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輝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蔡建輝
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比較研究法,邏輯分析法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以期望能夠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提供一定參考,從而促進體育專業學生的發展。
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
高等體育或師范院校是培養基礎教育體育教師以及社會體育工作者的搖籃,直接關系到我國學校體育師資水平以及社會體育的發展。因此,基礎教育改革能否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高校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狀況。
本文通過對比我國與其他幾個國家在體育教育課程設置上的差別,總結出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一些相關建議,旨在為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提供一定參考,從而促進體育專業學生的發展。
2.1 體育教育專業
我國是這樣給體育教育專業定位的:本專業培養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際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專業基礎寬厚,具有現代教育觀念,良好的科學素養和職業道德以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從事學校體育與健康的教學,訓練,競賽工作,并能從事學校體育科研工作,學校體育管理工作以及社會體育指導等工作的多能一專體育教育復合型人才[1]。
由此可以看出體育教育專業是高校培養基礎教育體育教師的基地,同時對體育在社會中的廣泛傳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2 課程設置
2.2.1 課程的概念
要弄清課程設置,首先要從課程說起。然而到目前為止,關于課程的概念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筆者選取了其中較為好理解的一種定義。課程[2]從廣義上來說,是指學生在校獲得的全部經驗。包括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科設置,教學活動,課題活動以及學校環境和氛圍的影響。從狹義來說,課程是指各校為了實現培養目標而開設的學科、內容、范圍、活動、進程等的總合,它主要體現在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之中。
2.2.2 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3]是指學校選定的各類各種課程的設立和安排。課程設置主要規定課程類型和課程門類的設立,以及在各年級的安排和學時分配,簡要規定各類各科課程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和學習要求。課程設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
從課程定義以及課程設置的定義來看,我們要分析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問題,所要討論的中心就是體育專業課程設置的結構以及課程內容是否合理,能否達到規定的培養目標,能否適應社會的需求。以下,筆者先簡要介紹國外三個國家的課程設置特點,在此基礎上,通過對比來分析我國體教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并簡要的提出一點建議和對策。
3.1 俄羅斯體育專業課程設置的特點[4]
(1)非常重視專業課程的學習,特別強調知識的完整性。
(2)專業技術課程比重較大,占40%左右。技術上強調一專多能,突出一專。
(3)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和獨立工作能力的培養。
(4)注重掌握技術、技能與傳授教學方法相結合。
(5)選修科目少。
與俄羅斯體教專業課程設置相比,可以看到,在第二點和第五點上,我們兩國基本相似,都是技術課程所占比重大,技術上強調一專多能,并且可供學生選修的課程項目比較少。其余幾點基本不同:(1)我國體教專業對基礎專業課程的重視不夠,一般高校都只是開設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以及運動生物力學,并且都只是學習與運動有關的知識,接觸的知識面比較窄,而且很少有做實驗以及實踐課探討的機會,基礎知識和實踐完全脫節;(2)我國體教課程設置理論與實踐脫節,不能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比如說上技術課,雖然最終考核分紙筆測試和技能測試,并且也都有配套教材,但通常老師都是在一學期的一大半學時專門練技術,而在學期結束之前幾周才開始上理論課,這樣就直接使理論和技術分家,不利于學生的學習;(3)技術,技能和教學方法結合少。目前,在我國高校,大多都是重視教技術和技能的學習,對于教學方法教之甚少,筆者認為這主要是由于教師授課方式有局限(理論和技術分開教)。
3.2 日本體育專業課程設置的特點[4]
(1)開設課程門數普遍較多,課程分類細。
(2)大量增設選修課。
(3)體育與衛生相結合。普修課和選修課中開設了多種衛生健康課程。
(4)注重技術課與理論課的分配,表現出明顯的“重理論輕技術”的傾向。
(5)注重學科理論的同時,還在課程設置上體現傳統體育和地域體育的特色。
與日本體教專業課程設置相比,我國所呈現出的特點基本是不同的。筆者認為以上有幾點值得我們學習:(1)開設多門課程,分類更細,在這一點上,我國高校基本已經認識到所開設課程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但在實際操作中并沒有較大改變,目前所開設的課程基本還是一些傳統競技項目,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2)大量增設選修課,在這方面,大多數學校也都有所意識,但也并未有所行動;(3)體育與衛生相結合,這一點很是值得我們學習,目前只有中小學有開設衛生勞動課,但在高校未有一所開設相關課程;(4)注重技術課和理論課的分配,日本表現出的是重理論輕技術,而我國所表現出相反的傾向,當然這個都是從各國實情出發,并無對錯之分,不過筆者還是認為理論和技術五五開,保持平衡狀態,不可有偏向某一面的傾向;(5)在第五點上,我們國家的民族傳統體育武術在高校以及基礎教育中得到了廣泛開展,但是能體現學校所在地域特色的體育項目在學校里開設甚少,據筆者所知,在福建一帶,當地的南拳開設很廣泛,不管男女老少都在學,這就是一個很成功的把地域體育特色項目引進學校的例子,值得其他省市學習。
