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敏
(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職業中專)
淺議如何激活學生對京劇欣賞的興趣
◆鄧 敏
(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職業中專)
中職的京劇鑒賞課如何引用流行音樂搭橋是值得深思的問題。現在的流行音樂進步很大,有很多運用國粹京劇的,含有京劇元素的流行歌可以引起學生對京劇的關注,而中職生日趨成熟的心理便于拉近學生對京劇欣賞的情感體驗,教師可以運用流行音樂中的京劇元素和故事的魅力更好地引導學生對京劇欣賞的興趣。
流行音樂 京劇元素 故事魅力 情感體驗
關于中職的京劇鑒賞到底如何上,我也在網上查了一些教案、論文、課件。其中有不少運用流行音樂來吸引學生對京劇的關注,現在的流行音樂很好,進步也很大,中國風的歌曲越來越多,先是運用中國樂器,再是現在的運用國粹京劇的,如陶喆的《蘇三說》、周杰倫的《霍元甲》、陳升的《北京一夜》里面的旦角唱段運用的非常好。時代進步了,也許只有這樣的音樂才可以跨越時間,歷久彌新。這種京劇和流行音樂結合的音樂風格的嘗試頗有韻味,古與今的結合能讓人眼前為之一亮,京劇和流行音樂的元素融合在一起,雖然可以過一把癮,但還是希望這種京劇通俗化的形式能帶動學生喜歡國粹,如何激活學生對京劇的欣賞興趣,淺談幾點拙見。
90年代初一首嫁接了京劇和流行情歌的《One Night In Beijing》,演唱者劉佳慧的花旦唱腔與陳升變“聲”京劇老生,堪稱京劇和流行音樂完美結合的經典。此歌當年不知感動了多少浪子——京劇的韻味,加上現代的唱腔,讓我們回想到了一個老北京午夜蕭瑟的街頭……京劇是一門很有魅力的綜合藝術。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由藝術多元化而引發的需求多元化,講究含蓄蘊藉美的傳統京劇面臨著巨大沖擊。如何能把傳統京劇整合出新面貌,融入時代把學生的視線吸引來,是時下音樂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
現在的各種音樂媒體充斥得最多的是流行音樂,甚至街頭小巷、交通工具上播放的、學生間的談論都是流行音樂。如因星光大道紅遍全國的李玉剛,很多學生都知道,他的《霸王別姬》很是轟動,傳統加上一些時尚元素,聽起來別有一番韻味。學生對他很感興趣,可以選用一些他的唱段讓學生感受京劇,也可以用他的《霸王別姬》同梅蘭芳的《霸王別姬》比較,讓學生說出其中的異同,并說說更喜歡誰的表演,為什么?因此,含有京劇元素的流行歌可以引起他們對京劇的關注,那么他們可能會在課余時間查找資料。如果只憑教師講述,教學效果不會太好,將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將學習的興趣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來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同時,中職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和思考能力,能夠通過了解流行音樂中的京劇元素擴展到了解京劇,從而了解京劇文化。
中職生的注意力、思維能力各方面已接近成人。較之小學生,中職生能很好地思考問題,教師可以利用他們日趨成熟的情感體驗拉近對京劇欣賞的興趣。教育家柏拉圖認為,音樂的節奏與樂曲調有最強烈的力量侵入心靈最深處。欣賞某一作品時,就如同經歷一次同作品的情感一樣的感性體驗,這就是一次隱形教育,也是完善自我的過程。中職生對事物的的理解能力和判斷能力較強,他們能明了是非,愛憎分明。在京劇欣賞中,要使學生通過對各種作品中不同情感的體驗,不斷豐富自己的情感,從而點燃靈感火花、導入深層認識、實現發明創造,實現審美體驗。
在《京劇欣賞》中有一首京歌《唱臉譜》,我在教學中注重學生情感體驗,通過優化師生雙邊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動條件,留給學生自由的空間。為了更好地了解作品,在課前學案里我讓他們查些名旦們的生平事跡和作品的歷史背景。在課上,我和學生一起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采用演唱的方式進行分段賞析,使學生在唱、賞中直接體驗歌曲情緒,感受歌曲意境,理解、掌握京劇旋律的特點。利用學生的情感體驗,調動了學生主動欣賞京劇的熱情,使學生通過切身體驗激發情感,提高學生主動欣賞京劇的積極性,在教學中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體驗情感,從情感上拉近京劇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通過真真切切的看和明明白白的聽,努力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
故事的魅力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減退,中職生一樣喜歡聽故事,每個唱段都在講述一個故事,可以讓學生從中聽故事,讓學生關注演唱者是怎樣用唱腔表述這一故事的。比如,在課前的學案里我會給學生布置任務,讓他們查查《海島冰輪初轉騰》和《看大王,在帳中和衣而睡》這兩個唱段分別選自那個劇目?《貴妃醉酒》)講述的是什么故事?海島、冰輪指的是什么。所以在課堂中,他們才能更好的比較這兩者的不同,同時也能很好的回答《海島冰輪初轉騰》這唱段表現的是楊貴妃的“醉”還是“貴”?是如何表現的?
以上幾點只是我個人的一點膚淺的想法,如何激活學生對京劇欣賞的興趣,作為一名音樂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學教法上應不斷創新,努力地探索學習,更好地上好中職音樂京劇鑒賞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