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文
莊河市:打基礎 抓民生 促穩定 謀發展
文/龍文
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相輔相成,沒有穩定的社會環境,已經形成的良好發展局面亦會喪失。莊河市高度重視打基礎、抓民生工作,確保社會和諧穩定,推動了經濟快速發展。
莊河市圍繞維護社會穩定,采取有力措施,積極穩妥地解決了許多歷史遺留問題,使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全面排查矛盾糾紛。在全市開展“千名機關干部大下訪”活動。由四個班子主要領導帶隊深入鄉村,到上訪群眾中進行現場辦公,主動研究解決上訪群眾的合理訴求。各級機關還選派1000多名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干部分片包戶,深入到上訪群眾家中排查信訪隱患,并耐心細致地做好思想穩定工作。據此,把全市排查出來的310多個群眾訴求予以分類登記,指定一名市級領導包案,明確其具體承辦部門和直接責任人,并限定答復和息訪時限,促使群眾訴求得到及時有效解決。
集中解決主要矛盾。2010年以來,市鄉(鎮)兩級財政下撥專項資金,集中解決了涉海涉地補償和企事業單位改革等主要遺留問題。對能馬上解決的群眾訴求當即給予解決;對不能立即解決的群眾合理訴求,向群眾說清楚、講明白,并限定解決期限;對一些不合理的群眾訴求,通過創新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耐心細致地做好思想教育,來化解社會矛盾。
強化責任完善機制。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信訪工作的意見》,集中精力抓好基層信訪源頭治理,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一是為提高社會矛盾糾紛調解工作水平,整合資源,市委決定成立由政法委、信訪局、司法局、法院、公安局等部門組成的社會矛盾調處中心。二是市鄉(鎮)兩級財政還下撥專項資金,在村(社區)設立基層信訪代理工作站238個,建立信訪信息員、調解員隊伍,專門負責基層信息收集、矛盾調處、思想化解、人員穩控等工作。三是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把鄉村作為信訪工作的主陣地。認真落實守土有責、分兵把口的要求,鄉村積極做好轄區內上訪群眾的接訪、勸導和息訪工作,力爭將矛盾化解在鄉村,將問題解決在當地。
改善民生是穩定之本,民生解決不好,黨和政府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就沒有威信,就沒有影響力。只有高度關注民生,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才能實現社會和諧穩定,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莊河市下力量解決事關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實際難題,加快推進民生重點工程,使人民群眾受教育、得實惠。
實施城區“十大民生工程”。市財政投入1.5億元實施“十大民生工程”。十大民生工程重在抓好:集中供熱站回購,解決市民冬季供暖問題;抓好棄管樓維修,解決棄管樓無人管問題;抓好棄管樓周邊硬覆蓋,解決臟亂差問題;實施巷土路改造工程,解決老城區居民行路難問題;實施光明工程,解決摸黑路問題;實施新建和改廁工程,解決入廁難問題;實施城市排水維修改造工程,解決汛期排水難問題;實施主次干路維修工程,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新建垃圾處理廠及糞便處理廠,解決垃圾集中排放問題;抓好市容市貌集中整治,提升城市對外形象。為此,重點抓好供熱工程。市財政拿出7000萬元用于中心供熱站回購及管網改造。成立供熱辦,供暖期間在每個供熱站安排一名測溫員,詳細登記用煤量和出水溫度,每天在電視臺等媒體上公布,確保居民溫暖過冬。目前,“十大民生工程”已全部完工,廣大群眾非常滿意。
實施農村“十大民生工程”。農村“十大民生工程”主要包括:道路硬化工程、亮化工程、能源工程、科技培訓工程、勞動力專業培訓工程、生態移民工程、項目扶貧工程、低保工程、農民致富工程和美麗鄉村工程等。重點抓好農民持續增收工程和農村低保工程。把設施農業建設作為農民持續增收的主要載體,引導群眾創業致富。2010年全市土地流轉3.1萬畝,其中落實到戶1.88萬畝,已開工建設設施農業小區面積1.32萬畝,完成面積6800畝,完成標準設施農業小區136個。城山鎮吉慶村、光明山鎮金線溝村、長嶺鎮雙勝村等村戶均一個大棚,年平均收入3萬元以上。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農村1.1萬戶低保戶、1.7萬人應保盡保,且標準提高至每年2300元/人。
加快發展保障民生社會事業。促進就業和再就業。截至2010年9月末,實現就業和再就業1333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2%以內。發揮勞動力市場的就業信息平臺作用,每周舉行企業用工招聘洽談會,現場進行政策咨詢和就業指導,為下崗失業職工、高校畢業生和進城務工農民等免費提供就業信息。抓培訓提高就業,對全市下崗失業人員、新增勞動力和農村勞動力進行導向性、訂單式、儲備式等有針對性培訓,促使勞動者技能與產業發展相對接。抓企業穩定就業。出臺一系列穩定就業幫扶性政策,下調社會保險繳費費率,減免滯納金,力促企業不裁員、少裁員,以穩定就業崗位。抓服務保障就業。在全市25個鄉鎮(街道)、256個村(社區)全部建立了勞動保障事務所和服務站,配齊勞動保障專干和協管員,隨時隨地為待業人員提供服務。努力提高社會保障能力。突出基金征繳,實行企業“五險”統一征繳,有效規避參保企業選擇性繳費,保證社會保險基本數據準確,提高社保機構業務經辦效率,方便參保群眾,提升社保管理服務水平。建立網絡信息管理平臺,強化服務。對全市48家定點醫療機構管理系統全面實行實時監控。大幅度提高城鎮職工和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并將門診慢性病補助病種從15種增加到30種。突出重點人群,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將城區15個村的6852名農轉城適齡人員納入到城鎮職工社會保障體系,努力保障農轉城居民的基本生活。
莊河市不斷夯實基礎性工作,注重改善民生,化解社會矛盾,使經濟社會發展步入了快車道。在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排名中,由第67位一躍提升至第5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