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藏卓瑪
(青海省貴德縣人民醫院,青海貴德 811700)
手術室是醫院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的重要場所,但安全隱患卻無處不在,嚴重影響患者的安全與利益。手術室的工作質量和安全管理直接關系到患者的利益和安危能否得到保障。因此,針對手術室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原因給予分析,并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手術患者的安全與利益。現將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安全管理總結如下。
(1)布局與設施不合理;(2)室內溫濕度的控制;(3)環境衛生的管理;(4)消防安全等因素。
藥品放置混亂、過期及無標簽等。
消毒液濃度的配置不符合要求或消毒液沒有嚴格按規定使用。
(1)電刀的電極板的放置不合理;(2)電源插座的維護不到位,使用中突然損壞;(3)儀器性能不良,術前未查看性能狀態。
(1)接錯患者,手術部位錯誤。(2)碰傷、摔傷或墜床:在接送患者出入房門時未保護好患者頭部及手足或移動患者至平車或手術臺時,因固定不當、無人協助或擔架車、手術床未保持功能完好,而導致患者出現碰傷、摔傷、墜床等意外。(3)手術部位安置錯誤:因術前未標識、安置體位前未仔細核對病歷、X線片、CT結果等,而導致手術部位安置方向錯誤。(4)術中物品、器械不足和質量不良造成意外。(5)遺留物品于患者體腔。(6)無菌操作不嚴格造成切口感染。(7)術中過敏,液路不暢。(8)輸血、用藥時核對錯誤;藥物標識不清導致誤用;執行口頭醫囑有誤等。(9)神經功能受損:在手術過程中因約束帶過緊或雙上肢過度外展,導致局部神經長時間受壓而影響神經功能。(10)電灼傷:因患者皮膚與升降臺或手術臺金屬部件直接接觸或電極板處潮濕,在使用電刀時造成電灼傷。(11)壓瘡:因手術體位安置不科學導致局部組織或骨隆突部位長時間受壓而誘發壓瘡。(12)異物遺留:因器械、物品清點有誤或操作不當,未按規定進行查對、放置,導致異物遺留。(13)導管脫落:因手術中導管固定不妥、手術患者護送不當等發生管道脫落。(14)四肢手術時為了止血,給患者扎止血帶時間久而造成患者四肢缺血甚至壞死。(15)病理標本錯放、錯送甚至遺失:因責任心不強或查對失誤導致手術病理標本錯放、錯送或遺失。(16)搶救患者記錄不完善。 (17)手術患者護送不當,遺留物品于手術室。
室內的溫度要控制在22~25℃,濕度控制在50%~60%。手術室環境每天濕式清掃,每周要整個環境徹底清掃,墻面要清洗,及時清理垃圾,保持空氣的潔凈。應有消防通道的指示。
術前一日巡回護士下病房進行訪視患者,熟悉患者并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手術部位。術日接患者時與病房護士核對患者基本信息并與家屬共同簽字。接送患者出入房門時保護好患者頭部及手足或移動患者至平車或手術臺時,要固定牢靠,在手術床上擺放體位時保持功能位。術前手術醫師、麻醉師和巡回護士三方共同核對患者姓名、住院號、手術部位、術式及患者基本情況無誤后簽字開始手術。
為避免遺留器械、物品于患者體腔,筆者所在醫院采取“兩人四清點制度”即器械護士與巡回護士于手術前第一次清點→關閉體腔前第二次清點→關閉體腔后第三次清點→手術結束時第四次清點,并詳細記錄在《手術器械物品清點單》上,除記錄各種物品的基數外還應注意完整性與完好性。如需替換手術護士,則替換的器械護士與巡回護士要與當前的器械護士、巡回護士共同確定所有物品的基數、完整性與完好性后方可替換。
