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馬琳 王瑩
淺談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黑龍江 馬琳 王瑩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迅猛發展,社會對中職畢業生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中職生專業技能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為更好地培養企業所需人才,提高中職生的就業競爭力,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筆者認為中等職業學校應注重對學生開設職業生涯設計課程。
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
由于生源問題,有些中職生自身存在著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不積極,好高騖遠等現象;部分學生無心學習,對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一知半解,到了就業的時候,便不知所措,對未來職業的認識是朦朧的、淺薄的;對自己的職業興趣、職業能力缺乏了解,因此在中職生中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職業生涯規劃是為了幫助中職生選擇職業、準備就業、獲得職業、適應職業和轉換職業。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引導中職生正確認識自身的個性特質、現有和潛在的優勢,幫助中職生重新對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進行定位,引導中職生評估個人目標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明確奮斗的方向,提升成功的機會。
1.把職業生涯規劃納入到中職生入學教育之中
學校在中職生入學之初就必須加強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促使中職生在校學習期間不斷地根據自我職業規劃的內容加強素質培養,鍛煉各種能力,為其畢業后的職業選擇創造和準備條件,自覺地將社會需要與個人志趣結合起來,把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活動與未來的職業有機地結合起來。
2.把職業意識的培養貫穿在職業教育之中
中職學校只有樹立“以就業為導向”的觀念,才能獲得更大的生存發展空間。開展職業規劃就是“以就業為導向”的一個重要環節,它能使我們的教育與社會的職業需求、學生的就業緊密地聯系起來,提高學生的職業意識,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實現觀念上的根本轉變。因此必須把職業規劃與指導貫穿于教學活動中。職業規劃與指導是一個綜合性的教學活動,涉及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在職業規劃與指導的過程中要注意與課程的結合,做到相互滲透,進行知識的遷移和轉化。如上德育課時要強調職業道德與就業的關系;上專業課時,又要強調學好專業課與將來就業的關系;上基礎課時,講清楚學不好基礎課會影響專業課的學習而影響將來就業的關系。
3.把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結合起來
經濟結構的調整,產業的升級,對擇業者必然會提出更高的要求,也給職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通過職業規劃與指導,促使中職生在校學習主動地適應經濟建設和職業發展的需要,認識社會、認識職業,揚長避短,為合理選擇職業做好充分的準備,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自主擇業,在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的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4.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規劃與指導
(1)介紹職業特點,增強學生對職業的了解。職業是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而產生的,也是隨科學技術的發展而進化的。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逐步提高,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同一個職業的科技含量也會隨之提高,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市場經濟環境下,人的一生中可能會面臨多次的職業變化,要想不被社會淘汰,就要不斷學習新知識,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
(2)了解自己的個性,增強自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興趣、特長,這些因素影響著職業的選擇和發揮。因此,要讓學生先了解自己的興趣、特長,明白自己想做什么;再了解自己的個性,明白自己能做什么,然后結合現實情況,揚長避短,找一個最佳結合點。
(3)介紹社會現狀和就業形勢,增強學生對社會的了解。學校要結合社會實際,向中職生介紹社會現狀和就業形勢,讓學生充分了解社會,做好適應社會的心理準備,從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同時要加大就業形勢的宣傳,引導學生樹立“雙向選擇,競爭上崗”的觀念,做好多次就業準備。
5.加強職業規劃與指導的機構建設
建立職能機構,配備專任教師,開設相關課程。為提高就業指導的科學性、系統性,要建立相關的職能機構,配備職業指導和創業教育專任教師,同時安排職業指導人員參加培訓,開設職業生涯設計課程,做到有計劃、有目標地開展,實現職業生涯規劃與指導的規范化。
總之,對中職生進行職業規劃教育是中職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亞里士多德曾說:“人生活的意義在于是否正在尋找和追求自己的目標。”我想,職業生涯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的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生涯規劃不是應變之策,而是讓每個學生學會經營未來,真正有效的生涯規劃,將有利于明確學生未來的奮斗目標。
(作者單位:哈爾濱軸承廠技工學校)
(編輯 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