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旗
(漳州師范學院 團委,福建 漳州363000)
論如何加強高校大學生社團管理
劉紅旗
(漳州師范學院 團委,福建 漳州363000)
大學生社團活動是高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效平臺,在發展校園文化、促進學生成才、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新形勢下高校社團發展也面臨著一些問題,那么如何進一步加強社團管理,推進社團健康發展,已成為當前學生工作的一個新任務。
大學生社團;管理;原則
“所謂學生社團,在《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中,對學生社團的解釋:中國中等學校和高等學校學生在自愿基礎上自由結成的群眾組織。這些社團可打破年級、系科以及學校的界限,團結興趣愛好相近的同學,發揮他們再某方面的特長,開展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而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中是這樣定義的:學生社團是本校學生自愿組織的群眾性團體?!贝髮W生社團是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建設一流校園文化的重要任務,亦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隨著高校社團組織的不斷完善和發展,社團逐漸成為廣大青年學生培養興趣、愛好、開拓知識領域的重要平臺,也日益成為高校中較為普及的組織?!皳闃诱{查結果統計顯示,我國各大高校約有85%以上的在校學生都曾經參加過一個或多個學生社團?!笨梢娚鐖F作為學生交流平臺之重要性,而現在社團的發展卻面臨著諸多問題。針對高校社團存在的問題,新形勢下我們如何加強社團的管理,使其能有效地促進教育教學,已經成為高校學生工作的新任務。
(一)學生社團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拓展自身素質的一個平臺。學生社團的發展狀況往往標志著校園文化的水平和高度,同時,學生社團又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窗口,集中展示和突顯了校園文化的特質和追求。學校要把社團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載體緊抓不放,建立一批能夠滿足大學生多元化需要的名社名團,使他們成為學生活動的重要平臺、學生工作的重點、校園文化建設的亮點。
(二)加強高校社團管理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項重要任務。學生社團的主體是大學生,大學生社團是社團活動的主要場所,社團活動的內容又集中于大學生的政治修養、思想修養,學術研究、專業技能培養和文體娛樂等幾個方面,社團活動的方式也多以講座、展覽、競賽、研討等為主。所有這些都表明,學生社團的活動與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方式、目的相一致。另外,大學生通過加入社團,參與系列活動,感受到集體活動的樂趣、集體的力量,從而能夠增強集體榮譽感,樹立全局的觀念;通過積極地參加社團活動,能夠促使社團成員自覺地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增強遵紀守法的觀念,逐步成長為政治進步、思想成熟的社會主義人才。
(三)加強社團管理,可以不斷提高青年大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實踐技能。在信息高速發展的新時代,只有基礎扎實、能力強、素質高的綜合型人才,才能適應知識經濟的挑戰。除在第一課堂學習專業知識外,大學生應加入某一個社團,以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第一,大學生可以在社團活動中積極地發展自己的愛好;第二,同一個社團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專業,在活動中可以互相學習,感受到不同專業同學的思維方式,從而提高社團成員的能力;第三,實踐與理論的有機結合,可以不斷提高專業技能,拓寬視野。正如王樂在《大學生社團:理論、管理、案例》中指出:“學生社團也是學生觀察社會、了解社會的窗口,是學生接觸社會、服務社會的通道。”因此,要規范和加強社團的管理,使大學生可以通過參加社團活動,把課堂所學和課外知識結合起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質。
現代管理的原則是按照管理運行特點及規律來確定的,它是實現管理目標的保證和前提。高校學生社團同樣有其自身特有的運行規律,其發展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以人為本的原則對培養大學生個性化目標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學生社團的建設和發展中,盡管會受到許多客觀因素的制約,但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因此人始終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社團的負責人及其成員的組織管理能力、思想素養、價值觀念等直接影響到社團的發展,所以,在大學生社團中,要為社團營造一個相對和諧寬松的環境,要充分尊重社團成員的地位,對每位成員的主體地位、主體精神、主體能力和主體價值要給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以便于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二)集體主義原則。學社社團是學生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而自發組織起來的學生組織,每一位成員在社團中都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自己的力量,為整個團隊的共同利益而努力工作。具體表現在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集體利益高于一切,杜絕社團組織中的個人主義。在社團中成員具有集體主義榮譽感,整個社團就會逐漸形成共同的良好氛圍,成員的價值觀念都會互相影響而趨于一致。
(三)多樣化原則。多樣化原則指的是學生社團建設必須遵循“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方針。學生社團是滿足不同興趣和愛好同學需要的,所以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打破單一或者統一的模式。多樣化的原則是學生社團得以繁榮和發展的根本,也是培養學生個性化特點的重要保障。
大學生社團是實現高等教育目標的一個重要載體和有效平臺,所以,學生社團建設必須要適應高等教育目標的多元化,在學生社團發展中,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引導機制,一方面,是發揮各個社團的優勢;另一面,又要充分滿足廣大學生不同的愛好和興趣。在學生社團多樣化的體制下,培養不同個性和特點的學生,以滿足現代社會對綜合性人才的需求。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為抓手,引導社團建設
要把引導各類學生社團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創先爭優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作為社團文化的重要內容,以完善學習方法、健全學習制度、豐富學習內涵、培養學習骨干、學習沙龍等形式,不斷擴大理論學習的覆蓋范圍,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政治保障。
1.學習內容規范化
對不同類型社團要“分來指導、分層要求”,在學習內容上分類指導,在學習目標上分層要求,力求學得深一些,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立場堅定、思想敏銳、理論扎實、聯系實際、富有科學態度的大學生研究隊伍。
