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麗
摘要:高職新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他們在經歷了一次人生的重大考驗和選擇后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環境里。在適應新環境過程中,必然會遇到諸如:生活習慣改變、學習壓力應對、人際關系協調、人生理想重構及對未來就業充滿憧憬與擔憂等現實問題。如果對這些問題不能及時進行疏導和處理,則會使他們產生激烈的內心矛盾沖突,導致環境適應不良等嚴重心理問題。所以,全面了解和掌握高職新生常見心理問題,并做好教育與疏導,不僅是確保高職新生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實現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
關鍵詞:高職教育;高職新生;心理問題;心理健康;教育疏導
現在的高職新生大都是在順境中長大的“90后”,獨生子女居多,他們的人生經歷及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習的先天不足,決定了其在面對新的生活環境時必然會產生種種不適應現象,最終導致適應性心理問題的出現和頻發。因此,關注高職新生心理健康,并對其提供必要的心理輔導以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學會自我調適,緩解心理壓力、預防問題發生、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就成為高職教育和高職心理學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職責。
一、以科學的心理健康理念為先導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1.強化心理健康宣傳教育促進科學健康理念的形成
現代健康概念早已打破了人們傳統的認識,它不僅指生理上的健康,還包括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完好狀態。而心理健康已成為現代健康概念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且其內涵隨時代的變遷、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而不斷發生變化。因而,對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也不盡相同。筆者認為:心理健康是指個人具有良好的、持續穩定的心理狀態、個性特征及對自己和社會的適應能力。在應對高職新生適應性心理問題的過程中,應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的教育訓練與熏陶強化的過程,使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科學的心理健康概念,并在自我調適全面體驗的基礎上,形成正確的心理健康理念。為高職新生安全度過心理適應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奠定科學理性的思維基礎。
2.心理健康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塑造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的基礎除個體自身的生理健康外,更重要的是涉及個體思想意識形態領域內的種種理念,應與其所處社會、生活環境及社會所倡導的主流文化和核心價值體系相一致。這樣就避免了個體在適應環境中可能產生的內外矛盾沖突,為保持內外平衡和積極適應所處環境奠定良好的上層建筑基礎。所以,在面對高職新生適應性心理問題的教育與疏導過程中,要把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突出的地位。通過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使他們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與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一致的人生理想、價值取向和目標追求,并在思想上與社會主義所倡導的主流文化相一致。
3.發揮教學主陣地作用,全員參與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高職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疏導工作,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教育過程。只有依靠和發揮學校以教學為主的優勢,走全面滲透綜合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創新之路,才能避免心理教育學科單打獨斗。因此,在高職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要形成各教學單位、學科及學校教育教學服務科室和部門的聯動體系。以教書育人為龍頭,使服務育人、環境育人、文化熏陶等,在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促進其積極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中發揮各自的獨特作用,并形成強大的合力。使高職新生在濃郁的、良好的育人環境和氛圍中,受到高尚人格的熏陶鍛煉。
二、建構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給力心理健康教育
1.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建構心理健康教育師資新體系
根據筆者的教育實踐,面對“90后”高職新生適應性心理問題的特點,應積極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提高全體高職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各級組織、部門、科室及領導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和在當前形勢下的迫切性認識,以實際行動全面給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次,建立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機構,并以此為中心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建立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體系,使心理健康教育師資新體系的建構落到實處。
2.把健全制度與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硬件建設相結合
建立健全科學的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規章制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必須的場地、房舍、工具、儀器、設備及計算機網絡系統等的全面建設與優化,是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常開展的前提和保障,也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儀器、設備、量表及網絡系統的使用,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具體問題的處理上和針對個體對象的教育疏導中更科學、更精準、更有效,教育效果也更趨于理想狀態。
3.加強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與教學研究
對個性化的問題通過發揮集體優勢與相互交流的方式,在準確判斷和科學定性的基礎上,設計出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最佳效果的教育或疏導方案,確保工作過程的安全、高效和影響力的正向效應得以彰顯。組織專、兼職教師從事理論研究及教學實踐,特別是與高職新生通過多種形式進行的溝通交流與引導激勵式心理咨詢活動,對緩解他們的困惑與迷茫、消除他們的隱憂與彷徨、確定他們的目標與追求、安放他們的情感與靈魂……有著極其重要的理性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也使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在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的傳統與現代教育理念的交織中,發揮其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持續給力的神圣職責與義務。
綜上所述,高職教育工作者要重視和高度關注高職新生適應性不良的普遍心理問題的教育與疏導。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體系,在積極探索有效方式方法的同時,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資源優勢,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成為學生日常教育與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并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發揮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白宏強.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隊伍建構模式初探.學習導刊,2010.
[2]趙云華.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研究.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
(作者單位 陜西省寶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