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慶榮,粟國華
(云南省普洱市鎮沅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鎮沅 666500)
為了掌握鎮沅縣麻風病畸殘手術治療康復情況,便于今后治療麻風病畸殘患者早日康復。2008年7月疾控中心有關業務人員,對鎮沅縣2007年12月云南省麻風病畸殘手術治療專家組在鎮沅縣做的麻風病畸殘手術治療康復情況進行調查分析,麻風病人畸殘手術治療 25人,共做手術5種、35例,最多手術治療1人3例(3個部位)。現將進行手術治療后康復情況報告如下:
用鎮沅縣疾控中心統一制作表格,對手術治療后 6個月的麻風病人入戶逐項詢問調查、檢查記錄。
對每個接受麻風病畸殘康復手術治療者,按制作表格和手術治療項目:植眉、截肢、兔眼矯治、潰瘍清創、植皮等進行分類調查。
參照馬海德主編,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麻風病護理手冊》。對麻風病畸殘康復手術治療者進行種類及病例分類調查,并進行愈后成度統計分析,麻風病畸殘康復手術治療后恢復90%以上為痊愈,恢復80%以上為顯著進步,恢復70%以上為進步,恢復60%以上為較有效,恢復50%以上為有效,恢復50%以下為無效。
1980年~2006年,鎮沅縣累計調查發現麻風病患者共112人,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下,麻風病患者已治愈,但部分病人留下畸殘,據統計112人中形成畸殘32人,占患病總數的31.25%。
1980年以前11人,1981年~1985年:5人,1986年~1990年:3人,1991年~1995年:3人,1996年~2000年:2人,2001年~2006年:1人。
10歲~19歲:2人,20歲~29歲:3人,30歲~39歲:8人,40歲~49歲:7人,50歲~59歲:4人,60歲以上1人。
麻風病畸殘康復手術治療25人,共做手術5種35例,植眉12例,截肢手術2例,兔眼矯治手術8例,潰瘍清創治療11例,植皮手術2例[1]。
麻風病畸殘康復手術治療25人、5種、35例,其中,植眉手術12例,存活90%以上有4例,存活80%以上有5例,存活70%以上有3例,有效率達100%;截肢手術2例,2例痊愈,有效率達100%;兔眼矯治手術8例,能閉合90%以上2例,能閉合80%以上2例,能閉合70%以上2例,能閉合50%以上1例,能閉合50%以下1例,有效率達87.50%;潰瘍清創治療11例,愈合60%以上4例,愈合50%以上5例,愈合50%以下1例,有效率達81.80%;植皮手術2例, 存活50%以上1例,存活50%以下1例,有效率達50.00%;總有效率達到了85.20%[2],見表1。
鎮沅縣麻風病畸殘康復手術,是在鎮沅縣醫院及縣殘聯的支持下進行的。

表1 鎮沅縣麻風病畸殘手術治療康復率[n(%)]
對不同的手術病例采用不同的護理方法,植眉手術12例,住院7天,每天換藥一次,傷口愈合后出院回家自我護理;截肢手術2例,住院20天,每天換藥一次,傷口愈合后出院回家自我護理,半年后(鎮沅縣殘聯免費提供)安上了假肢;兔眼矯治8例住院10天,每天換藥一次,傷口愈合后出院回家自我護理;潰瘍清創治療11例,住院7天,每天換藥一次,傷口穩定后出院回家自我護理;植皮手術2例, 住院20天,每天換藥一次,傷口基本愈合后出院回家自我護理[3]。
所有的麻風病人畸殘手術者,在住院期間給予食宿(補助30元/人/天)免費,麻風病人畸殘手術后回家,截肢、植皮者在家屬的監護下基本能自理生活,其他的病人完全可以自理生活并做輕的體力勞動。
麻風病人畸殘者的手術費、住院費、伙食費全免,并按麻風病人畸殘者的實際所用的車費和途中住院費、伙食費給予補助。
呼吁全社會都來關心麻風病畸殘康復工作,一要幫助教育患者建立治愈的信心,在治療的過程中,積極配合治療,進行自我護理及保護,麻風病防治醫生要定期進行巡回監測,提高麻風病人畸殘手術的治愈率;二要教育干部和群眾正確對待麻風畸殘病人和家屬,不得對他們歧視、排斥和打擊,要熱情幫助解決病人在治療中存在的實際困難;三要在生活上,除了政府應給照顧外還應當盡可能地發動病人家屬、社區、村民小組,對仍有困難的麻風病人,特別是喪失勞動力的病人給于幫助。
麻風病是一種主要侵犯皮膚和周圍神經的慢性傳染病,據有關記載,在我國已流行兩千多年,發病特點多見于青壯年,診治不及時等會導致畸殘,給病人家庭及社會帶來嚴重的精神和經濟壓力,對人類的身心健康構成嚴重威脅。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醫學發展,麻風病已成為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鎮沅縣麻風病畸殘患者,大多數分布在文化落后、生活和生產條件較差、居住簡陋、交通不便的邊遠山區。鎮沅縣麻風病畸殘手術總有效率達88.60 %,還有11.4%的麻風病人畸殘患者手術后生活不能自理,給他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影響。從表1中可以看出,植皮手術存活有效率達 50%,潰瘍清創術愈合率達81.80%,兔眼矯治有效率達87.50%,植眉存活有效率及截肢有效率高于總有效率。說明了麻風病畸殘手術成功率高、底與手術部位密切相關,因麻風桿菌易損傷皮膚及末梢神經,給四肢末端造成了供血及營養障礙。
從表1中可以看出,植皮存活有效率只達50%,據調查分析,原因有多方面:一是患者損壞皮膚及末端神經面積較寬、較深;二是手術后回家,環境條件差、護理差,造成手術部位愈合低;三是生活、經濟條件差,家庭困難,所必須需要營養跟不上;四是家庭缺乏勞動力,手術未愈合就進行家務勞動。麻風病人畸殘手術后康復好與差:護理、生活、經濟、衛生意識、手術部位等多種原因相關。
[1]穆瑞五,李家耿.麻風病畸形的防治[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1981:282.
[2]陳賢義,李文忠,陳家琨.麻風病的畸殘分級[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200.
[3]馬海德.麻風病康復手術后護理[[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