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 康樹元
淺談在高職高專開設公共選修課
重慶 康樹元
在高職高專開設公共選修課,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濃郁學習氛圍,充分利用學校教育資源,發揮教師特長,塑創學校特色,彰顯大學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一門公共選修課要開成功并有實效,就要加強對學生選課、修課的指導,最關鍵的是開課教師對內容的選擇、方法的運用、課堂的管理。
高職高專;公共選修課
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和日趨成熟,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體系建設也日趨合理和完善起來。相當多的高職院校在注重完善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設置的同時,已開始重視公共必修課的開課質量和設置公共選修課了。怎樣使公選課受學生歡迎,開得有質量?筆者談談一些思考和認識。
公共選修課作為面向全校學生開設的跨專業選修課程,是高校課程體系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高職高專實施素質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開設公共選修課至少有三個好處:
一是較大范圍內滿足了學生多方面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了學生的課余時間,促使其融入讀書聽講成才的群體。公選課引導學生根據個人興趣和實際需求,涉獵不同學科領域的知識,大面積地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提升了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為學生今后可持續發展、提高就業質量和今后適應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高職院校全面規范地開設公共選修課,還彌補了某些專業課程設置人文教育的缺失,是實實在在落實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重要舉措。
二是充分利用和挖掘了學校現存的教育資源,為教師發揮特長、施展才能,傳播本學科知識,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促進學科交叉,提高本專業科研積極性、提升教師水平,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
三是公共選修課的豐富設置和成功開設,是大學精神在高職院校的具體實踐和體現,對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濃郁學校的學風、教風、塑創和提升學校的辦學特色,具有直接的影響和拓展作用。
學生選上某一門課的情況十分復雜。實踐中,學生選修某門課程,通常有幾種情況:
一是憑著朦朧的興趣愛好,想找到自己成才和發展的主攻方向,園當年報考大學時所喜歡專業的夢想;二是對某門課有某種神秘感,新奇感,想聽聽,跟著感覺走;三是隨大流,跟著別人走,別人選什么也選什么;四是混學分(很多學校有要求選2-3門課的規定)。
前兩種情況的學生是比較好的,是“我要學”,大約占一半。后兩種情況的學生也要占一半。對后面的這兩種情況,學校和老師就要加強對學生選課的指導。在開課之前,學校相關的專門部門、系部、教研室、輔導員、開課的老師,都有義務對學生進行選課指導。
在實踐中,應從三個方面對學生選課給予及時的指導:一是引導學生結合自己所學專業、興趣、愛好對準自己成才和發展的目標去選課,以實現建構知識,擴充能力,屬于建構提高型;二是指導學生從需要填補知識、提高能力的角度去選課,屬于查漏補缺型;三是指導學生從提升自己人文素養、提升自己人格品味的角度去選課,屬于陶冶提高型。學校和教師還應從課程的內容、性質、特點、學習所需要的基礎、開課教師的特長和研究方向等多方面,進行介紹,及時給學生提供全面真實的選課信息,以避免學生選課的盲目性、隨意性。從而提高公共選修課教學的實效性,達到育人的目的。
指導學生修課,就是指導學生學會聽課、學會讀書、學會學習。就是訓練學生要有科學認真的思想品德去完成這門學業。勿用諱言,相當多的高職學生缺乏專注學習、持久學習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選課時抱有極大地熱情,懷著一種獵奇、享受、好玩和急功近利的心理的人不在少數。當具體上這門課時,感受到的并不是純粹的享受,還是要學一些基本理論時,便大失所望。這時就需要開課教師及時對學生加強以科學態度去讀書的引導,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與學生多交流,真正做學生的導師。
新,就是課程的內容要盡可能盡最大的努力把該領域最新的內容最新的動態拿來給學生講,決不能與專業課、正課內容重復,更不能是專業課的簡化和壓縮;鮮,就是用最鮮活最典型的例子來講,要具有時代性,具有生活實感;實,就是一堂課要有真實有用的大信息量、超大信息量給學生傳輸,不能浪費學生的時間,不能糊弄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覺得沒有白選這門課,沒有上當受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選修該門課程的學生中,至少有部分學生,當初對該門課程抱有某種神秘感,某種興趣和一定的期望值。作為開設該門課程的教師如何想方設法保持住這部分學生的這份神秘感、保持住這份興趣和希望,并讓這份興趣主導整個修課過程,是這門課程能否開成功的關鍵所在。
所以,開課老師一開始就應從心理上要有準備,要想方設法拿出自己的殺手锏來設計好教好自己所開課程。要盡可能地運用多媒體技術、案例教學、互動教學,探究教學等方法,給學生以新穎、直觀、激情和美的享受。只有這樣,才能保留住學生對這門課的熱情并吸引學生修完該門課程。
多數公選課,剛開始上課時,聽課的“人山人海”,慢慢地“星星點點”。而學生來自全校不同系部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學業基礎也不一樣,程度參差不齊;上課人數多,組織教學難度大;作業批改、師生互動、師生交流等的難度都很大。面對這種情況,公共選修課的開課教師要有心理準備:公共選修課的教課難度比專業課大、壓力比上專業課大。開課教師一定自己不能“水”,如果自己“水”了,學生一傳十,十傳百,下次就不可能再成功開課了。許多公共選修課開一次人多,第二次便開不起班了,原因可能就在于此。所以一定要注意公共選修課的課堂教學質量。公共選修課的教學不亞于專業課,正課。要用重視專業課、正課的精力去開公共選修課。
有效的方法還是嚴格課堂常規管理:(1)建立選修課班委會,充分調動學生自己管理自己;(2)嚴格課堂考勤,實行聽課簽到制(課間10分鐘由學生干部拿著花名冊讓學生當面簽到,避免代簽);(3)實行作業和平時表現占50%的成績考核評定制度;(4)對考試和考核加起來不及格的學生不留情面,堅決實行選修不及格制度。通過嚴格課堂常規,既訓練了學生遵紀守法,又維護了教師自己的威信,從根本上保證了公共選修課的開課質量。
總之,在高職院校開設公共選修課很有必要、大有好處。公共選修課就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課,就是教師發揮特長的課,就是塑創學校特色的課;公共選修課與專業課、正課同樣是育人的課。一門公共選修課要成功并有實效,就要加強對學生選課、修課的指導,最關鍵的是開課教師對內容的選擇、方法的運用、課堂的管理和教課的質量。
【注】本文系作者在重慶市2010年高職高專公共選課經驗交流會上的發言。
(作者單位: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思想政治理論部)
(編輯 李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