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
教育規劃綱要頒布實施一年來,全國職業教育發展勢頭良好,2010年,中等職業教育招生868萬人,超額完成830萬人的年度招生任務。高中階段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大體相當的格局進一步鞏固。
一是大力加強職業教育基礎制度建設。先后制定出臺9項中等職業教育管理制度建設的指導性文件,涉及中職學校設置標準、專業設置、學籍管理等。會同財政部研究制定 《關于制定實施中等職業學校生均經費撥款標準的原則意見》,建立職業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二是加強政府對職業教育統籌管理。修訂《職業教育法》,著力解決制約職業教育發展重大體制機制和制度問題。與天津等地合作建立6個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各地加強職業教育政府統籌。三是深入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研究制定校企合作促進辦法,建立教育與產業對話協作機制,充分發揮行業企業在技能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2010年,教育部組織15個行業、139家企業和166所職業學校簽訂實質性校企合作協議,組建43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大力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全國集團化辦學省份達到30個,設立行業性職教集團400多個。
(中國教育新聞網)
6月24日~27日,應2011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組委會邀請,世界技能大賽組織 (World Skills International)主席杰克·杜塞多普 (Jack Dusseldorp)先生專程前往天津參加2011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活動。2008年,杰克先生就曾來天津觀摩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此次再訪天津,他深為賽場嶄新的車間、良好的設施和設備,特別是對大賽學生所展現的技能水平而感到驚訝。杰克先生認為,技能大賽的制度化舉辦,使中國技能型人才擁有了強大的、世界水準的競爭力,優秀選手具備了參加世界技能大賽的條件和實力。
世界技能大賽組織的前身是國際職業技能訓練組織,成立于1950年,總部設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目前有53個國家和地區成員,2010年7月我國正式加入該組織。世界技能大賽組織每兩年舉辦一次世界技能大賽,旨在促進各國在職業技能教育和訓練領域的合作與交流。第41屆世界技能大賽將于今年10月在英國倫敦舉行,中國將第一次作為正式成員派出由6名選手組成的代表團參加比賽。杰克先生希望中國未來也能舉辦世界技能大賽,并期待這一天早日到來。
《中國青年報》
近日,天津市與陜西、甘肅、寧夏、貴州四省區簽署合作辦學協議。合作各方將在職教聯合招生、專業建設、教學研究、干部教師培訓、學生實習就業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合作。
根據協議,天津職業學校計劃采取直接招收西部四省區學生在本市學習三年,或采取實行“1+2”、“2+1”、“1+1+1”分段培養等多種形式的合作模式。天津市與西部四省區將共同做好畢業生供求信息的收集、預測和發布,推動學生實習和就業工作。同時天津市與西部四省區將互派教師和管理人員,開展學習與交流活動。天津市還將采取多種形式為合作學校專業建設、提高教學質量提供指導和服務。合作學校將根據用人單位對技能型勞動者的需求,共同調整專業結構、改革課程設置、更新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
《天津日報》
廣西今年將進行“2+3”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普通專科)試點,即學生前2年參與中等職業教育學習,學習成績合格后升入試點高校,由試點高校實施后3年高等教育。
據了解,“2+3”形式教育將主要從參加中考的考生中錄取新生。學校招生工作由中等職業學校負責,合作辦學的高職(高專)院校指導。參與“2+3”形式教育的學生當年秋季入學,雙方學校在新生錄取登記表上蓋章。“2+3”形式教育前2年,學生享受中職教育國家助學金、農村困難學生免學費等政策。學生完成2年中等職業教育后,如果成績不符合高校對中職升高職的有關規定,或者學生不考慮進入對口高職院校繼續深造,必須讀完中職第3年才準予發放中職畢業證。
《中國教育報》
近日,山東省教育廳和山東省財政廳聯合發出通知,省財政每年安排500萬元專款,在全省中等職業學校啟動實施“能工巧匠進職校”計劃,設立省級中等職業學校特聘技能教師崗位,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技能教師,進一步優化中職學校教師隊伍結構,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據悉,2011年至2013年,山東省財政每年將安排500萬元專款,設立100個中等職業學校特聘技能教師崗位,每個崗位由省財政補助5萬元。其中,每個特聘技能教師崗位補助期為一年,不占學校編制,由獲得設崗資助的學校面向社會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骨干、高級技術人員、技師等能工巧匠任教。
據了解,山東“能工巧匠進職校”計劃主要在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等技能型緊缺人才相關專業實施,每個特聘技能教師崗位可以由一人承擔,也可以由幾人同時承擔或分段承擔,以完成一門課程或訓練單元模塊教學任務為宜。聘請學校要定期對特聘技能教師的師德、教風及專業水平進行考評,不合格的要按合同辭退。
(中國教育新聞網)
湖北省16所示范性高職院校近日與16所新建或民辦高職院校分別簽署對口支持與交流合作協議,雙方師生可以跨校交流學習,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合作期限初定5年。
今年6月,湖北省教育廳啟動了湖北省高等職業院校對口支持與交流合作計劃,合作計劃主要包括高職教育教學的合作研究與交流、高職教育教學管理規范與機制創新、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教師、教學管理人員及學生雙向交流學習、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等。相同專業學生可跨校交流學習,選修、輔修課程,接受專業實訓。示范校要向對口院校開放省級以上精品課程、校內外實訓基地和圖書信息資源。
《人民日報》
據不完全統計,近五年間,職業教育向社會輸送了3800多萬畢業生,每年培訓城鄉勞動者1.5億人次,不僅為國家的工業化、城市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有效增強了廣大公眾的知識、技能和素質。
《光明日報》
(家月朗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