評級標準。葉師傅在PDA上內飾和外觀兩項分別打了三顆星,評了N級,這是9級中比較高的評級。
葉師傅把車開出去轉了一圈,結束了整個檢測流程。他看看表,只用了半個多小時,“上次一個奧迪A8的客戶,他平時幾乎不開這輛車,大多數時候是他兒子開的。我演示座位上的可調節靠枕時,他突然問,這個還能動?我只能自己把所有的操控鍵打開檢查了一遍,用了一個半小時。”
葉師傅邊說著邊走到公交車站,每單檢測有10元車貼。他很滿意這份工作,底薪除外,每輛車30元檢測費,一個月檢測100輛車,就有3000元提成。
9點半,開新二樓的接待室涼爽舒適。
接待室的LED屏幕上,顯示著多款車輛的交易環節,比如接待中,簽約中,已成交等,細數一下,已經有十幾單成交。
張先生坐在黑色沙發上,液晶電視正在放映一部美國動作片,另外幾個等待車檢的顧客看得正起勁。其中一個掏出煙,瞥見茶幾上的禁煙標志,起身往吸煙區走去。
比起黃牛市場混亂嘈雜的環境,這里顯然舒適得多。
“驗車師傅還挺專業的,整個流程挺順利。我覺得這里很省心。”張先生說,他的這輛POLO兩年前購來時裸車8.2萬,打算以6.5萬出手。
自從打算換車,張先生沒少在外面轉悠。他原想把信息發到網上,等網友自己來開車試駕,但是這種私人間的交易手續麻煩,保障也差,最后作罷。于是他翻出幾張不知什么時候塞進車里的小卡片,找黃牛來看車,“從價格上說,黃牛的開價很高。但是如果找外面的黃牛,我根本不敢把自己的身份證給他們辦手續。如果被他們偷辦信用卡,我的損失可大了!”
張先生看新車時,4S店提出可以當場置換,并且把賣二手車的錢打到新車款中,但4S店6萬的報價明顯低于預期。“就算4S店收舊車的價格高了,買新車的優惠就少了,左手倒到右手,都是一回事。”
“4S店不賣舊車,還是要轉賣給二手車商,多了一層利潤,所以開的價格不會高,開新等于提供了一個賣車平臺,讓二手車商和客戶與開新交易,通過競拍來得到一個最高價格,向車商收取一定比例的傭金,所以價格肯定更合理。”開新公司成交經理介紹。
“下午就能出報價。”朱師傅上樓將車鑰匙交還給張先生,轉身又帶著一個客戶下樓驗車。
競拍
下午1點半。
梅先生打開電腦,登陸開新的競拍頁面,將開新短信發給他的賬號密碼輸進去,就看到自己的愛車福特蒙迪歐登上了“拍賣臺”。這輛車當初買來時11萬不到,開了快7年,里程達11萬公里,但平時上班時不用車,只是節假日時開出去,所以車況還不錯。
“80多個商戶在線,一共出價6次,2萬出頭的也有,近3萬的也有,我不知道出價的分別是誰。”半小時后競拍結束,梅先生很快收到一條短信,成交價格是2.9萬。他當即答復:同意成交。
開新公司米先生介紹,公司一天有5場競拍,每場有三四十輛車參拍,商戶看中某一輛車,可以在競拍的半小時內出價,他只能看到自己的出價,無法獲知其他人的出價,開新是用Vickrey規則來讓消費者得到合理的價格。
商戶之間是否有綁定壓價的可能?米先生搖搖頭,“因為商戶間綁定壓價需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利益的分配,商戶間實為一盤散沙,不可能結盟,所以他們很難實現合理的利益分配。“自己覺得合適就報上去,一般不和人交流。大家出各自的價。”二手車商李應生說。
不過,單憑PDA上傳來的幾個數據,沒看一眼真車,商戶就敢出價?
