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秋
(河北省盧龍縣陳官屯鄉中學)
初中英語教學點滴談
◆胡艷秋
(河北省盧龍縣陳官屯鄉中學)
英語學習比起其它學科相對難一些,語法、單詞、短句,可謂障礙重重,一些學生為之撓頭,教師教學辛辛苦苦,無奈事倍功半,如何有效地學習英語,提高成績,化解學習英語中的困難成為當務之急。
中學英語 教學方式 趣味教學
世界在發展,教育也在發展,通過高科技的手段,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手段也越來越多樣化。在實踐教學中我們發現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能夠使我們更好地完成我們的教學任務。例如,多媒體的運用能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融入一種積極的情景氛圍,主動參與學習,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點讀筆的運用能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避免學生的思想開小差。此外,學生同時也能夠體會聆聽準確的英語發音。
如我在七年級上冊講授Unit4 Where is my backpack?時,讓學生掌握一般疑問句:Is the…On/in/under?句型,我用多媒體進行猜猜看的游戲,一名同學背對大屏幕,猜在哪里,接下來,讓所有的同學都來猜猜物品放在哪里了,那么學生就對 Is the…On/in/under?Yes,it is./No,it isn't.雖然一般疑問句是學生初次接觸,可通過此項活動,句型掌握的就非常熟練了。效果十分明顯。
從小生長在漢語環境中,說英語的機會很少,說的能力是一種技巧、一種習慣,也是一種興趣。從一開始就要注意培養學生開口說英語的勇氣和習慣。不敢開口,怕說錯了別人笑話,這是學說的大敵。為此,我采用“李陽瘋狂英語”訓練法進行強化訓練。所謂“李陽瘋狂英語”訓練法就是每天讓學生拿出一定的時間大聲的、快速的、反復的說一個句子。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戰勝自我,戰勝膽怯,大膽開口說英語,瘋狂喊英語。學生在說練的過程中,無形中就把句子強行記住了。自信心增強,就敢于開口說英語了。一些較難的句子同樣適用這種方法。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當中,我們要對學生進行聽力練習前指導加以重視,指導學生先瀏覽試卷上的信息,對聽力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推測和了解,盡可能多的把握住試卷上的信息,這樣聽起來就比較有針對性。
(一)我們可以交給學生從語法上直接判斷選項或者所填信息
例如,在聽短文填詞中有這樣一句話:This is really a very fast game,the fastest I have never___before.本題需填seen,但很多學生填的是see,這種錯誤是因為see和seen的讀音從錄音中不易區別,又不注意句子的完成時態造成的。
(二)我們可以交給學生在審題時要找出不同選項的差別,從而找出重點的地方去聽。
例如,在2010年河北中考聽力第二題A.E2CR3F B.B2CR7F C.B2OR6F如果第一位是“E”答案就是A,如果第三位是“O”答案就是C,其實最簡單的是看第五位的數字3、7、6分別對應A、B、C三個選項。還有2010年河北中考聽力第8題A.Twenty-eight yuan.B.Three hundred miles.C.Two and a half years.一審題就可以想到如果問句用的是how much答案就一定是A;如果問句用的是how far答案就一定是B;如果問句用的是how long答案就是C。
可見學生在審題時一定認真仔細找出不同選項的差別,從而找出重點的地方去聽,這樣一來聽力就有針對性,聽起來相對來說就簡單的多了。
想學好英語,必須大量閱讀。閱讀資料在選材方面要注意思想性,學生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提高閱讀能力,更重要的是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我們使用了《中學英語課本同步讀物》這個閱讀材料。該讀物內容豐富、健康、格調高雅、語言規范。這類練習可以培養學生通過上下文較準確地判斷詞義的能力。練習的形式新穎活潑,又適于開展情景教學,對培養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十分有益。需要注意的是選材難易要適中。太難了,學生吃力,學習的積極性受挫,因為太難了,生詞一多,語法一復雜,只會使學生望而生畏,還導致課外閱讀無功而返;太簡單了,課外閱讀的詞匯量得不到擴大,已學單詞和短語也不一定高頻復現,所學語言知識得不到充分鞏固。如難易適當則可以大大增強他們的閱讀興趣和學好英語的信心。還有,課外閱讀選材面要廣泛,注重趣味性濃厚,體裁要多樣化。內容廣泛,學生喜歡,優美動人的故事情節學生會閱讀的津津有味,愛不釋手。這會不斷增加他們的閱讀興趣。學生會不知不覺地逐漸適應另一種語言表達方式。有的人認為,閱讀要以量為主,因為由量變促質變。沒有一定的數量很難上升到質變。課外閱讀量一般是課文的兩到三倍。我給學生推薦的讀物是:《a little match girl》(《賣火柴的小女孩》)、《Gulliver’s travels》(《格列佛游記》)、《the adventures of Huck leberry Finns》(《頑童流浪記》),還有一些雙語故事,如《伊索寓言》。
學生如果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并分外重視,肯下大力氣,花大工夫學這門功課,因而成績卓著。反之,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由于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愿學或不學這位老師的課。這種現象也是大家司空見慣的。所以,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等情緒變化,實施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讓你在學生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他們可親可近的親密朋友。只有這樣,師生才能關系和諧,感情融洽,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尊重學生、了解學生、與學生交朋友是教學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尤其是后進生。因為他們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親師性”較強。學習成績提不高,學生心理壓力大,心理素質比較差,表現有自卑心理、畏難心理、逆反心理。作為教師就要注意不要傷害他們脆弱的心,要和學生溝通,做到堂上是師生,堂下是朋友,和學生打成一片。
總之,英語的學習比較復雜,只有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提高思維能力,才能學好英語,才能培養好學生說、讀、寫的能力,才能為將來的更深的學習英語打好基礎。所以,英語教師應該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他們學英語的興趣,讓學生自己動起來,課堂活起來,師生共同努力,構建和諧課堂,設計各種有效的學習方式,隨時隨地的練習,相信學生的聽的能力、說的能力,還是分數一定會有很大的進步的,一定會打造一個學習英語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