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農民工普遍面臨著政治社會化的問題,不能融入到政治社會化的氛圍中。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斷完善農民工政治社會化保障措施。提高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擴大農民工參政議政的渠道,積極引導農民工有序就業,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對農民工就業的吸納作用,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
【關鍵詞】農民工 政治社會化 社會保障
農民工是現代化建設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農民工廣泛分布在各行各業,進城務工是農民增收的重要載體和渠道,同時也是發達地區帶動落后地區、城市帶動農村、工業帶動農業的有效形式。所以,各級有關部門應該充分認識解決好農民工政治社會化問題的長期性、緊迫性和重要性,堅持把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大力有效發展農村勞務經濟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重要戰略措施來抓。
農民工面臨的困惑
2010年我國農民工人數高達1.5億,其中外出務工的新生代產業工人是8900萬,約占農民工總數60%,其中近80%的人未婚。農民工普遍面臨著政治社會化的問題,例如文化水平不高、社會參與意識薄弱、政治知識匱乏、政治意識不強、政治參與能力和技巧太低,不能融入到政治社會化的氛圍中。尤其是新生代農民工,他們為中國的城市化貢獻了巨大的力量,他們組成了城市的一部分,但他們在城市里沒有賴以生存的可靠根基。巨大的反差、身份的缺失構成了這個群體奮斗中的茫然。他們不知道自己是農村人還是城市人。他們不知道自己將來的歸屬在哪里,他們已經走出了祖輩的家園,但他們還沒有敲開新家園的門,大批進城農民工促進了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但一個現實的問題是,這些農民工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的社會融入問題越來越突出,他們需要就業、創業、住房、教育、醫療、社保等各方面的社會服務。他們的子女面臨就近入托、入學問題,他們本人面臨醫療、養老保障等方面的問題,他們需要與廣大市民處于平等地位,享受同等待遇。
總之,新生代的農民工正處在喪失與重建家園的空白期內,他們的精神發生了某種斷裂。這是今天的中國和新生代產業工人所共同面臨的困境,讓農民工融入政治社會是一個系統的社會工程,涉及產業基礎、農民工具體政策等多個方面。例如,武漢市硚口區長豐街一帶,幾年時間內,近6000家服裝作坊入駐,近10萬打工者聚集,但這樣一個人口龐大的聚居區,卻沒有供打工者休閑娛樂的場所。這一帶黑網吧云集,而且生意不錯。一些打工者稱,除了上網他們沒有任何娛樂活動。
解決好農民工政治社會化問題的重大意義和指導思想
解決好農民工政治社會化問題,有利于改變城鄉二元結構,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這對于順利推進現代化、城鎮化、工業化以及改革發展穩定的全局都具有極大的意義。在我國,農村勞動力數量眾多,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富余勞動力需要被轉移出來,而城市和工業園區也需要越來越多的勞動力。因此,盡快解決好農民工政治社會化問題,不僅關系到保障農民工的切身權益,同時也直接關系到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目的。所以,我們要充分認識到解決好農民工政治社會化問題的長期性、緊迫性和重要性。
解決好農民工政治社會化問題,必須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堅持與時俱進,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從國情出發,統籌城鄉發展;完善農民工政治社會化保障措施。 如何有效解決當前我國農民工政治社會化問題
提高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新生代農民工在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存在現實困難和問題,在穩定就業、穩定生活和健康心態等方面出現了新的情況。與老一代農民工相比,他們在收入之外,更看重閑暇與精神愉快程度,對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條件有更高的要求。全社會要充分尊重他們的勞動,理解他們的艱辛,努力消除社會偏見,突出平等和相互尊重;政府及相關社會組織要在心理、文化、法律等方面為新生代農民工提供更加具體的幫助。受過培訓的青年農民工在就業后,就業穩定性、工資水平要比沒受過培訓的高。在農民工職業教育培訓上,政府應該轉變角色,由現在的組織實施者逐漸變成公共服務的提供者,促進成立市場性經濟行為的培訓機構,并審查監督。