2.學習形式多樣化
通過組織社團成員實地考察,理論學習,結合形勢政策開設學習講座等形式進行交流,組織征稿、演講辯論賽等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理論學習活動,形成活躍的學習氛圍。
(二)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1.加強高校對大學生社團的領導
學校應領導應高度重視,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社團的指導,全面協調思想政治教育進社團的工作。同時,黨委宣傳部、學生工作處、團委等職能部門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社團的影響。高校各級共青團組織,更要承擔起思想政治教育進社團工作的具體任務,把社團工作納入團學工作中的一部分,社團中的青年學生納入團組織的評價體系,從而形成各方面協調配合、共同參與、保障有力,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進社團工作健康發展的有效工作機制。
2.重視社團的黨團建設工作
在社團建設和發展中要重視黨團組織的建設。學校要嘗試在一些發展成熟、機制健全、團員集中的社團中建立團組織,將社團建設納入共青團的組織體系,使學生社團真正成為共青團組織開展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體體現在學生社團中建立團支部,這既是社團開展工作的需要,也是在社團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學校黨組織要重視社團的黨建工作,指導社團的民主生活會,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及時向黨組織輸送優秀的社團成員,充分發揮黨團的組織力量,黨建帶團建,團建促黨建,以學生社團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團體凝聚力構建黨團組織新的平臺,實現社團的持續健康發展。
3.配備專業指導老師,加強對社團活動的指導
在社團建設和發展中,要加強學生社團指導教師隊伍的建設。指導教師是社團開展創新活動的指導者,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必須要有一位專業知識豐富、善于創新、實踐能力強的教師。因此,指導教師(顧問)在社團活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為學生社團配備指導教師的同時,要定期召開指導教師會議,進行互相交流,通過指導教師溝通學生社團與管理部門之間的聯系,及時了解活社團活動中急需解決的問題,逐步建立完善學生社團指導教師的激勵機制。
此外,對社團要進行分類指導,打造品牌。在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上找準切入點,以激發學生專業興趣為主要立足點,營造校園學術氛圍,使這些社團逐步成為高校社團發展中主導力量。再則,對文學社、書畫社等社團,要加強引導,強化管理。以發揮同學的特長為基礎,以陶冶情操、共同進步為目的,積極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格調高雅的競賽活動,讓同學們在比賽中交流經驗、共同提高,實現學生第二課堂生活的多樣化,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4.加強社團干部隊伍建設
“干部管理指的是對學生社團主要干部的管理。學生社團的干部是學生社團的核心,在社團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社團活動的方向、質量、作用都與社團干部緊密相關。”所以,高校要將學生社團骨干作為學生干部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選拔、培養、考核及管理,采取多種形式,完善規章制度,加強社團干部的隊伍建設。一是培養學生社團干部的科學工作理念,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社團干部的領導和管理能力,確保學生社團日?;顒佑行ч_展;二是針對學生社團干部流動性強的特點,把社團干部的梯隊建設作為重要工作來抓,認真做好“傳、幫、帶”工作;三是要完善對社團干部的建檔工作,對其任職期間的活動進行記錄,并進行考核,納入學校優秀干部的評選。這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對社團干部的激勵,以調動其積極性。通過高素質的學生干部隊伍,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文化活動,提升社團的文化內涵。
(三)規范完善社團工作機制
建立社團工作機制是實現社團規范化管理的保證,也是學生社團活動得以得以開展的保障。社團工作機制包括章程和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學生社團管理辦法,規范學生社團資格的審查、章程審定、活動考核、年終評比,建立學生社團會員制度。建立有效激勵機制,積極探索教育改革新形勢下,把學生參加社團與學分制、評獎評優進行掛鉤的管理考核機制,調動青年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大學生參加學生社團文化活動。
(四)加大對社團經費的管理
經費管理指的是對學生社團(協會)的會員費、自籌經費和院(校)劃撥的管理費的管理。社團的發展需要資金的保障,一定的經費是學生社團開展活動的物質保障,管理不善,會直接影響社團活動的質量乃至社團的發展。加大學校對社團活動投資力度的同時,也要積極鼓勵學生社團在統一規范管理的前提下,走向市場,與一些企業商家合作,最大程度地尋求社會的支持,即積極鼓勵學生社團走出校園,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為企業和他人服務,同時,又為社團爭取了更多的活動經費,為社團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保證。
(五)注重社團文化,制定長期發展規劃
社團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社團文化對校園文化建設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在社團發展過程中要注重不斷地總結經驗,開拓思路,善于創新,注入新元素,及時收集資料。以社團活動為基點,以品牌項目為標,提升理論,為社團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的理論指導。古人有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社團的發展亦是如此,發展規劃是社團前進的重要保障。
總之,高校學生社團建設將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學生社團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力軍,必將更進一步地融入到大學生生活中。隨著教育體制改革,高校學生社團的發展也將面臨一些問題,只要我們能夠切實規范社團管理模式,深入開展思想教育工作,在學校高度重視、正確引導下,學生社團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加強管理,必定能走上健康可持續發展道路,能夠讓學生社團在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創新素質和心理素質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也必定能夠看到高校內學生社團“百花齊放,各領風騷”的嶄新局面。
[1]朱孔軍,等.大學生社團管理理論與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姚瑤.論如何加強高校社團建設[J].南方論刊,2009,(4).
[3]馬澤生.論高校學生社團(協會)的管理[J].山東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