“數據很少發生不對的情況。”李應生說,“PDA中對于車況、內飾、外觀等情況都有星級的描述,最高是5星級。里面對于待拍車輛的圖片也有清晰的展示。各個級別的定損我也了解,如輕微、中度和重度的損耗需要如何處理。”他撥弄著手中的PDA,顯示一輛2008年產的凱美瑞正在競拍中。
這輛車為S級,內飾和外觀都在四星,從幾張不同角度的照片來看,品相很不錯。李應生打開車型四項,詳細列明三廂轎車、4門、240G、豪華型、2.4排量等詳細,表顯里程78423公里;在標準配置中可以看到,電動車窗、6個安全氣囊、真皮座椅、多功能方向盤等細節一覽無遺,有瑕疵之處也標注著輕微、中度或修理。
李應生在PDA上輸入自己的報價:14萬。“再加上牌照,總共約為18萬。你只能夠看到自己的報價,其他人的報價是看不到的。不過在競拍的半小時內是可以改價的,之后就不能修改了。”
“拍賣行是明著競價,這里是暗的。”李應生過去是拍賣行的常客,經常光顧二手車拍場。拍賣行的底價雖然低,成交價通常可以翻一倍,一上場大家在氣氛影響下就會追高價。“除非是想自己買來開,基本上在拍賣行的競價都很高的。拍賣時故意抬價的人也有的,而且大多是內部人。因為他們都知道賣家的心理價,拍賣時如果報價低于這個價格,當然就要往上抬價。”
規則
一樓商戶發展部墻上貼著一張醒目的商戶龍虎榜,李應生的名字排在第二位:當月成交51輛車,獎金6000元,和第一名差了兩輛,獎金就少了一半。“除了看成交量,還要看成交率,拍了車不買,不但要罰錢,還要在誠信記錄里扣分。”開新公司周總介紹。
這時有人通知李應生去看車,他兩天前拍下一輛起亞進口的歐菲萊斯,是一款冷門車。外觀2星,內飾3星,N級,PDA上顯示他的成交價是15.44萬元,“在有效報價中是第一候選人。”
“翼子板做得很差,還是要做一下,”李應生看了10分鐘就回來了,指著PDA上一條:右前門曾修復,輕微,可不做。原以為接下來將揪著這個細節陷入價格拉鋸,不料李應生又擺擺手,表示這不是大問題,隨即在成交單子上,是否成交一欄,填了“是”,又簽了名。“成交了就不能講價,這是規矩,除非是事故車他們沒看出來,那就不要了。”
一份商戶公告中,詳細列了成交預約違約,成交確認違約等四檔的處罰情況,大致來說交易進行越深,違約成本越高,最高罰金達4000元,還有禁拍5天的懲戒。每個商戶在和開新合作前要交1萬元押金,被罰了幾次款后,若押金少于3000元就要補交。
李應生不好意思地笑笑,承認自己也被罰過,這在商戶中很正常,但是自己被罰得很少。“因為這個規則是他們公司制定出來的,我們就要遵守這樣的規則。”
不過,兩年前他在武寧路一帶往車窗上塞廣告時,如果有人告訴他交易反悔要罰錢,他肯定會當個笑話。
“為什么他們認可這個規則?因為這些人已經離不開開新了。”
周總還記得李應生2009年來開新交易時,背著個書包,當場從包里拿出一疊現金,手一摸,冰涼,原來是剛從家里冰箱里拿出來的。現在他包里放著一臺筆記本,交易時鼠標一點,網銀劃賬。草根又如何?草根也會成長,也會成熟。
李應生記得,1995年剛入行時,車很好收,很多單位換車要找黃牛,但上海做二手車的就幾百人。后來做這行的人越來越多,全上海有幾千人在做,車越來越難收,而且利潤越來越薄。“現在4S店都在收車,競爭很激烈,原來收一輛車的利潤在七八千元左右,現在也就一兩千。”
“以前一般是黃牛和朋友介紹的客戶為多,一天也會看個8到10輛車,但是成交量不如現在。有時是4S店打給我的,但4S店自己要留的利潤會很高。”
過去李應生在二手市場打轉,每月成交10多輛車,有時也去拍賣行看看,拍賣行的傭金是1%-2%,但是拍賣行車源少,一星期才拍一次。他和開新合作以后,每輛車交2%的傭金,剛開始的時候一個月收20多輛車,現在月均有50多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