要加強新生代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建立企業主導、政府支持的農民工技能培訓體系,促進企業用工需求與培訓內容有效銜接,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要引導新生代農民工認識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別是引導他們認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專業化技能對自身競爭力提升的極端重要性。
同時,政府要完善新生代農民工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使轉移接續手續更加便捷和便利。要對用人單位為農民工參保采取更有力的措施;關注農民工同工同酬問題,關注住房問題,關注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建立農民工應急救助機制,切實提高農民工依法享有社會保障的水平。
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心態問題。新生代農民工心態,是指那些生活在城市的新生代農民工,常常受到宜居宜業的困擾。想買房,高房價下只能望房興嘆;想看病,看病難、看病貴始終縈繞;想創業,各種條件制約而心有余而力不足……歸根結底,這是一種弱者心態,是一種邊緣心態,擁有這種心態的人雖然生活在城市中,但一直活得很沉重,很壓抑。
這種心態,不僅新生代農民工有,外來人口中的很多白領也有。相較于新生代農民工,外來白領似乎收入較高,但其實他們也難以在城市安居樂業。還有一些城市原住民,逐步被城市邊緣化,他們也存在這種“新生代農民工心態”。所以,新生代農民工心態不僅特指農民工,它已經擴大化到其他群體中。
強調對新生代農民工心態的關注,是對新生代農民工政治社會化問題的補充。畢竟,由于階層不同,所處位置不同,很多人對新生代農民工所處的社會環境并不能感同身受,因而可能對新生代農民工存有認識偏差。加之受傳統影響,政策制定常常偏于城市輕于農村,更有可能導致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忽視。強調新生代農民工心態的存在,正是為了促使在政策制定過程中,更加密切地注意社會階層的變化,構造出更加公平的制度架構,從而讓所有人,包括新生代農民工、外來白領、城市低收入者,都能享受到發展的成果。也只有把新生代農民工放到公平社會的大背景下去審視,才有可能真正解決新生代農民工政治社會化問題。
最基本的是要尊重農民工的合法權益,讓他們享受與本地職工一樣的“同城待遇”。上海市閘北區綠化市容局為系統內全體農民工贈送從業人員意外傷殘互助保障金,為每人辦理內有一定金額的醫保卡,提供健康體檢和外出療休養機會。根據按勞分配原則,干一樣多的活,理應獲得一樣多的報酬。“同城待遇”,會讓農民工更認同自己是單位的一分子,而不是被差別對待的“臨時工”。
擴大農民工參政議政的渠道。應當把更多的參政議政機會提供給日益增長的農民工群體,這是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途徑,也是解決當前我國農民工政治社會化問題的關鍵。解決農民工權益保障問題可以多管齊下,而更為積極的辦法是通過民主政治的機制傾聽農民工的呼聲,將他們的意見反映到我們的立法機關,以法制途徑確立行動方案。目前,在我們各級立法機關中代表農民工群體利益的人民代表比例還不高,這種情形不利于立法工作反映農民工群體的利益要求,需要認真加以改進。
通過民主政治的辦法維護農民工權益,要遵循政治活動的規模,不能搞不切實際的浪漫主義。擴大農民工群體的參政議政權利,我們不應是簡單地安排幾個農民工到人民代表大會做代表,而是要培育維護農民工權益的組織(目前已經有城市在農民工中建立工會組織),從這些組織中選拔產生出優秀的從政人才,使他們在當選人民代表以后能真正反映農民工的呼聲。或者,我們也可以要求從相關階層中產生的人民代表關注農民工事務,由他們到農民工群體中做調查研究,將農民工的合理意見轉化為人民代表大會的議案,最終形成國家的法律文件。
同時,要給予農民工不斷發展、深造的機會,讓他們看到融入一個單位、一個城市的可能性。在這一方面,上海市閘北綠化市容局開展了許多相關工作。近幾年,上海市閘北綠化市容局分批輸送農民工參加有關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進修培訓,吸收先進的農民工入黨,選送公廁保潔員李影獲得“全國勞模”等多項榮譽,等等。受限于客觀條件,農民工的個人發展之路往往相對更曲折。政府及相關組織應努力為他們營造發展環境,以使他們各方面能力得到不斷提升。
積極引導農民工有序就業,鼓勵就地就近轉移就業,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要積極發揮中小企業對農民工就業的吸納作用;發揮農民工創業的帶動作用;發揮大型企業穩定農民工就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帶頭作用;發揮重大項目建設、政府投資對農民工就業的促進作用;建設勞務基地、培育勞務品牌、發揮組織勞務輸出,有效促進勞務經濟產業化,完善對農民工就業的支持力度。(作者為河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本文系作者主持的2011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新生代農民工政治參與問題研究》的成果之一,項目批準號:HB11ZZ003)