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虎,趙 軍
(浙江樹人大學基礎部,浙江杭州310015)
浙江高等院校實施體育教學質量工程的調查與分析
邵明虎,趙 軍
(浙江樹人大學基礎部,浙江杭州310015)
為了解高等院校落實教育部關于教學質量工程的情況,選取浙江省28所高校為特定研究對象,運用問卷調查、文獻資料調研、數理統計等研究方法,對浙江省高等院校實施體育教學質量工作進行了調查分析,其結論為:體育特色項目不鮮明,層次較低;精品課程層次不高;普通本科院校的體育特色項目與精品課程關聯度較高,而大專和高職院校兩者關聯度偏低;獲得教學和科研成果獎不多;優秀教學團隊和教學名師稀缺;影響高等院校教學質量的因素有3個主要因子,其權重分別為:教師與教學團隊因子(17.897%)、教學因子(10.329%)、外環境因子(7.001%);針對調查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建議。
精品課程;特色項目;教學團隊;教學改革
Abstract:T o acguaint the situation of education quality of high schools,choosing 28 high schools,by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questionaire,mathematic statistics etc,this paper researches on the imple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quality of high schools in Zhejiang provience.The conclusion are asfollowed:The special activiti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sn’t distinet and in a low level.The level of excellent curriculum is low.The relational degree of special activities and excellent curriculum is high in common high schools’,but low in junior colleges an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The reward of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s few.Outstanding education team and famous teachers are few.There’re 3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which are teacher and education team(17.897%),the factor of education(10.329%),the factor of external environment(7.001%).A-gainst to the problems in this article,developed proposal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excellent curriulum;special activities;education team;education reform
2001年8月,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加強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十二條措施和意見。面對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教育部于2003年4月正式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以下簡稱質量工程)。2007年教育部、財政部發布了《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明確了高等學校實施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指導思想、建設目標、建設內容、建設基金與組織管理。浙江是我國的經濟大省,高等院校眾多,在開展質量工程十年里,高等院校實施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進展如何?尚存在哪里問題?對于此類問題的研究,將有助于高校體育課程內涵建設和提升體育課程教學質量。
“質量工程”是教育部制訂的《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高等教育發展的現狀和需求,教育部決定分步實施“質量工程”,第一階段主要內容有: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建設,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高等學校教學評估工作。根據教育部的總體部署,結合浙江省高校實際,本研究選取與質量工程密切相關的五個重要指標進行調查,即:①體育特色項目;②精品課程;③教材建設;④教學團隊;⑤教學改革。另外,由于專業體育院系與普通本專科院校的公共體育部門在學科發展上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本研究所選取的對象不包括浙江省內11所專業體育院系。
根據《2009年浙江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浙江省現有普通本科院校19所(不包括二級學院),選取普通本科院校16所,占總數的84.21%,其中杭州11所,寧波2所,溫州2所,舟山1所;浙江省現有大專和高職院校48所,選取大專和高職院校12所,占總數的25%,其中杭州9所,金華1所,紹興1所,衢州1所。
2.2.1 問卷調查法。通過查閱文獻資料,擬定了問卷Ⅰ:浙江省高等院校實施體育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現狀;問卷Ⅱ:影響高等院校教學質量的因素,經專家校正后形成終稿。問卷調查表均由各高校體育部門的院長或主任填寫,對于不符合要求的問卷視為無效問卷。收回問卷調查表30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28份,有效率93.33%。
2.2.2 文獻資料調研。查閱精品課程、體育特色項目、教學團隊和教學改革方面期刊論文及相關文獻資料和信息,為本課題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2.2.3 數理統計法。運用卡方檢驗、相關分析及R型因子分析法等,對有效問卷數據采用SPSS 13.0進行統計分析處理。
3.1.1 分布結構特征。對浙江省28所高校開展體育特色項目的統計形成表1,由表1可見,傳統的三大球(籃、足、排)和三小球(乒、羽、網)除籃球特色顯著外,其他項目特色均不明顯,尤其是排球,面臨著全部出局的尷尬境遇。大專和高職院校本應結合辦學實際走特色、教學緊跟實踐的道路,但從調查來看,與專業或社會結合的體育特色項目尚未體現出來。值得一提的是定向運動,浙江省2000年將該項目作為重點推廣項目,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表1 浙江省高校開展體育特色項目情況一覽表
3.1.2 數量和級別特征。從總數來看,普通本科院校中有體育特色項目的學校12所,占75%,大專和高職院校有10所,占83.33%;從學校擁有體育特色項目的數量來看,普通本科院校擁有一項的占一半,擁有兩項、三項和四項及以上的各占兩席;大專和高職院校有一項的占7席,有兩項的占2席,有一項的占1席,四項及以上缺席;從體育特色項目被授予的級別來看,普通本科院校獲得省級和校級稱號的各占6席,市級和國家級缺位;大專和高職院校獲得校級稱號的占9席,省級稱號占1席,市級和國家級尚無。由此可見,浙江省各高校比較重視體育特色項目的培養,但層次普遍較低。
3.2.1 結構特征。從調查來看(表2),普通本科院校獲精品課程最多的是大學體育,這與大學體育的項目的綜合性和人力資源的匯聚性有關;普通本科院校精品課程分布和總數明顯高于大專和高職院校,大專和高職院校在常規體育項目上實力較弱,但是可喜的是不少院校能結合學校定位開發具有職業特征的精品課程,如職業性時尚體育、高職職業實用體和高職體育等。

