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李盛濤
粘連性腸梗阻的治療體會
劉軍 李盛濤
目的探討粘連性腸梗阻治療的方法。方法對我院收治的65例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臨床資料回顧并分析。結果在65例腸梗阻病例中保守治療40例,占61.5%。手術治療25例占38.5%,兩次或兩次以上手術3例,占4.6%。結論保守治療是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的首選方法,保守治療無效時手術治療。
粘連性腸梗阻;治療方法
在外科急腹癥中,腸梗阻是一種最常見的疾病,腸梗阻中又以粘連性腸梗阻最為多見。我院1994-2008年共收治65粘連性腸梗阻,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65例,男40例,女25例,年齡2~80歲病史2~10 d。住院天數3~60 d,平均12 d。有手術史58例:上腹部手術18例,下腹部手術及盆腔手術40例,無手術史7例。
1.2 臨床表現 65例患者中均有腸梗阻的典型癥狀:腹痛、腹脹、惡心、嘔吐,肛門停止排氣排便。聽診有氣過水聲,部分患者有腸型及蠕動波,立位腹平片:有液氣平。
1.3 治療保守治療 禁食水、胃腸減壓、熟豆油胃管注射、灌腸、輸液抗炎、營養支持治療。調整水電解及酸堿平衡。手術治療:粘連松解、結腸造瘺、壞死腸管切除腸管吻合。
1.4 結果 65例粘連性腸梗阻中,保守治療40例,手術治療25例(包括兩次或兩次以上),結腸造瘺1例。
2.1 發病機制 在外科急腹癥中,腸梗阻是一種常見病,而粘連性腸梗阻又在腸梗阻中占20%~40%。有資料表明,腸梗阻由腹膜粘連引起,而粘連經手術再發者高達90%以上,在粘連性腸梗阻中,腹腔感染又是引發腸梗阻較多見的原因。正常腹膜腔是完整光滑的,一旦腹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壞,很容易繼發粘連性腸梗阻。上腹部手術相對比下腹部及盆腔手術對腹膜的損傷較小,術后發生粘連性腸梗阻機率也就較小,同時還有大網膜和橫結腸相隔。在本組病例中可以看出,腹膜感染后發生粘連性腸梗阻的機率明顯高于無菌手術,下腹部手術較上腹部手術后發生粘連性腸梗阻機率高。
2.2 治療方法 粘連性腸梗阻先采取保守治療,如胃腸減壓以改善梗阻部位以上腸段的血液循環、抗菌消炎、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糾正酸中毒,加強靜脈營養,如體質很差,可以輸血、血漿等。一般情況下保守治療3 d~1周,如在保守治療過程中出現腹痛加劇或腹膜炎癥狀加重,應立即手術治療。本組保守治療40例,占61.5%,說明保守治療是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的主要方法。手術25例,占38.5%,說明保守治療無效時手術治療是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的另一重要方法。腸梗阻是一種病情危重,發展迅猛的常見急腹癥,特別是絞窄性腸梗阻更為兇險,單純性腸梗阻如在24 h內手術,死亡率在1%左右,如發展為絞窄性腸梗阻,死亡率增高至30%左右。因此,絞窄性腸梗阻應及時行手術治療是手術的絕對適應證。應當認識到腸梗阻的病理生理過程是不斷變化的,單純性腸梗阻有可能轉化為絞窄性腸梗阻,因此要不斷觀察病情,及時發現絞窄征象。手術方法松解粘連,為防止腸管漿肌層的損傷和腸管破損,處理廣泛粘連時提倡銳性剝離,應盡量避免鈍性剝離的手法。對于腸袢緊密粘連無法分離或分離后腸管多處破損者,如累及腸管不多,可予切除。為了減少腸內有毒物質的吸收,可行外減壓。術中對腸管生機的判斷亦很重要,對嚴重血運障礙的腸管切除不宜過于保守。手術治療粘連性腸梗阻是積極有利的一個方面,但同其他腹部手術一樣,由于手術中某個環節的影響,給腸粘連的形成提供了條件,所以手術治療原發病灶的同時,要注意預防、消除引起腸粘連的因素,嚴格無菌操作,徹底清除原發病灶及壞死組織,關腹前大量生理鹽水沖洗腹腔;嚴密止血,防止術后腹腔內血腫形成;避免大塊結扎組織,線頭長短適宜,防止異物存留腹腔;手術操作輕柔,盡量保持腸管漿膜和腹膜的完整性。關腹前應將大網膜置于腸管和前腹壁之間。
2.3 預防 如何減少術后腸梗阻的發生,一直是外科醫生較頭痛的事,在醫療實踐中不斷改進手術技術,防止異物及感染的同時,特別強調術后早活動使腸管盡快恢復蠕動,這可是在頑固性纖維粘連形成之前,使腸管在腹腔內移動位置,盡快恢復術前腸管的自然順序,保持通暢。也使腸管接觸固定位置的時間,縮短減少了粘連的發生,腸管自然蠕動,腸管不再膨脹,不易發生曲折壓迫,要預防粘連,外科醫生首先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腸粘連的發生及其嚴重性,在手術操作上要細致,減少不必要的損傷,避免長時間使腸管暴露在體外,要減少異物進入腹腔,特別提到手套上的滑石粉要洗凈,以免引起腹腔粘連。臨床上一部分粘連性腸梗阻屬于醫源性。同時術中可用粘連平腹腔注射預防粘連,或用右旋糖酐、生理鹽水等沖洗腹腔,也有預防粘連的作用。術后應用有效的抗生素預防感染,減輕炎性反應,從而預防粘連。術后早期也可應用胃腸動力藥物促進腸蠕動預防粘連,也有較好的療效。
[1] 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480.
[2] 曹文剛.腹膜粘連的發生及其預防策略.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2,22(3):181.
[3] 張延齡.腹膜粘連的形成及防治.國外醫學:外科學分冊,1981(1):17.
[4] 黃志強.腹部外科手術學.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398-399.
112000 遼寧省鐵嶺銀州區醫院(劉軍);鐵嶺中心醫院(李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