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呂曉萍
多媒體技術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效果研究
河南 呂曉萍
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英語口語教學可以為中職生提供一個逼真的語言學習環境,讓學生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英語語言的魅力,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英語教學中提高聽說能力。本文論述了多媒體技術在中職口語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應用模式及原則,并對中職英語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多媒體技術;效果;中職英語;口語教學
在我們平常的英語教學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學生筆試成績不錯,口語卻很糟糕;在交際活動中,學生心里想法不錯,一旦口頭表達,就抓耳撓腮,詞不達意;有的學生平時語言流暢,思維敏捷,可一到正式發言就吞吞吐吐,結結巴巴等。學生熟知語法、詞匯語言材料,實際應用能力卻難以得到提高和發展,即學生所接受的是“啞巴式英語”。
傳統的英語教學主要手段是“教材+黑板+錄音機”的模式。整個教學過程由教師主講,學生處于被支配的地位,學生在課堂上的重要活動就是記錄教師的板書和口授的知識內容,語言環境的缺失極易造成學生第二語言習得的困難。中職英語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是有效強化口語教學的方法和重要途徑之一。
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是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多媒體教學則為師生提供了全新的教學方式,把抽象的、枯燥的學習內容轉化成形象有趣的、可視聽的動感內容。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成為知識的傳播者和灌輸者,而學生則處于被支配的地位,是被動的接受者和灌輸對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否合理地處理教材、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至關重要,這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多媒體強大的交互性和智能化,讓學生在學習英語時不僅可以和多媒體電腦設置的虛擬人物對話,還能依據電腦的評判(包括語音、詞法、句法甚至習慣用語)修正自身的錯誤,有效地改變他們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向主動搜尋問題、解決問題的轉變,這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醫治中國學生“啞巴英語”這一通病更為直接有效。
交互性是多媒體課件的最基本特點,不僅能實現學生與機器之間的交流,還能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多向交流,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學習內容,安排學習計劃,也利于學生的自學。人機對話的交互方式,一方面是使處于非語言環境中的學生有更多機會聽純正、地道的英語,有利于學生的模仿,更深刻地理解不同文化的差異,加強了學生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拓展了學生的悟性、靈性;另一方面是使學生的情感焦慮情緒得到釋放,輕松地進入學習狀態。
通過多媒體的智能化,學生在逼真的情境中與電腦設置的虛擬人物對話,還能依據電腦的評判修正自身的錯誤,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使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求知欲得到滿足,從而強化教學實踐,開發學生的心智,較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素質和技能。
多媒體教學環境根據投入及配置的不同,其功能和應用模式也不同,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常見的應用模式有:
這類模式的共同特點是教師實時參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習,多媒體計算機僅僅作為先進的教學手段,由教師直接操縱。
1.多媒體教室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在多媒體教室可以使用教學所需的任何教學媒體(如幻燈片、錄音帶、錄像帶、光盤等)。學生在學習英語口語時樂意進行有效的模仿、跟讀與對話練習,延長接受和記憶的時間,使各層次的學生真正學在其中,樂在其中,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激發了表達思想的欲望。
2.多媒體語言學習系統
教師在機動、靈活地組織不同形式(如通話、兼聽、分組討論、個別輔導等)語言教學的同時,能讓學生在大屏幕(或自己的顯示屏)上看到與教學內容相匹配的多媒體信息。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特別是在學習英語國家的歷史、傳統及文化習俗時,教師播放出生動形象的情景、清晰的語言,不僅能提高教學效果,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這一模式的多媒體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條件,它主要是“計算機輔助教學(CAI)系統”,該系統對于傳統的英語口語教學方法起了根本性改變,易于把豐富的教學資源簡潔、直觀、有效地傳輸給學生理解,從而把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加強了學生自學、復習、自測的積極性。
學習語言的過程就是信息傳輸與轉換的過程,即輸入——存儲——處理——輸出。要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首先要有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語言輸入,尤其是聽的輸入。
學生應成為課堂活動的主角;教師是導演,成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和信息提供者,從而讓學生真正掌握英語口語的基本知識和能力,為日后的進一步學習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
多媒體技術雖然擁有很多優勢,但不可能是包醫教育“百病”的靈丹妙藥,所以那種希望用多媒體技術代替教師作用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一節課50分鐘,如果教學內容全部運用多媒體展示,教學重點就不能得到突出,學生也容易產生厭煩或逆反心理,學習效果就會受到影響,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的應用就會失去應有的價值。
有些教師過于追求多媒體的聲像效果,在課堂各個環節上大量使用,忽略了學生的認知規律,使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交流的機會。多媒體課件應用的目的是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師的教,又要有利于學生的學。因此,中職英語口語多媒體教學中,課件不能取代教材及教師的情感和語言感染力,更不能取代教學中師生的互動。
課件的制作,要做到源于書本,又要高于書本,要注意與英語課堂的視聽說結合,又要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
一些教師對多媒體教學技術掌握不夠,沒有接受過相關的技術培訓,在課堂教學中常因為操作不熟悉或者操作失誤,引起死機而不得不求助于技術人員,中斷了教學。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多媒體技術的技能訓練。
[1]王鳴.多媒體環境下英語教學應著重解決的幾個問題[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2006.6.
[2]毛梅蘭.英語口語教學的特殊性及對策[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3.6.
[3]蔡蘭珍.多媒體教學在無語境英語口語交際中的作用[J].甘肅科技,2005.7.
[4]桂詩春.中國學生英語學習心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作者單位:河南南陽農業學校)
(編輯 李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