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舟
(1.東北財經大學,遼寧大連 116023;2.廣東發展銀行深圳分行,廣東深圳 518001)
[銀行保險]
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戰略
楊小舟1,2
(1.東北財經大學,遼寧大連 116023;2.廣東發展銀行深圳分行,廣東深圳 518001)
現代化的銀行要高度重視戰略管理,因為它是開展其他管理的前提。面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的嚴峻挑戰,我國商業銀行必須高度重視戰略研究,以先進的戰略指導自身發展,形成一個良性的發展軌道。可持續發展、金融創新、人才競爭、科技領先和全能化經營將是我國商業銀行今后發展的重要戰略方向。
商業銀行;發展戰略
我國加入WTO之后,外資銀行的陸續進入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國有商業銀行的壟斷程度,行業競爭水平不斷提高。目前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以交通銀行、招商銀行為首的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13家城市商業銀行和不斷增多的外資銀行,共同構成了我國銀行業的整體競爭格局??梢灶A見,我國銀行業的競爭將變得日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不可避免地要進行戰略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發展和壯大自己,增強與外資銀行抗衡的實力,實現可持續發展,是當前乃至今后面臨的重要問題。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不能只著眼于資產和業務的擴張,更要實現功能效率和市場價值的不斷提高。
(一)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核心競爭力在當今國際化的大潮中已經成為企業生存、發展、壯大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我國商業銀行要實現長遠發展,就必須打造出自己獨有的、能獲得持續經營和生命力的核心競爭力。在當前激烈競爭的市場上,我國商業銀行要根據市場變化趨勢和國際銀行業的發展方向進行體制改革,調整經營戰略,在制度、核心業務、經營區域、人文環境等多方面創造和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以獲得持續經營的生命力。
(二)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我國商業銀行走國際化道路
金融改革20年來,我國銀行業的國際化已經邁出了很大步伐,但與發達國家及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銀行業國際化水平仍然較低,在技術開發、服務手段、管理水平、人才素質等方面與國外很多跨國銀行相比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我國商業銀行要躋身世界銀行業,就必須提高國際化水平。只有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努力開發與挖掘有效需求,在比較中選擇,在競爭中發展,才是提高我國商業銀行國際競爭力的必由之路。我國商業銀行還需要博采眾長,廣泛吸收國外銀行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在積極發展海外業務的過程中,不斷完善服務手段,提高服務質量,增強業務優勢。走全球立業的道路,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金融創新是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金融創新能力和力度大小決定了商業銀行在市場競爭中所處的地位。金融機構要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就必須擁有良好的創新能力,同時,金融創新是商業銀行經營效益提高的主要動力之一。而我國商業銀行的收入結構不合理,對傳統利息收入的依賴性很大,所以通過金融體制、工具品種、服務等多方面的創新尋找新的突破口,已經成為我國商業銀行追求的目標。面對外資銀行不斷進入的挑戰,我國商業銀行必須加快金融創新步伐,在學習、掌握并運用國外已有的新的金融工具的同時,結合中國社會金融消費的現狀,推出更多受歡迎的金融創新產品和服務項目,以更好適應中國金融發展的需求。
(二)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內容
從中國當前金融業發展的現狀和趨勢來看,我國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金融產品和業務創新。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金融產品和業務的創新是多方面的。我國商業銀行不能僅僅局限于傳統的存貸業務,還應該適度開發期權、互換、遠期利率協議等新型金融衍生產品。同時,嘗試進入投資銀行領域,利用信息、技術和人才優勢積極發展非股票買賣的投資銀行業務,開展咨詢、信息服務等業務,為企業改制、資產重組等提供全面服務。
第二,服務創新。改革開放后,我國商業銀行的服務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同股份制銀行和外資銀行的服務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今后需要進一步加強“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通過觀念的轉變促進金融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商業銀行要增強金融創新的意識,根據金融市場的變化和自己的實際情況,把過去由客戶選擇服務的方式,轉變為根據客戶需要,量身定做其所需要的服務和金融產品,通過服務創新不斷開拓新市場。
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就是對人的管理。人員安排是否恰當、組織結構是否合理、激勵機制是否有效、考評是否公正,這些問題都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F代商業銀行是標準的金融企業,在新世紀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才競爭戰略是重要的發展戰略之一。