3.3 美國體育專業課程設置的現狀和特點[5]
(1)重視公共基礎課。這類課程門類繁多,學分比重大,涉及了人文、社會和自然學科領域。
(2)自然科學課程內容的比例大。
(3)運動技術課程的學分較低選修課程多而全。大多數的體育專業都采用主輔修制,除本專業的必修課,專業課和法定必修課外,通常設置一些與本專業無關的其它科學領域的課程供學生選修,選修技術課種類多,項目齊全,分類細致。
(4)不斷形成了與體育相關的新專業和與之相應的課程。如休閑、娛樂旅游、市場營銷都在不同程度上興起,這為體育大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畢業分配去向同時也使體育運動向更深遠的空間發展。
與美國體教專業課程相比,第一點基本相似,我國高校也是普遍重視公共基礎課,特別是計算機和英語,還有思想政治教育,這都是高校本科體教專業學生必需所修課程,這與我國的國情有關。不過在人文,社會以及自然科學方面所開設的大多數是選修課。并且自然科學課程開設甚少,這對于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以及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利。第三點,我國高校體教課程也是采用主修輔修以及自修相結合,這一課程結構比較好,但是所開設的課程內容并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因為可供選擇的課程比較少,學生的選擇范圍有限。第四點,對于這些新興的與體育有關的項目,我國高校目前并沒有形成一個課程體系,也沒有納入教學范圍之類,在這方面有待加強。
4.1 慎選必修課程,精選選修課程
對于把哪些課程設置為必修課,哪些作為選修課,必須要根據國際背景以及國內社會需求來考慮,同時還要兼顧學生的學習興趣。必修課程一定要慎重選擇,要選擇那些奠定本專業基礎的課程,以及一些提高基本綜合素質的課程。而選修課程門類要廣泛,要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但是也不能隨意亂開,也要根據各校實際情況以及社會要求來精心挑選。
4.2 加強與體育相關課程的開發,擴展學生的發展空間
目前對于體育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主要就是面向基礎教育教學,出路很狹窄并且現實就業情況也不樂觀,美國體教專業課程設置就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啟示,高??梢蚤_發與體育專業相關的課程,如休閑、娛樂旅游、市場營銷等課程,拓寬專業知識面,讓學生的就業面更廣。
4.3 加強適合中小學的實用課程設置,重視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利用
高校所開設的課程一定要與中小學課程相對應,這是基于目標的課程設置。因為我們的目標就是培養基礎教育教師,所以必須要根據現實需要來設置課程。比如說,日本課程設置有體育與衛生,而我國高校就沒有設置相關課程,這一點就與現實脫軌,因為中小學有開設相關課程。通過這一點,我們就應該反思,高校在設置課程時一定要弄清楚社會(主要是基礎教育)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樣的學生。
4.4 合理設置學科和術科課程比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6]
體育專業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課程的設置上必須要綜合考慮各個因素。必須要牢記,我們所要培養的是一個教育者而不是運動員,所以在課程設置時不要把天平偏向技術這一邊,當然也不能偏向相反的一邊,因為理論再多如果沒有實際行動也不能讓人信服。所以我們要找到兩者的平衡點。
4.5 加強教育教學方法的教學,在教育實習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作為一名教師,首要的是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和教學方法,而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更是如此。一名好的體育教師并不一定是技術技能最好的,但是他卻能讓自己的學生達到最好。高校體教專業在畢業前有一個教育實習,就是讓學生在實戰中學習經驗,但是實習期的長短以及實習時間的安排還需要進一步優化。既要讓學生學到經驗又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筆者認為可實行一學年實習一次,可加深學生所學的知識,同時對于實習中所遇到的問題也可在后期學習中慢慢解決。
[1]崔東霞,高慧娟,杜興.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現狀及對策研究[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101~103.
[2]汪鴿,潘憲民.中外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比較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4,(4):515~517.
[3]韓洪俠,李偉,李廣瑜.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改革的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5.23(6).
[4]任海.國內外高等體育體育院校體育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的比較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1998(3).
[5]韓會君.中美日三國高校體育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的比較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98(3).
[6]蘇益華,王金穩,李偉堅.對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方案中學科與術科比例問題的探討[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40(2).
(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