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巍
[摘 要]依法治企是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促進企業依法經營,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舉措;是企業轉換機制,加強管理,實現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的重要前提;是實現企業結構優化的重要保障;是提高企業的法律素質和競爭力,適應國際競爭的客觀需要,以保證企業的各項工作在法制的軌道上正常進行。具體包括依法創制、依法管理、依法經營和依法保護自身權益等4個主要內容。
[關鍵詞]依法治企;必要性;現狀;對策
一、推進依法治企工作的必要性
1.是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需要。建設法治國家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推進企業普法和依法治企工作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依法治國方略在企業的具體體現。國企改革的各項立法,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企業落實。以依法創制、依法管理、依法經營和依法保護自身權益為主要內容的“依法治企”工作,不僅是依法治國的要求,也是企業自我完善和發展的需要。沒有企業的誠實守信、依法經營,就不會有遵法守法、依法辦事的社會氛圍,建設法治國家更無從談起。
2.依法治企是企業適應國際競爭的重要保障。WTO規則的逐步適用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掌握和適應有關的法律規定,企業就很難在世貿組織的法律框架下實現生存與發展,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出局。同時,入世對于所有企業來說,都將直接面對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而要參與國際、國內競爭,關鍵是靠企業自身,企業不誠實守信、不依法經營管理,就不會有競爭力。
3.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與企業的關系,企業與企業的關系,企業內部的各種關系,都應該主要通過相應的法律來調整和規范??梢哉f,企業經營管理須臾離不開法律的調整和規范。企業對法律法規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強,加快企業的法制建設,做好依法治企的工作更顯得緊迫。
二、目前企業依法治企的現狀
1.法律觀念不強,權益保護意識較弱。從最近被美國熱炒的知識產權保護角度來說,我國的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缺乏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我國每年國家級的重大科研成果大概有3萬多項,而申請專利的不到1/3。每年有幾萬件的科研成果,通過國際討論會、雜志發表論文流到外國,被外國的廠商所利用。除了自我保護意識差外,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2.多數企業尚未建立依法決策、依法維權保護機制。由于現在的國有企業脫胎自以前的國營企業,作為單一主體面對法律問題的準備并不充分。很多國有企業本身并沒有專門的法律部門或者常年法律顧問,自身沒有應對法律問題的機制。有的企業僅僅把法律顧問當做“擺設”或“消防隊員”,往往遇到打“官司”時才被派上用場,對于企業發展、投資立項以及企業管理等重大問題,很少聽取法律顧問的意見。
3.企業依法治理不到位。法制建設薄弱是多數國有企業的通病。多數企業對市場經濟的法律體系了解甚少,法制觀念淡薄,掌握和運用法律的能力較差。有的企業契約意識差,簽訂、履行合同方面經常出現失誤,合同管理失控的現象比較突出。有的企業出現經濟糾紛或受到不法侵害,企業不能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為此蒙受巨額經濟損失。
三、依法治企的對策
1.提高員工隊伍整體法律素質。要想徹底根治“缺法癥”,使法律在企業管理中充分發揮作用,最現實、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提高企業管理者和一般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促進他們學法、懂法、用法,才能真正使法律在企業的改革與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推進依法治企,領導干部學法用法是關鍵。企業發展競爭力的強弱以及依法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與企業領導人和經營管理者的素質密切相關。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掌握各種法律知識,努力提高各級干部運用法律手段依法管理的自覺性,實現領導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轉變,帶出一支學法、懂法、用法的職工隊伍。
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是推進學法用法的重點。要采取有效措施,抓好企業經營管理者隊伍的學法用法工作,使學法用法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強和改善企業管理,提高企業競爭力,維護企業自身合法權益結合起來,切實將企業轉機建制、經營管理、兼并重組、破產關閉、糾紛處理等工作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
對員工進行必要的法律培訓,是推進依法治企的有效措施。很多企業在糾紛中處于不利位置或者被迫履行不平等的合約,都是因為業務人員在工作中不夠規范,存在瑕疵。進行必要的培訓,可以強化企業職工在具體業務作過程中的合法性,用較少的費用避免巨大的損失。
2.培養法律專才,確定專管部門。建立一支專職化企業法律隊伍,是實現依法治企的重點工作。針對目前企業法律人才相對匱乏、現職法律工作人員業務素質相對偏低的狀況,可采用外聘和引進相結合,充實和改善企業的經濟管理環境,變“事后補救”為“事前防范”。同時,要加快專門人才的培養,盡快培養大批熟悉世貿規則、精通外語、能夠參與貿易爭端解決的專門人才。
確立企業的法律分管領導,是落實依法治企業的重要舉措。從確保企業發展重要戰略有效實施的角度來考慮,最好由企業主要負責人直接分管,這樣可以依法治企業各項措施,落實到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同時主要負責人直管法律工作,將為企業全員的法律學習和運用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應,進而推動企業整體法律意識的提高。
3.齊抓共管,抓住重點,建立依法決策、依法維權保護機制。建立規章制度體系,是落實依法治企的關鍵環節。企業應當根據《公司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和完善有關企業內部管理秩序和對外經營活動的各項規章制度體系,使企業各項管理能依法開展,規范運行。同時,通過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不斷增強法律意識,增強信用觀念,使企業形成對內講制度、守規章與對外講信用、守合同的風氣,這是企業面對未來激烈市場競爭的安身立命之本。
抓好企業法律顧問制度的推行。建立企業總法律顧問制度是國外成功企業的通行做法,也是推進依法治企工作的有效辦法。歐美和日本大公司普遍設有法律部,作為一家規范的企業,擁有專門的法律部門,也是企業依法經營管理的組織保障。同時企業經營管理者要充分發揮企業法律顧問機構的作用,使依法治企的各項措施真正落到實處。
建立依法決策、依法維權保護機制。要建立一套基本的法律風險防范機制,即在合同的審核、簽訂、履行等環節,在投資、合作等項目中預防法律風險的產生,將糾紛的誘因消滅在初始階段。同時,企業重大決策要征詢法律顧問的意見,保障企業決策建立在法律論證的基礎上,防范法律風險?!?
(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