表2 浙江省高校體育精品課程情況一覽表
3.2.2 數量特征。從總數來看,普通本科院校有各級精品課14項,占總數的87.50%;大專和高職院校有各級精品課程8項,占總數的66.67%,可見,浙江省高校十分注重精品課程的建設,經過7年的發展,精品課程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另外,普通本科院校擁有的體育精品相對數量要高于大專和高職院校;從學校擁有體育精品課程的數量來看,普通本科院校擁有一項有7所,占50.00%,擁有兩項的有2所,占35.71%,擁有三項和四項及以上的各有一所,分別占7.14%;大專和高職院校有一項的占7席,占87.50%,有兩項的1所,占12.50%,擁有三項和四項及以上的為空白。
3.2.3 等級特征。浙江省普通本科院校、大專和高職院校獲得精品課程的等級見表3。由表3可見,普通本科院校在國家級精品課程上尚處空白,提升精品課程的層次是今后各高校的重點。大專和高職院校盡管在國家級精品課程層面有所突破,但是省級精品課程的數量還有待提高。

表3 體育精品課程級別一覽表
3.2.4 時間特征。浙江省普通本科院校、大專和高職院校獲得精品課程的時間分別見圖1和圖2。從時間趨勢上看,兩者獲得精品課程時間總體上呈逐年上升趨勢,這與各高校越來越重視教學質量和精品課程建設有關。


普通本科院校有特色項目和精品課程均16項,其中有11個項相同,特色項目與精品課程項目的重合率為68.75%,說明兩者存在較大的關聯性;大專和高職院有特色項目9項,精品課程項目6項,其中有2個項目相同,特色項目與精品課程項目的重合率僅為26.67%,說明大專和高職院校兩者之間還有較大的轉化空間,同時,這為今后高校優先發展特色項目或精品課程提供了方向。
3.4.1 教學團隊現狀。從調查來看,普通本科院校五年內獲得各級教學團隊稱號的僅有2家,分別是大學體育課程教學團隊和省級優秀教學團隊,而大專和高職院校五年內獲得各級教學團隊稱號的也僅有2家,分別是體育健康教學團隊和體育課程教學團隊;從獲得教學名師來看,普通本科院校、大專和高職院校均未獲得國家級教學名師獎,各級教學名師的總數相對較少,因此,積極培養一批具有高水平的教學名師成為未來高校發展的重點。

表5 浙江省高校體育類獲得各級教學名師一覽表
3.4.2 教學成果獎現狀。從近五年獲得教學成果獎情況看,普通本科院校、大專和高職院校都未獲得國家級獎項,普通本科院校獲得校級教學成果獎有11所,而大專和高職院校獲該獎有8所,普通本科院校獲得省級教學成績獎的5所,而大專和高職院校獲該獎尚沒有;從近五年獲得科研成果獎情況看,兩類院校在國家級獎項上均無突破,在校級成果獎上,普通本科院校獲得該獎的10所,大專和高職院校有6所;在省級成果獎上,普通本科院校有6所,而大專和高職院校有2所。因此,大力扶持一批具有較高社會影響力的教學和科研成果已成為未來工作的當務之急。
從教材編制來看,普通本科院校自編校本教材僅有1所,教育部審編教材11所,二者都有的有4所;大專和高職院校自編校本教材有2所,教育部審編教材4所,二者都有的有6所。可見,大專和高職院校自編教材程度要比普通本科院校要高。普通本科院校、大專和高職院校自編本校教材數量見表6。

表6 浙江省高校體育類教材編制情況一覽表
3.6.1 申報教改課題的類型。從近五年申報體育類教學改革課題的類型來看,申報的教育部規劃課題中,普通本科院校有4所,大專和高職院校尚無;申報浙江省新世紀教改中,普通本科院校有6所,大專和高職院校1所;申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普通本科院校有11所,大專和高職院校7所;近五年未能申報任何教改課題中,普通本科院校有3所,大專和高職院校有4所。
3.6.2 申報課題的數量。從表7浙江省高校近五年申報教改課題的數量來看,無論普通本科院校還是大專、高職院校申報教改課題的數量不多,因此可見,浙江省高等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力度還不夠。

