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西
(吉林省社會科學院俄羅斯研究所,吉林長春 130033)
[中俄經貿]
俄羅斯衛生發展綱要下提升中國藥企在俄競爭力研究
崔小西
(吉林省社會科學院俄羅斯研究所,吉林長春 130033)
俄羅斯聯邦政府頒布的《俄羅斯聯邦到2020年衛生保健發展綱要》中詳細介紹了俄羅斯近年來居民衛生保健細則,并涉及到2020年前俄羅斯關于進口藥品的相關規定。從此綱要出發,結合俄羅斯聯邦于2010年10月16日生效的“關于向俄羅斯聯邦境內進口醫用藥品規則”,分析中國藥企在俄市場的競爭情況以及如何提升在俄醫藥市場競爭力的對策措施。
俄羅斯;衛生保健;發展綱要;中國藥企;競爭力
俄羅斯聯邦頒布的《俄羅斯聯邦到2020年衛生保健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其內容涉及到俄羅斯近年來醫療保健及其發展情況,在談及有關進口藥品政策時,綱要指出,到2020年俄羅斯本國生產的藥品和進口藥品將各占50%。這表明,俄羅斯政府將加大對本國制藥企業的扶持。而目前,俄羅斯醫藥市場上進口藥品幾乎占了80%左右。
1.俄羅斯居民對藥品的需求與日俱增,中藥受關注
俄羅斯現有人口約1.419億,對醫藥產品的需求量非常大。俄羅斯藥品市場每年的營業額約為100億~110億美元。2009年上半年,俄羅斯藥品市場銷售額為26億美元,同比增長18%。在藥品需求量方面,俄羅斯居全球第12位。近些年來,天然植物藥越來越受到俄羅斯民眾的關注和推崇,更多的人愿意嘗試中醫藥。俄羅斯人認為中藥是“可以治療人和動物的植物”,西醫西藥治療疾病雖然有效,但其副作用在某種程度上也對身體造成了損害。因此,中醫藥正逐漸得到俄羅斯居民的認可。
2.治療高血壓的藥品日益受到俄居民的關注
綱要中指出,俄羅斯聯邦居民死亡的基本原因是由于血液循環系統疾病導致的死亡。由于此原因死亡的俄聯邦居民2007年達到120萬(占總死亡人數的56.6%),死亡的概率在全世界是最高的。因血液中風死亡在血液循環系統死亡中占了46%。而血液循環系統最主要的疾病是高血壓和糖尿病。在俄羅斯,由于高血壓導致的死亡在居民死亡中排第二位,有大約34% ~46%男性和32%~46%女性飽受高血壓病患折磨,40%多的男性和25%婦女尚不清楚自己患有高血壓,大約60%的成年俄羅斯人膽固醇水平在逐漸升高。因此,目前在俄醫藥市場上,治療血液循環系統疾病和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的藥物特別受歡迎。
雖然俄羅斯居民的藥品需求不斷上漲,但由于俄本國制藥企業大多設備陳舊、技術落后,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因而目前俄醫藥市場上有大約80%的藥品是從國外進口的。
1.不斷上漲的藥品價格使俄羅斯政府逐漸縮減進口藥品的份額
俄羅斯藥品價格從2008年12月至2009年9月間平均上漲16.2%。進口藥品一般從入境到在藥店出售平均加價70%左右。這種加價通常由跨國醫藥公司的地方代理執行。俄羅斯從1998年開始,藥品進口總額實際上是下降的。2009年俄羅斯全年藥品進口額為88.7億美元,比 2008年減少 11%(有分析稱可能下降19%)。2010年第一季度俄羅斯進口藥劑為112.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6.7%。2010年7月俄羅斯醫藥市場的銷售總額達到220億盧布,比2009年7月增長3%。根據DSMGroup公司研究的結果顯示,2010年前7個月內俄羅斯藥品市場的通貨膨脹是-1.8%,總額比2009年同期增長2%(2009年由于經濟危機而導致價格增長達到29%)。2010年1—7月俄羅斯藥品消費總額達到1670億盧布。
2.歐美跨國制藥企業占據俄羅斯醫藥市場絕大多數份額
面對俄巨大的醫藥市場,歐美國家的制藥企業已經搶先占領。美國的醫藥企業被認為是絕對的領跑者,美國藥品份額已經占到世界市場的48%。2005—2006年,在俄羅斯境內前10名美國醫藥企業中有9家的銷售額增加了20% ~100%,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輝瑞制藥有限公司(Pfizer),其銷售額從1.83億美元增長至2.16億美元;排在第二位的是美國先靈葆雅公司(Schering-Plough),其銷售額從0.66億美元增長至1.25億美元。此外還有法國的賽諾菲-安萬特公司(法文:Sanofi-Aventis,世界上第三大制藥企業)、瑞士諾華公司(Novartis),匈牙利最大的藥品生產商吉瑞公司(GedeonRichter)等,這些公司生產的藥品占據了俄羅斯市場絕大部分的份額。俄羅斯制藥行業中有350家企業生產藥品,而俄羅斯本國制藥企業生產的藥品僅占16%。面對如此懸殊的對比,俄羅斯政府官員表示,一定要在2020年前將本國制藥比例由現在的16%提升至50%。
1.以哈藥為首的中國藥企正逐漸進入俄醫藥市場