加強消毒滅菌隔離制度,做到使用滅菌物品合格率達100%。嚴格執行手術中的無菌技術操作,避免無菌操作不嚴格造成切口感染。
為避免術中過敏及液路不暢造成事故應密切關注患者主訴,如有無過敏史、是否疼痛、用藥有無不適反應[1]。在面對重大手術或患者為體弱多病型時液路應至少開通兩個,避免術中無法快速入液及輸血造成嚴重后果。
為避免用錯藥、輸錯血,術中嚴格執行術中醫囑及輸血查對制度。使用任何藥物時,應與麻醉師共同核對藥名、濃度、劑量及有效期,如有字跡不清或懷疑污染則禁止使用。執行口頭醫囑時,執行前需復述一遍,并做好三對(對藥名、劑量及用法)。準備取血時將輸血單內容與患者病歷核對且每次只能取一個人的血,避免取錯。取血后與麻醉師再次檢查輸血裝置是否完好、血的有效期、血的質量,核對床號、姓名、病歷號、血袋號、血型、血的種類、劑量、交叉配血試驗結果。
輸血時密切觀察患者反應并傾聽患者主訴,如有不適立即停止輸血并通知醫生準備搶救工作,輸血后將輸血袋放置24h,確定未發生輸血反應后,毀形處理。
為避免扎止血帶時間過久造成四肢缺血壞死,扎止血帶時巡回護士與麻醉師共同記錄時間,1h后緩慢松開,至少10min后方可再扎。如手術時間久則在2次1h松開后適當改為每30min或40min松1次,每次至少15min后再扎。
接送患者時手術車均要將護欄立起,身體置于護欄內,防止碰傷;昏迷及老弱患者必要時加約束帶。進出門時輕柔緩慢。搬動患者時手術車應鎖死,動作輕柔,將患者安置妥當。如患者步行入手術室則應攙扶防止滑倒摔傷。進入手術間后如為清醒患者囑其不要亂動防止摔傷,如為昏迷者或老人、小孩、孕婦則應在床旁看護,必要時加約束帶,防止摔傷。手術結束時,全麻患者未完全蘇醒者應在手術床旁看護。安置手術體位時既要充分暴露術野又要避免肢體過度外展內收。截石位時腿下墊好棉墊防止壓傷肌肉和神經;俯臥位時,頭部置頭圈,肩下、胸部、腹部、會陰、膝下及足下墊軟枕;仰臥位時,耳后、肩下、尾骨、足后跟處墊軟枕;側臥位時,頸下、腋下、肩下、髂骨、腳踝處應墊軟枕。如手術時間久則每2h為患者按摩1次,防止壓傷。
使用電刀前囑患者將義齒、首飾等金屬物品取下如取不下盡量避免使用電刀。使用電刀時陰極板貼于患者肌肉豐富處,避免負極板受壓。患者肢體禁止與頭架器械托盤手術床等金屬物接觸以免灼傷。
為避免標本丟失及損壞,術畢由巡回護士與器械護士共同核對床號、姓名、病歷號與標本名稱后,加入福爾馬林浸沒標本并雙人簽字確認無誤后由專人送往病理科,病理科接到標本后逐項檢查各標本的登記情況,準確無誤后在標本送檢登記本上簽名。
為避免搶救記錄不完善造成不良后果,使用口頭醫囑后要求醫生及時補記,搶救記錄結束后6h內補齊,體現準確性、真實性與及時性。
各種管道和引流管應由專人看管,有效地固定好患者的各條管路,以免在運送過程中發生管路滑脫的現象,并在接送患者單上簽字。并查看是否將病歷、X線片、CT片、手術衣褲鞋等帶回,避免由此帶來的不便。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醫療護理活動日趨復雜,手術室安全隱患多種多樣不可忽視,安全管理成為保障患者安全與利益的重中之重[2]。作為一名手術室護士不僅要有慎獨精神還倡導精益求精、細致入微的工作態度。做到一切以患者為中心,不斷提高自己的各項水平,只有不斷加強和完善安全管理中各項制度的制定及嚴格執行相關制度,嚴謹的工作態度,有效控制與減少手術室的護理安全隱患,保證手術順利進行,最大限度地保障手術患者的安全與利益。
[1] 閆成美.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管理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7):548.
[2] 林菊英.醫院護理管理學[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