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不惜對抗中央要“調整”限購令,因為沒了房地產,政府財政沒錢花,撐不下去了。這也是調控房地產調整產業結構的原因所在。現在,沒了房地產,仿佛就活不下去啦。對中國產業來說,今年是非常值得紀念和反思的一年。
請問,這些年來最重要的產業是什么?電腦!
25年前,1986年,中國誕生了一個偉大的公司長城,長城公司讓中國的電腦產業化,這就是520電腦。而美國IBM推出世界上第一臺個人電腦,是1981年。也就是說,中國的電腦產業幾乎與世界同步。
25年過去啦,美國蘋果的平板電腦仍然征服全球的消費者,IBM的商用計算機進入了云計算,英特爾的芯片、微軟的軟件仍然壟斷全世界,電腦也已經變化出手機、音樂播放器等琳瑯滿目的電子產品。
我們那些風云一時的電腦企業呢?巨人已經做腦白金了,四通不見了。我們還有聯想,不,是還剩下聯想。聯想也早就涉足房地產了,開發了大片房地產賺大啦。聯想不只做電腦,但做房地產似乎更成功,也做金融和投資了。
可是回望中國的電腦,當初風光一時的電腦已然風光不再,雖在同一起跑線上起步,如今還是被外國人甩在屁股后面,這么一個最大最有前途的產業,就被這幫人給做沒了,他們卻還自稱什么企業家?
別說電腦啦!電腦代表的是信息時代,信息時代之前是工業化時代,工業化時代的代表產品是蒸汽機、發動機,已經100多年啦。中國企業連像樣的發動機到現在都做不出來。我們的汽車發動機大都是外國造。
這就是世界第二,但有什么可以讓我們沾沾自喜的?
這些話扯遠了,可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這是政府、企業和社會都應該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