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蔚然 王榮改 張俊芹
卵巢是重要的內分泌器官,絕經后卵巢仍有一定的分泌功能。卵巢的血供部分來源于子宮動脈上行支,子宮切除時切斷了此支減少了卵巢的血供。選擇52例全子宮加雙側輸卵管切除患者為觀察對象,探討全子宮切除同時切除雙側輸卵管對卵巢功能的影響,隨訪及監測性激素水平變化。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婦科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因良性子宮病變行全子宮切除術,年齡40~51歲的健康絕經前女性,服用過性激素、有圍絕經期癥狀及卵泡刺激素(FSH)﹥60U/L的患者除外。全子宮切除術中見輸卵管迂曲、積水、積血(其中39例為輸卵管絕育術后),同時切除雙側輸卵管的患者52例為觀察組,其中陰式子宮切除術36例,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10例,開腹全子宮切除術6例,年齡(45.6±2.8)歲。單純全子宮切除患者48例為對照組,其中陰式子宮切除術32例,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12例,開腹全子宮切除術4例,年齡(43.8±2.8)歲。2組年齡及手術途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1.2 方法 手術均在月經周期第8~12天進行,于術前及術后12個月,使用全自動化學免疫發光分析儀測定(型號ABBOTT)測定性激素水平,包括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黃體生成素(LH)。術后隨訪圍絕經期癥狀的發生情況。
1.3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ˉ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術前及術后12個月性激素指標比較 術前各項指標2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2個月指標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2。

表12組術前性激素測定結果比較ˉx±s

表2術后12個月2組性激素測定結果比較ˉx±s
2.2 隨訪情況 觀察組中有9例(17%)、對照組中有4例(8%)出現雌激素缺乏的表現,如:潮熱、出汗、頭痛等血管舒縮功能不穩定癥狀及睡眠質量下降。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Treloar[1]研究發現,進入圍絕經期女性平均年齡45.1歲,95%年齡范圍是39~51歲。此階段是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癥易感年齡,手術切除子宮機率增加。也有報道認為無論是否手術,年齡才是卵巢功能衰退的主要原因[2,3]。本觀察發現,全子宮加雙側輸卵管切除術后短期(1年)內即可出現卵巢功能的減退,E2、P降低,FSH、LH升高,與單純全子宮切除術相比較差異明顯。因此認為雖然年齡是卵巢功能衰退的主要原因,但全子宮切除減少了卵巢來自子宮方面的血供,輸卵管的切除使卵巢動脈和子宮動脈卵巢支組成的動脈弓血供受損,從而影響卵巢血供,加劇了對卵巢功能的影響,使卵巢功能衰退加速。
本研究中全子宮切除同時切除輸卵管患者75%為輸卵管絕育術后,因為20世紀70年代以來輸卵管絕育術成為國內節制生育主要措施之一,輸卵管炎性包塊或積水為其手術并發癥[4]。全子宮切除同時如果輸卵管有炎癥或輸卵管積水應切除輸卵管而單獨保留卵巢[5]。手術技巧對輸卵管切除是否影響卵巢功能起到決定性作用,嚴格掌握輸卵管切除指征,遵循輸卵管切除的原則:看清輸卵管系膜內血管走向,依次先扎后斷,盡量靠近輸卵管壁,保留的卵巢與側壁腹膜縫2~3針固定勿使卵巢血管扭曲打折,使卵巢血供損傷降到最低限度[5]。
綜上所述,卵巢功能衰竭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全子宮切除術同時切除雙側輸卵管可加速這一過程,因此要求手術者應有保護卵巢功能的意識,即使患者是圍絕經期女性,也要防范一切可能影響卵巢功能的因素。
1 Treolar AE.Menstruai cyclicity and the pre-menopause.Maturitas,1981,3:249.
2 Simpson JA,Macinnis RJ,English DR,et al.A comparison of estradiol levels betweenwomen witll a hysterectomy and ovarian conser-vationandwomen with anintact uterus.Climacteric,2005,8:300-303.
3 Atay V,Ceyhan T,Baser I,et al.Hysterectomy with preservation of both ovaries does not result in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Int Mcd Rcs,2007,35:416-421.
4 曹澤毅主編.中華婦產科學.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2561-2562.
5 劉新民主編.婦產科手術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63,165,16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