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霞
(溫州大學 體育學院,浙江 溫州325035)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教育界開始進行素質教育思想和實踐的探索。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不斷完善,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的一場深刻變革[1]。黨和國家領導人關于素質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1985年黨中央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1993年發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等一系列中央文件,均明確提出要全面推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的素質教育。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了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決定》明確提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2006年,國務院批轉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十一五”期間,教育事業發展要“以素質教育為主題”。2006年8月29日,胡錦濤總書記又強調指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核心是要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這應該成為教育工作的主題。”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講話和中央一系列文件表明,素質教育已經提升為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這就要求我們高等學校在教育改革中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牢牢樹立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目標的素質教育理念,強化學生能力培養。鑒于此,我們緊緊圍繞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這條主線,對健美操課程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研究,建立了多元的健美操課程教學方式,從而富有成效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健美操課程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2.2.1 文獻法。收集整理了現代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培養與健美操課程教學改革的學術論文20余篇。
2.2.2 實驗法。對溫州大學2009級公共體育健美操選項課教學班進行分組,確定實驗班與對照班,實驗班以建立的健美操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對照班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經過15周的實驗教學,運用模糊綜合評價的方法對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測評,并對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綜合得分進行t檢驗。所有數據處理均用spss數據處理系統進行處理。
是指為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運用教學手段而進行的,由教學原則指導的一整套方式組成的、師生相互作用的活動。
2002年8月6日教育部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曾明確指出:“體育課程是寓促進身心和諧發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學教育、生活與體育技能教育于身體活動并有機結合的教育過程;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徑?!币髮W生“熟練掌握兩項以上健身運動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學地進行體育鍛煉,提高自己的運動能力;掌握常見運動創傷的處置方法。”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能夠感悟和理解體育,而且還要具有科學體育鍛煉和參與體育實踐的能力。開設健美操選項課是為了滿足學生生理、心理需求,使體育課的內容更豐富和達到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的目的。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同時也是教育的對象,要主動參與體育課程實施和教學,改變以往課程實施過于強調師傳生受、機械訓練的狀況,讓以往教師的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施展的舞臺,讓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操作能力在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練習的學習履歷中不斷得到培育,并通過對運動技術、身體活動內容和方法的創新等方面體現出來。因此,我們對健美操課程教學進行深入思考,確定了“素質教育與能力培養”并重,“傳授知識與健身教育”并舉的教學理念。
我們以“素質教育與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傳授知識與健身教育”為切入點,結合健美操課程特點,構建了“素質教育+能力培養”的健美操課程雙軌教學方式,突出與強化學生的能力訓練。即:
