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蘭
摘要: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擺在很突出的位置,教育工作者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途徑進行教育。從利用互聯網、努力構建大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發展的教學模式、尊重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啟發主體意識等,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途徑;大學生
目前,在對大學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我們會看到這樣的情況:同樣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授課教師會有不同的教學效果。其原因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徑的選擇。應該說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沒有優劣之分,關鍵是選擇什么樣的有效途徑。
互聯網作為一種新事物,是一種在現代條件下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新武器和新手段。
一、尊重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啟發主體意識
主體性是人性中最高層次的屬性,是指主體作用于客體所表現出來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作為客體,具有主體的一切特征,同教育者一樣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主體。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教育者按照社會要求組織實施教育的過程,也是受教育者基于自身需要通過自己的能動活動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過程。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外部驅動力,其作用的發揮離不開教育對象自身潛在因素的激發。在教育過程中,受教育者總是以自己的價值尺度評價、選擇和接受教育者傳授的內容,并根據自身的需要來參與整個教育活動的全過程。顯而易見,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體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二、注重聯網這個新的認識工具、新的交流工具
我們必須努力掌握互聯網這個新的認識工具、新的交流工具和新的生產力為中國的兩個文明建設服務。從思想政治教育來看,一方面要加強校園網絡建設使之成為思想教育的主要陣地。主要要加強校園網絡管理制度。建設結合學校實際制訂網絡管理的規章,以規范網上秩序,嚴肅網上紀律,嚴防各種有害信息在網上傳播。加強對校園網絡的監控注意收集、分析網上信息。保留有益信息的影響,阻止有害信息入侵校園網。另一方面,要做好主題教育網站或網絡。目前許多高校相應的建立了學生思想教育網站,占領了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在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但這些“紅色網站”的政治性過強,親和力不夠,形式不夠靈活,對大學生的需求和心理研究不夠,致使點擊率較差,吸引力和影響力較低,效果還不十分令人滿意。因此,應進一步提高網站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及時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開展網絡思想交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密切關注網上動態,了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加強同大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及時回答和解決大學生提出的問題。
三、因材施教,注重獨立個性的發揮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造物還是造人,注重共性還是注重個性?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造物的教育不會顧及人的尊嚴、人的價值,人的情感,甚至人的合理需要,造物的教育勢必采取類似工人生產標準產品那樣一種整齊劃一的方法,最終導致教育的無所作為。而造人的教育則完全不同,它注重高揚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情感以至于人的合理需求,讓人的個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彰顯人的潛能和思想。對受教育者的思想行為,只要不涉及原則性的行為,不管其多么與眾不同,都應該寬容。個性教育要給受教育者更多的選擇機會,創造良好的選擇環境。不要將一切管理條文、規章制度的出發點僅僅放在教育者、管理者是否滿意的基礎上,也要同時放在受教育者是否滿意的基礎上。所以要讓教育對象選擇,在教育者的指導下進行選擇。要告訴他們,每個人的個性都是獨特的,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要按照自己的個性特點去學習、生活,努力發揮個人的潛能,不斷超越自己。個性化教育就是要讓受教育者自己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自己對自己負責,自己關心自己,自己愛護自己,自己決定該做什么,怎樣去做。
總之,要有效地選擇大學生關注的熱點,選準切入點,抓住著力點,在網上與大學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討理想信念,幫助大學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05.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2004.
[3]吉俊洪,楊森林.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原則初探.探索,1998.
(作者單位 山西省大同大學朔州師范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