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檀 (長沙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長沙 410000)
淺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設計中的運用
譚 檀 (長沙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長沙 410000)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蘊涵了古人智慧的結晶,中國現代設計要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吸收民族文化的精華,在理解的基礎上,融會貫通,尋找傳統與現代的契合點,創造出符合時代的新形式.
傳統文化;現代設計;融合運用
傳統文化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色和風貌的民族文化,它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孕育出了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風格。傳統文化是起源于過去,融合于現在與未來的動態的主流觀念和價值取向,中國現代設計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思想,審美情趣,獨特風格的影響,把新的文化內涵與傳統文化形式結合,更好的體現了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
千百年來,中國古代藝術一直遵循著一種獨特的哲學形態發展,齊白石所講的“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準確地提出了這種思想的真諦,它是人們在不斷追求對生命的理解和領悟,將傳統藝術中的形運用到現代設計中,是對傳統藝術觀察,詳審,而不是簡單的搬抄,也不是按照傳統審美進行運用,而是一種新的設計觀表達,深刻地把握其內蘊,以更高的審美意識來規范,協調設計。如上海的世博會中國館建筑,其建筑結構就是提取中國青銅器造型元素,并從中國傳統建筑的九宮網格中汲取靈感,最后對斗拱這一傳統建筑構件進行提煉,以“中國之器”展開設計。 用中國的器來體現中國文化,這個建筑本身融合了中國哲學思想,“天人合一”“和諧共生”“道法自然”,中國館運用立體構成手法對傳統元素進行開創性的演繹,它的建筑語言簡練而直率,傳統建筑構件的繁復度大大降低,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它不是囿于傳統的攀籬,而是深刻地挖掘了中國青銅器的層層疊加、向上展開的倒金字塔型有一種振翅飛翔、御風而上的動感,融合現代的審美要求,打造出具有文化底蘊又具有現代感的建筑來.還有2008年奧運會深掘中國的傳統文化,將中國傳統的印章結合到現代的設計中,中國的印章的歷史可謂已久,同時印章和我們大家的生活可以說是密切相關,個人可以將印章作為簽字憑證,單位更是可以以印章顯示權威……所以,印章代表著中國的形象和氣質,而且,印章和中國如夢的書法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僅這一點來說,2008年奧運會的標志,挖掘到中國的傳統,真正代表著中國的形象。
中國傳統美學強調主客觀的整體意識和求全美滿的美學觀念,認為萬事都是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中國古代藝術家將天、地、人、藝術、道德看作一個生機勃勃的有機整體,人的情感賦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由于長期歷史文化歷史積疊,一些觀念內涵已經逐漸固化在這些特定的圖形符號上,構成了這種觀念符號特有的文化內涵。在古代,某些動物,植物以及圖樣被約定俗成作為美好事物的象征。如:虎紋,象紋,羊紋,魚紋等,以及十二生肖的動物形象,都在古代圖案中得到了不同意義的詮釋,人們用諧音,會意地象征地手法把美好的愿望注入這些圖案紋樣。“年年有余”必有魚紋來表示,吉祥如意”會有象紋的襯托,等等這些圖案都代表著人們的美好愿望,對現代的設計應用也有著深刻的影響。植物圖案:”梅蘭竹菊”四君子圖案,牡丹,蓮花,石榴等紋樣的應用,反映著人們生活情趣的提高,從佛教帶來的蓮花紋的盛行,到崇尚梅,蘭,竹,菊等帶有超凡脫俗的,高風亮節寓意的植物,還有代表意義的如“多子多福”的石榴,這些都體現了人們的一些美好愿望。傳統文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漢字源于象形文字,因此它既是文字又是圖形。它不僅僅只是傳遞信息,還起著美化裝飾甚至傳承文化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的這種強烈的民族特征,它是中國現代設計所需要繼承,開拓創造的法寶,它將使現代設計更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以及說服力.如香港鳳凰衛視臺的定位是以華人服務為對象的,它選擇鳳凰作為臺名本身就是期望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載體來為中國人服務的,臺標緊緊抓住這一主題,采用鳳鳥這一吉祥圖形,并使用了中國特有的“喜相逢”形式表達主題。龍、鳳是中國人心目中的吉祥神物,是人民追求幸福,祥瑞的神物,這一標志就是根據中國傳統文化提取了靈感,精華。還有2008年奧運會的“福娃”,其中貝貝:魚,傳遞祝福與繁榮;晶晶:熊貓,代表歡樂;歡歡:奧運圣火,象征激情;迎迎:藏羚羊,代表健康;妮妮:燕子,預示好運,這些吉祥物都是采用傳統的文化元素,同時又與海洋,大地,火,森林,天空相聯系,含義豐富而深遠。再如中國銀行的標志采用中國古代秦國銅錢這一元素與“中”字巧妙巧妙組合,既包含了天圓地方之意,又突出了該行的名稱。中國文字中的”美”字,是由”羊”和”大”構成的,“羊”“大”為美是中國傳統的美學觀念,中國文字中,許多與美好相聯系的字都與”羊”字有關.具有領頭羊,引領亞洲之意.16屆亞運會,以柔媚上升的線條,構成了一個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輪廓,構圖以抽象和具象結合,在靈動,飄逸中不失穩重,象征著亞運會的圣火永不熄滅。綜上所述提到的成功范例都很好得實現了現代設計與傳統文化藝術語言之間互動,互通,互融。
中國水墨畫不講究”肖神”,而是重點在于”通意”他突破了自然主義和形式主義的片面性,創造了不可規范的形式之美。對水墨畫的空間的運用,虛與實的考量,陰陽關系等等,都是設計師應該好好借鑒的。水墨畫的構圖,文字與畫面的關系,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在現代設計中我們可以繼承這種理念,根據水墨畫的特點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作品。中國申辦奧運會的標志形象集中體現了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其中中國結的形象結合中國畫的表達技法,瀟灑比羈的筆觸飛白,表現了現代中國人的激情與飛揚,整個標志又象一位太極拳師,栩栩如生,形象里注入了吉祥圖案中國結,用五色組成,隱含了奧運的五環精神,而一個中國結,又凝聚了多少國人期盼奧運申辦成功的美好愿望。古老的圖形注入了新的意念,凝練而飛逸的形象扣動了億萬中國人的心弦,使全世界的人民為之注目。該標志將中國傳統的水墨畫的用筆技巧和創意結合的天衣無逢,充滿了中國畫獨特的魅力,體現了東方平面設計獨特的神韻與個性。
傳統是一個發展的范疇,它具有由過去出發,穿越現在并指向未來的變動性,是一個正在發展和可塑的東西.不論是西方藝術還是東方藝術,都是在各自的傳統文化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傳統文化藝術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淵源之上的,蘊藏著眾多的地域風情和民族文化.只有深入領悟傳統的藝術精神,尋找傳統與現代的切合點,才能讓中國的現代設計在全球語境中打開全新的視眼.
[1]謝燕凇,傳統圖形和現代平面設計 [J].北京:藝術與設計雜志社,2002,(1)
[2]田自秉,中國美術簡史 [M].杭州,中國美術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