黑龍江省的哈藥集團在中國醫藥企業中率先將抗生素原料藥打入俄羅斯市場,擴大了外貿出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自2003年哈藥集團的主導產品頭孢唑林鈉取得俄羅斯國家衛生部頒發的注冊證以來,該公司已累計對俄出口抗生素創匯1000余萬美元,俄羅斯已成為哈藥集團產品的重點國際出口市場。2009年1—9月,哈藥總廠出口總額達到7200萬美元,其中對俄貿易大約占1/5。2009年末,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又以設備、技術入股的方式,與俄羅斯列特基諾實驗工廠合作建設了一條年產2000萬支抗生素粉針的生產線。該生產線的自動化程度和GMP水平完全達到俄羅斯國內標準,所需的抗生素原料藥全部由哈藥總廠提供。
魯抗醫藥、天津天士力、三九藥業、廣藥集團等企業紛紛涉足俄羅斯市場并已經打開了局面,其中華佗再造丸、三九胃泰、蟲草膠囊等產品是最為暢銷的品種,每年的出口量都很大。
2.俄方尋求同中國藥企合作的機會日益增多
近年來,隨著俄羅斯經濟的發展以及中俄兩國政治關系的好轉,不少俄羅斯醫藥公司主動到中國尋找合作伙伴和合適產品,主要是協助中國企業在俄羅斯注冊藥品及全權代理銷售藥品。俄羅斯健康學院內部型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健康學院公司)就是其中一家。據悉,該公司代理的中國醫藥產品已經在2007年4月開始在俄銷售。健康學院公司目前正和蘇州東瑞制藥、北京悅康藥業、浙江海正藥業、蘇州萬慶藥業和蘇州天馬醫藥集團等5家企業合作。其中,東瑞制藥首個產品注射用頭孢哌酮鈉在2007年2月拿到了俄注冊批文,并在當年4月開始了在俄銷售。悅康注射用頭孢哌酮鈉、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注射用鹽酸頭孢吡肟3個品種的俄注冊批文也已拿到。而海正的注射用美羅培南亦與健康學院公司簽訂了100萬支的合同。
新實施的規則指出:“向俄羅斯聯邦境內進口藥品的既可以是生產商,也可以是批發貿易機構。同時,藥品的國外研制商和藥品的國外生產商,在持有俄羅斯衛生與社會發展部許可的情況下,也可以向俄羅斯進口具體批次的藥品。”這將為外國投資者帶來新的機遇。
1.加強自身發展,建立國際化的醫藥大企業
當前,國內醫藥企業眾多,但有國際影響力的卻寥寥無幾。而在俄羅斯醫藥市場上排名前幾位的都是歐美一些跨國性的大企業。因此,建立跨國大型醫藥企業迫在眉睫。實際上,我國國內很多醫藥企業具有相當強的實力:吉林修正藥業、通化東寶藥業、西安楊森藥業(中國最大的合資制藥企業)、華北藥業等均是國內大型醫藥企業。面對國內醫藥市場的激烈競爭,應加強自身發展,強強聯合,建立國際化的醫藥大企業,積極開拓俄羅斯市場。
2.重視產品質量,樹立民族品牌和信譽
在俄羅斯醫藥市場上,由于歐美等國家的捷足先登,使俄羅斯居民非常信賴歐美國家生產的藥品。近年來,由于中藥在治療中風、心腦血管、糖尿病、風濕和減肥(這幾種疾病在俄羅斯均排在前幾位)方面有著獨特的功效,越發被俄羅斯居民所關注。但是,一種藥品想要最終在藥店里出售要經過很長時間的臨床試驗,要讓俄羅斯居民最終接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還出現過外國廠家生產的劣質藥品冒用中國的包裝出售,嚴重影響了中國藥品的信譽。因此,中國藥企更要重視產品的質量,在俄醫藥市場樹立民族品牌和信譽。
3.出口途徑嚴格按照俄羅斯聯邦規定程序,出口藥品要有針對性
曾有中國藥企利用傳銷和直銷方式在俄銷售藥品和保健品,加之非法貿易通關的猖獗,使部分假冒偽劣醫藥產品進入俄羅斯市場,嚴重影響了我國醫藥產品的聲譽,并引起俄方的注意,這嚴重阻礙了我國對俄羅斯醫藥市場的開拓。因此中國藥企要嚴格按照俄羅斯政府實施的規則,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入俄羅斯市場。在選擇出口藥品的品種上要注重俄羅斯地域特點和《綱要》的頒布。例如,要選擇針對治療高血壓、心腦血管、糖尿病、風濕、中風和減肥等產品,這樣會便于中國藥品在俄羅斯的注冊和銷售。
4.選擇適當的地區,到俄羅斯與俄方合作建廠
中國藥企想在俄羅斯醫藥市場站穩腳跟,可以和俄羅斯當地的醫藥企業合作建廠共同生產。俄羅斯現有的醫藥企業很多設備陳舊、生產技術落后,加上歐美等國家的沖擊,制藥企業的數量也在減少。俄衛生部曾表示與中國醫藥企業合作的愿望。因此,建議國內有實力的藥企與俄方藥企合資、合作或收購。充分利用我國的生產技術和俄方資源,這樣既能降低成本,又能省去長時間的注冊,可以更快地進入到俄羅斯市場。
[1]Концепция развития системы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в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до 2020 г.
[2]俄網 http://www.marketcenter.ru/content/doc -2-10792.html.
[3]俄網:http://www.retail.ru/news(2009.10.8 和2009.9.22).
(責任編輯:馬 琳)
F740.2
B
1002-2880(2011)02-0057-02
崔小西(1980-),女,吉林長春人,吉林省社會科學院俄羅斯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俄羅斯問題。
吉林省社會科學院院級項目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