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 洪英
高職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改革的調研與分析
江蘇 洪英
本文通過與道路橋梁企業工程技術人員、人事部門負責人及畢業生的現場咨詢與探討,得出路橋類專業人才現狀,找到目前專業建設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本專業教學改革建議,對相關專業的建設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人才培養;專業建設;高職教育
隨著路橋行業的迅速興起并蓬勃發展,社會對路橋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市場潛力很大。但同時在職業教育內部,生源素質有所下降,原有的專業標準不能適應新的變化。為此,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建設與改革項目課題組深入與本專業聯系較為緊密的企業、學校等單位溝通,通過現場咨詢與問卷調查相結合,對南京市及周邊地區交通行業的現狀、人才培養規格等方面作詳細調研。
今后幾年,江蘇交通運輸發展的目標是基本形成便捷、通暢、安全、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大力推進區域和城鄉交通一體化發展,這就需要大量的生產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同時對公路建設專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歷史原因,我省交通人才隊伍結構不盡合理,相對滯后于我省交通事業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目前,新路橋企業的一線技術員都要求有大專學歷,老企業也需要通過培訓來滿足對人才層次不斷提高的要求。
通過調研,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學生從事的主要崗位和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見下表1,表中職業資格證書認可度高,對學生就業幫助大,這些證書和上述職業崗位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調查分析近三年學生實習與就業情況,發現學生實習與就業崗位主要集中在現場施工技術員、測量員、材料試驗員、質量檢測員及監理員等,具體分布情況見下圖1。
主要就業崗位和職業資格證書一覽表 表1

?

圖1 主要實習與就業崗位分布圖
根據收集江蘇省高職高專學校專業設置情況資料,發現省內設置交通土建類專業的職業院校有十多家。從這幾個學校每年所培養的學生數量看,根本滿足不了人才需求。通過調研分析,目前本專業教學情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①課程設置中學科的概念還存在,課程設置雖從參照本科的現狀正在逐步向職業教育課程體系轉向,但真正意義上的職業化、生產性的課程不多;②教材使用雖然大都大多是高職高專教材,但仍然與能力培養差別較大,真正與學生能力培養相配套的教材不多;③實訓條件部分以適應驗證性實驗而設,模擬工程實際環境的不多。生產型實訓場所規模有限,設備需進一步完善;④“1+2+X”中的“X”證書得到了學院的重視,但考證內容與課程間銜接有待加強,證書與能力脫節的現象依然存在;⑤師資力量學科化的現象存在,缺少教師職業技能的培養與提高,缺少教師下企業鍛煉的鼓勵機制。
針對上述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以下建議,以進一步完善教學,為企業培養合格人才。
(一)專業培養目標調整建議路橋類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要把學生的職業能力放在突出地位,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使學生成為企業工程一線迫切需要的人才。要以路橋施工過程和路橋崗位工作技能為支撐,明確路橋領域核心能力即工程測量能力、材料檢測與路橋質量檢測、路橋施工能力及路橋專業管理能力等,并圍繞上述核心能力形成該專業鄰域的課程體系,同時培養方案要體現相關資格證書的要求,以使學生畢業時確實具備相應的上崗能力。
(二)課程設置的原則及教學改革建議。首先,要加快課程整合及改革的力度。在課程設置上,要加快課程綜合化進程,對課程設置要根據高職高專教育的特點以“按需施教,講求實效”為原則,強調教學內容突出針對性、實用性和先進性。專業課教學以傳授成熟的技術為主,并且增加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規范、新標準等體現先進性的教學內容。
其次,教學內容設計要以按照路橋行業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職業資格標準確定教學內容,保持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通過工學交替等模式,到工程中去教學,使教、學、做成為一體。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規范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在課程考核上,突出學生從事工程實踐能力的考核,激發學生參加工程實踐鍛煉的興趣。
最后,要注重教學資源的利用,加強實踐教學環節。“2+1(0.25+0.25+0.5)”雙循環人才培養模式在強調要求學生進行崗位實習的同時,還強調學生需學習組織管理、安全和人際關系處理等方面的知識,并為培訓獲得資格證書做好準備。這樣,最后一年的雙循環頂崗實習實際上成了學生的就業崗前培訓。加強職業技能證書考核與課程的融合,讓學生拿到相應等級的上崗證,增加其就業競爭能力。
(三)師資與實訓條件配置建議通過本次調研,再次驗證了加強雙師教師隊伍建設的迫切性,應有政策鼓勵教師下工程單位鍛煉并獲取路橋相關的崗位證書或職業資格證書,培養一批在教學、科研、專業建設等方面能力突出的教師形成專業的骨干隊伍,并積極聘請一批工程一線各崗位技能高手充實到兼職教師隊伍中來。在實驗實訓條件配置上,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實訓基地,考慮在滿足學生學習和技能培訓需要的同時,如何保證實訓場地的場景、設備、功能和實訓項目與實際工程中的一致,使之成為集教學、實訓、科研、生產、培訓為一體的校內外實訓基地是以后的重點所在。
課題組通過本次到企業的現場回訪、調查和研討,對路橋類企業人才需求狀況有了更真實的了解,對后續專業教學改革中課程設置、教學設計、教學與實際工程的無縫對接提供了一定依據。在以后的專業建設中,將在充分掌握市場人才需求的前提下,提高畢業生的專業能力,力爭實現人才與企業零距離接觸的目標。
[1]艾昌清.高職教育教學改革[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2]羅建華,劉超群.高職道橋專業整體課程改革與實踐探索[J].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8(3).
[3]陳秋玲.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道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與改革探索[J].新疆職業技術教育,2010(3).
[4]朱素紅,張鴻.道橋專業實驗教學改革與實驗室建設規劃研究[J].山西建筑,2010,36(31).
【注】基金項目: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2009年度科研專項立項項目“基于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研究與實踐”(編號:JZ0907)。
(作者單位: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編輯 李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