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閆麗
對《黃河大合唱》欣賞課的思考
黑龍江 閆麗
《黃河大合唱》是高中音樂欣賞課的重要內容,如何能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引領學生認識作品的社會價值及藝術價值,感受、體驗作品的豐富多彩,采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與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把握音樂作品的風格。通過參加教學研討活動中的“同乳制品教學中方法上一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對此次活動中兩個課例進行分析,結合自己的教學找出差距,提升自己。
課程改革;教學方法;情感體驗;音樂本質
隨著高中音樂課程改革的進一步實施,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從中感到一絲困惑,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和應用,教師自身的音樂素質和知識的儲備,在新課程實施中所持有的態(tài)度等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反思,在我們進行新課程教學時,如何適時調整心態(tài),運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及在音樂教學中把握好角色轉變等問題都或多或少存在于我們的實際教學工作中。
市教育研究院舉辦了一次“同上一節(jié)課”教學教研活動,課題是鑒賞《黃河大合唱》。來自各市縣的教師參加教學,共同講授了《黃河大合唱》這一課,我也參加了此次教學研討,通過此次研討活動,對《黃河大合唱》一課的鑒賞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以此次教學中的幾個課例提出我的見解與想法。
《黃河大合唱》共分為八個樂章,教學大綱要求欣賞、聆聽全曲。但學生在中小學的音樂課中可能欣賞過《黃河大合唱》的某一樂章,對于比較經典的樂章如《保衛(wèi)黃河》、《黃水謠》等,學生可能通過各種渠道有所了解,教師如何選擇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如何處理好詳與略的關系,是值得思考和探究的。有一節(jié)課教學內容選擇的是第七樂章《保衛(wèi)黃河》,任課教師只是先播放課件,介紹黃河兩岸的風光,地理地貌,找學生說出所在省份,主要特產等等,這不僅是音樂欣賞課,把音樂課變成地理課,成了一節(jié)地理風光片的欣賞,音樂課脫離了音樂教學,離開了音樂特性,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音樂是最能感染人的,啟發(fā)人的心靈,在教學中利用音樂的這個特性,通過聆聽感染學生,把學生帶到音樂中,以音樂表達情感,有了情感以后才能更好的表現(xiàn)音樂、理解音樂,這才是音樂教學的實質。接著教師播放鋼琴協(xié)奏曲《黃河》第四樂章《保衛(wèi)黃河》的演奏片段,教師又主動當起了講解員,講解硝煙彌漫的戰(zhàn)爭場面,游擊健兒奮勇殺敵,千軍萬馬勢不可擋的氣勢;教師講解的非常有感情,可學生并沒有感到音樂的存在,音樂課成了語文分析課,課堂的氛圍顯得有些沉重。此樂段學生是較為熟悉的樂段,這一部分教師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來講解,如果是學生繪聲繪色的講解教學效果也許會更不一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唱一唱音樂的主旋律,打一下音樂的節(jié)奏,圍繞音樂的主題進行教學,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其中,這樣教學效果也許會更好。這種現(xiàn)象是教師對音樂課程理念理解的不夠,教師對三維目標確立不準,反應出教師在備課中沒有把學生放到教學第一位,沒有看重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作用,只是把知識與技能等聯(lián)系起來,偏離了音樂教學,音樂教學要以音樂為本。在音樂教學中撐握應具備的知識與技能沒有錯,但音樂教學失去其本質就不是音樂課了,要把音樂課標準理解好,因為音樂課程標準是我們上好音樂課的依據(jù)和保證。
還有一個課例,教師講的是第五樂章《河邊對口曲》,教師讓兩名學生穿上舊衣服,包上頭巾,表演兩個流亡老鄉(xiāng),再由幾名學生進行伴奏。這個教學場景,好象是根據(jù)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參與到音樂中,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沒有挖掘音樂作品中的深刻內涵,只是流于形式的讓學生進行表面的表演,而且參與的學生人數(shù)不多,只能說明教師有了想要讓學生參與的思想,但面還是不夠廣,也還不夠深。在教學中我們要吸取教訓,做到能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音樂教學中,而不只是流于表面。
我在授課前根據(jù)音樂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要求,認真領會教材對《黃河大合唱》的教學要求,《黃河大合唱》共有八個樂章,雖要求聆聽全曲,但在上課時可能會有些矛盾,因此,如何合理的處理教學內容是我再三思考的問題。要做到有詳有略,抓住重點進行聆聽又要注意到面,讓學生聆聽整首樂曲,最后我以欣賞三至四首音樂曲目為主,加以分析、討論,其他一帶而過。高中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我的教學思路是這樣設計的,在講解本課內容前教師給學生留任務:課下自聽全曲,把欣賞《黃河大合唱》的感受與同學分享。“你最喜歡哪一個樂段,為什么?把自己感興趣的樂段與同學交流,在課上以教師引導,以專題的形式進行研究。在音樂教學聆聽是最主要的方法,在聆聽時要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教師不要邊聽邊講,在聆聽前可以采用設置一些問題,如:《黃河大合唱》中你最喜歡哪個樂章,為什么?找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河邊對口曲》中兩個流亡的老鄉(xiāng)在河邊相遇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引導學生如何聽?怎樣聽?聽什么?等等。在教學設計上,可以適當?shù)穆犚欢危獛拙洌僮寣W生議一議,把幾種教學方法相結合,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能參與其中,教師只是在每個環(huán)節(jié)適當?shù)囊I。這樣有助于幫助學生對音樂作品的體驗、參與、交流、合作探究。教師要學會利用其它相關學科的輔助作用,在音樂教學中采用與其它學科交融的方法,但要分清楚主次,找出學生感興趣的點進行切入,利用其它學科為音樂服務。運用好視頻短片、課件、VCR等教學媒體資源。資源利用的越豐富,對學生感官的刺激會促使學生對音樂更加有興趣,學生、教師參與度也就會更大,課堂氣氛也會越活躍,教學效果相對也就會更好。但要注意“以聽為主,以看為輔”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音樂欣賞可以凈化學生心靈,陶冶情操,沒有不喜愛音樂的學生。為什么有不喜歡音樂課的學生呢?這個問題值得做為音樂教師的我們深思,借著音樂新課程的實施,我們要結合自己的教學,進一步研究和探討新課程標準,學習音樂課標中的四種基本理念,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yǎng)興趣愛好,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理解多元文化,徹底進行教師角色的轉變,提高有效音樂教學,真正做到讓學生“愛上”音樂課。
[注]:課題名稱:旅游學校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課程改革研究;課題編號:MS0308。
(作者單位:佳木斯市旅游職業(yè)學校)
(編輯 王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