(一)金融專業人才的競爭將日益加劇
許多外資銀行早就樹立了“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它們非常注重人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同時還有科學的考評體系、平等競爭的用人原則以及健全的培訓體系、機制;員工擁有優厚的工薪待遇和高度的就業保障,員工的收入高于國內同業人員的工資待遇,很多銀行還允許中高級管理人員和業績優良的員工享有銀行的股票、收入期權、利潤分成以及種類繁多的自助餐式的福利待遇等。而我國商業銀行在人才方面卻是差強人意,遠遠落在外資銀行之后。一方面是現有員工學歷層次低,缺乏符合銀行發展需要的各種知識;另一方面,內部激勵機制跟不上,難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在目前市場化人才競爭中,國內商業銀行對高素質員工的流失控制乏力,個別銀行幾乎是培養一個走一個。
(二)我國商業銀行需要建立合理的人才機制
我國商業銀行必須在激勵方式、人才培訓體系和人才成長方面有所突破:第一,開辟人才成長的“綠色通道”。人才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為其成長開辟順暢的通道,才能使我們的金融人才更快成長。第二,建立健全科學的人才培訓體系和機制。要想在金融競爭中占據優勢,抓緊培養高素質的金融人才是當務之急。觀念必須轉變,教材必須更新,培訓必須持之以恒。在新金融時代,復合型知識結構的人才更引人注目,也是各家銀行爭奪的對象。在加入WTO后的過渡期內,我國商業銀行必須抓緊培訓出一批掌握金融英語、國際貿易、外匯會計、國際法的專業人才,充實自己的金融隊伍,以適應金融業競爭的需要。第三,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引入新的激勵機制,積極探索股票期權等新的激勵機制,完善經理與員工的激勵機制。
“信息化”、“網絡化”是全球步入新金融時期最為主要的特征之一。我國商業銀行要在全球金融舞臺上生存發展,實現科技領先戰略至關重要。當前的金融信息化建設是長久以來金融科技不斷創新的具體體現,網上銀行、電話銀行、自助銀行以及各種銀行卡都是金融信息化的產品??梢哉f,科技在推動金融業的發展中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一)金融信息化是銀行發展的內在要求
現代銀行的經營越來越依賴于信息,信息的處理能力直接決定著銀行的運行效率和成本。今后銀行間的競爭將體現在深層次的業務拓展和產品功能的人性化上,我國商業銀行要遵循市場發展規律,就必須改善服務質量,整合電子渠道,創新產品功能,加強安全管理;同時不斷提升重要客戶服務系統的市場競爭力,推出特色服務,有針對性地為政府部門和國內外重要的公司客戶、機構客戶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的服務。
(二)電子銀行業務是我國商業銀行科技領先戰略的重要方面
隨著英特網的迅速發展,銀行充分利用因特網積極拓展業務已經成為新的趨勢。電子計算機通過輔助銀行建立數據庫和各類決策系統,提高了經營管理水平和生產效率,有效地降低了成本。電子銀行不僅是銀行進行業務處理、客戶服務和市場營銷的重要渠道,還是進行業務創新和新業務品種孵化的平臺。電子銀行代替了人工從事記賬、結算、審核、劃撥等業務,大大減少了支票、憑證、現金的使用,使銀行作業開始向“無紙化、無支票化”的時代挺進。當今發達國家商業銀行已基本上實現了銀行業務的全面電子化,銀行交易、數據處理、資金轉賬、信息傳遞、經營管理等各方面的電子化加強了銀行對整個經濟社會的滲透力。我國商業銀行要充分重視金融信息化發展,在原有的業務優勢上,積極發展電子銀行業務,開辟自己在這一領域的市場。
為了能夠適應國際金融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西方商業銀行紛紛擴大自己的業務范圍,走全能化的道路,降低資金成本,減少風險,從而在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而我國實行的分業經營體制限制了中資銀行的發展,業務范圍顯得過于狹窄。而業務的局限性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又制約了我國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提高。在新的競爭形勢下,實行全能化經營是增強市場競爭力、降低經營風險和實現功能轉型的需要。
目前,國際金融業中存在三種混業經營模式:第一,全能銀行模式(Universal Banking Model)。由商業銀行設立投資銀行部、信托部等業務部門,直接從事非銀行金融服務。這是歐洲大陸國家普遍采取的一種模式。第二,銀行母公司模式(Bank Parent Model)。商業銀行直接投資控股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法人實體,以子公司的方式直接進行業務滲透和擴張。第三,金融控股公司模式(Holding Company Model)。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機構共同置于金融控股公司之下,各金融機構相對獨立運行,但在諸如風險管理和投資決策等方面要以控股公司為中心,并以控股公司的方式間接進行業務滲透。國外各家金融機構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了不同的模式。以德意志銀行為代表的歐洲銀行采取的是全能銀行模式;美國和日本的一些國家更多的采用后兩種模式。我國商業銀行在實現全能化經營的過程中要結合自身的情況和國內外市場環境的變化,借鑒其他銀行的經驗,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全能化經營模式。
[1]秦鳳鳴.金融全球化與銀行業重構[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2]李巍,劉能華.吸引戰略投資者與我國銀行業改革[J].金融與經濟,2004(s1).
[3]溫彬,曹小敏.中外資銀行競合關系的現狀和趨勢[J].國際金融研究,2008(12).
(責任編輯:梁宏偉)
F832.33
A
1002-2880(2011)02-0130-02
楊小舟(1967-),男,東北財經大學研究生院金融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小企業融資貸款。工作單位:廣東發展銀行深圳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