表7 浙江省高校近五年申報教改課題的數量一覽表
3.6.3 教學改革內容。從表8可見,近五年來浙江省教學改革排名前三位的是教學方法、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另外,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改革在體育教學中也成為熱點。

表8 浙江省高校近五年教學改革內容一覽表
3.6.4 教學質量監控形式。從調查來看,被調查的高校都對教學質量進行監督,從監督方式看,位居前三甲的分別是學生評教、督導委員會和同行互評。教學質量監督形式見表9。

表9 浙江省高校教學質量監督形式一覽表
影響高等院校教學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擬定了15個原始變量,按指標的重要性進行5級量表打分。取特征值大于1的3個主因子,累計貢獻率達64.514%(表10),基本上可以反映總體的信息量。

表10 影響高等院校教學質量因素的特征值、貢獻率、累計貢獻率一覽表
筆者采取了“極大正交旋轉法”,對各種因素負荷進行轉化,根據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取因子載荷量大于0.5水平以上的進行歸類,把15個原始變量歸類在3個主因子上,按各主因子中載荷量較高的變量所具有的共同特征,進行主因子命名,確定了影響高等院校教學質量的因素。
4.2.1 教師與教學團隊因子。從表10得知,影響高等院校教學質量的第一主因子的特征值貢獻率為17.897%,相對以第 4、7、5、3、9、6 原始變量的分量較大 ,反應了高等院校體育教學質量與教師、教學團隊等人的因素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將其歸納為教師與教學團隊因子(表11)。

表11 第一因子指標命名、序號、內容、載荷量情況一覽表
4.2.2 教學因子。從調查來看,影響高等院校教學質量的第二主因子的特征值貢獻率為10.326%,相應的特征向量中以第 10、12、15、14、8原始變量的分量較大 ,反應了高等院校體育教學質量與教學管理、監督、改革創新、教材有重要關系,可以將其稱為教學因子(表12)。

表12 第二因子指標命名、序號、內容、載荷量情況一覽表
4.2.3 外環境因子。從調查來看,高等院校教學質量的第三主因子為外環境,其特征值貢獻率為7.001%,相應的特征向量中以第1、2、13、11原始變量的分量突出,反應了高等院校教學質量與外環境因素如領導重視、經費、場館設施等密不可分,因此,可以歸納為外環境因子(表13)。

表13 第三因子指標命名、序號、內容、載荷量情況一覽表
5.1.1 體育特色項目不鮮明,層次較低;精品課程層次不高;普通本科院校的體育特色項目與精品課程關聯度較高,而大專和高職院校兩者關聯度偏低;
5.1.2 近五年,普通本科院校、大專和高職院校在教學成果獎和科研成果將上均不理想;
5.1.3 優秀教學團隊和高水平教學名師稀缺;
5.1.4 影響高等院校教學質量的因素通過R型因子分析得出3個因子。權重分別為:教師與教學團隊因子(17.897%)、教學因子(10.329%)、外環境因子(7.001%)。
5.2.1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立高校教師淘汰機制,讓一批缺乏責任心、技能不過關的體育教師待崗或離開教師隊伍,挑選具有德才兼備的優秀教師擔任教學工作。高校各種師資培訓、交流工作應該常態化,讓更多的教師真正提高業務水平。通過上級教育部門和學校的共同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較高影響的優秀教學團隊和名師。
5.2.2 重視教學環節。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導致許多教師將精力幾乎都花在論文和課題上,而忽視了最基本的傳道授業,這種現象最直接的根源是功利性,與教師職業奉獻、無私的精神相勃。未來更希望看到越來越多的教師將精力花上對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教學管理等日常教學工作上。
5.2.3 充分發揮外環境的作用。高等院校體育教學質量離不開領導關懷、經費支持和濃厚的校園體育傳承文化。因此,努力爭取上級部門和學校領導對體育的感情和經費支持,極力改善體育教學的硬件設施,通過多種形式的校園體育文化,營造濃厚的體育氛圍,為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軟性的空間。
[1] 湯英漢,石強.精品課程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0(1):81-83.
[2] 張堯學.扎實推進“質量工程”抓緊抓實精品課程建設[J].中國高等教育,2003(9):9-11.
[3] 林麒.以質量為核心全面啟動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系統工程[J].高等理科教育,2002(4).
[4] 朱建清.浙江省高校體育特色項目建設初步設想[J].浙江體育科學,2010,32(3):52-54.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Imple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Quality of High Schools in Zhejiang Province
SHAO Ming-hu,ZHAO Jun
(Department of Basement,Zhejiang Shuren Institute,Hangzhou 310015,China)
G807.4
A
1004-3624(2011)01-0069-05
2010-08-31
邵明虎(1981-),男,湖北武漢人,講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