3.3.1 建立“技能教學+能力訓練”強能力的教學方式。我們在健美操課程教學中,確立了“素質教育與能力培養”并重,“傳授知識與健身教育”并舉的教學理念。在這個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運用微格教學的方法,構建一個學生健美操能力訓練環境,即:“技能教學+能力訓練”強能力的教學方式。教學中運用這個教學方式,把握教學節奏,合理安排技能教學與能力訓練的內容,做到教學與能力培養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3.3.2 建立“課后作業+課上綜合評分”綜合監控教學方式。課后作業是學生預習、鞏固新舊知識的一種重要手段,也是開拓學生思路、啟發學生思維的一種重要的措施。課后作業監控的好壞,直接影響健美操課程的教學效果,為了提高課堂學習與課后預習聯動管理,提高學生學習與預習的效果,建立了“課后作業+課上綜合評分”綜合監控教學方式。每次課后圍繞本次課教學內容,布置學生課后作業,讓學生結合本次課的教學內容編寫一段健身操。教師對學生的課程作業完成情況分兩環節進行監控,第一,學生把作業提交到健美操課程網站,教師在課程網站上檢查學生作業完成的情況。第二,在下一次課上課時,教師抽點學生在課堂演示,教師評分,記為一次平時分數。運用這種監控模式進行管理,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教學質量。
3.3.3 建立“技能考核+能力評定”綜合考試方式。常規的考試模式是重視結果評定,忽略教學過程管理,這種考試方式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是應試教育的延續,是現代教育理念的缺失。我們在“素質教育與能力培養”并重,“傳授知識與健身教育”并舉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對考試模式進行了改革,建立了“技能考核+能力評定”綜合考試方式,把技能考試的比例減少,定為50%,編操能力考試定為20%,平時考評定為20%。出勤情況定為10%。對能力考試和平時考評加大管理和考核力度,對學生平時每次完成情況進行認真的評定與考核,并記為平時成績。
3.4.1 健美操課程教學評價指標的確定。我們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查找了大量文獻資料,邀請有關專家進行座談,從中獲得了有關健美操課程學生綜合能力評價的各種信息,經過多次歸納、整理確定了4類8項指標,并制定出評價指標體系(表1)。
3.4.2 確定分項權重和總體權重。采用德爾菲法,對評價指標的分項權重和總體權重進行調查。首先將評價指標送交15位健美操教師等專家,請專家對評價指標給出分項權重和總體權重。然后不記名地將全部數據和平均值離差送交每位專家,同時附上進一步的補充資料,請每位專家閱讀和思考后,給出新的估計值,經過3次重復使離差值達到預先給定的標準0.003>0,將第3步達到的評價指標的分項權重和總體權重的平均估計值和離差值,再交給專家,請他們做最后的“判斷”分別給出分項權重和總體權重的估計值。然后,用均值法計算各指標的分項權重和總體權重。
3.4.3 實驗班與對照班對比分析。在教學改革實施的過程中我們對提高學生能力培養進行了創新和改革,新的教學方式加大了學生能力的發展和綜合素質培養的力度,學生的能力水平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的鍛煉和體驗的機會,具體教學方式的改革是圍繞著:“技能教學+能力訓練”強能力的教學方式、“課后作業+課上綜合評分”綜合監控教學方式、“技能考核+能力評定”綜合考試方式這三大原則來進行實施的。
對溫州大學2009級公共體育健美操課程教學前,我們確定了一個實驗班,一個對照班,實驗班運用建立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對照班進行常規教學,教學結束后,我們對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然后計算出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考核綜合評分,并對評價結果進行了差異性檢驗,結果實驗班與對照班教學效果差異非常顯著P<0.01(表2)。

表1 健美操課程教學評價一覽表

表2 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健美操綜合能力評價得分檢驗一覽表
4.1 確定的“素質教育與能力培養”并重,“傳授知識與健身教育”并舉的教學理念,符合健美操課程教學規律,明確了健美操課程教學方向,抓住了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的融合關鍵。
4.2 建立的“素質教育與能力培養”并重的健美操課程雙軌教學方式,以雙軌教學模式為基礎,建立了“技能教學+能力訓練”強能力的教學方式,“課后作業+課上綜合評分”綜合監控教學方式,“技能考核+能力評定”綜合考試方式。能夠有效地控制教學過程,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
4.3 運用建立的健美操課程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與管理,淡化了考核結果管理,強化了教學過程管理,突出了學生的素質教育,強化了學生的能力培養與訓練。
[1] 楊叔子,余東升.素質教育: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思想一大碩果[J].高等教育研究,2009(6):1-8.
[2] 樊臨虎.體育教學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235.
[3] 吳立崗.教學的原理模式和活動[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179-180.
[4] 張瑩,謝惠松.高校體育課程創意教學模式理論建構與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32(9):68-71.
[5] 易淑梅,鄭吾真.培養大學生健美操創編能力的實驗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23(3):100-102,131.
[6] 毛振明.對現行體育教學大綱的“考核改革”及問題的討論[J].體育教學,2001(1).
[7] 葛幸幸,王華倬,雷慧.新《綱要》背景下高校健美操課程設計與實踐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31(8).
[8] 王佳麗.健美操教學評價新視角-多元智能[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31(7):982-984.
[9] 李雯.析大學健美操教學的考核與評價[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3(5):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